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2018-08-06李亚锋张文波孙习辉段礼鹏郑义朋周医斋

关键词:孔镜椎板开窗

李亚锋,张文波,孙习辉,段礼鹏,郑义朋,周医斋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骨科,河北 保定 072750)

本研究探究了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有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3岁;而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1~57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患者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患者采取俯卧位,首先使用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好后,使用碘伏消毒,并铺单。如果病变节段位于L4或L5,用椎间孔镜系统在正中线旁开(11~14)cm处,以10°~30°的角度进行穿刺;如果病变节段位于L5或S1,穿刺点在正中线旁开(12~15)cm处,角度为20°~45°。然后拔出穿刺针,插入造影针,并沿着造影针向椎间盘中心注入适量的亚甲蓝注射液,进行椎间盘造影。造影完后,拔出造影针,之后置入导丝,以导针为中心切开患者的皮肤,并沿着导丝按有小到大的顺序逐次插入各工作套管。最后连接椎间孔镜成像系统,适当的调节视野分辨率,并连续不断的灌注生理盐水,保证成像的清晰度。对絮状物和脂肪物质进行扫描,利用蓝色染色物质找到患者的病变髓核组织。并使用髓核钳等器械对硬膜囊、神经根进行减压,之后取出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确保减压结束后,缓慢的取出工作套管,患者如果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就可以进行切口的缝合、包扎了[2]。

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患者同样采取俯卧位,给予全身麻醉,之后用碘伏消毒,铺单。然后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心做脊柱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直到可以清楚地看到关节突、椎板。之后使用椎板钳对患者的病变间隙进行椎板开窗术,直至暴露神经根、硬膜囊为止。再使用神经拉钩保护神经根和硬膜,清除髓核和纤维环。等到确保减压结束后,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3]。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为96.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疗效为8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n(%)]

2.22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2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切口长度(cm)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对照组 50 40.00±5.23 5.70±1.20 70.20±14.31 8.00±1.27观察组 50 12.05±0.98 0.62±0.02 56.87±10.32 4.98±0.07

3 结 论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为96.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疗效为86.00%,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都较好。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所以,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都较好,但是经皮椎间孔镜法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孔镜椎板开窗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