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不能小看蒙学经典
——《三字经》学教入门

2018-08-03讲者王化桥成都弘道书院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字经

讲者_王化桥,成都弘道书院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背诵《三字经》的视频火遍全球

《三字经》是经

现在,全国大多数的省市教育局均要求,幼儿园、小学诵读《三字经》,但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广大教师对于蒙学经典的认识不足,疲于应付,或一周读一次,或一次读10分钟,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三字经》虽流传一千多年,被视为最佳的识字和蒙学教材,但其学习、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若不得其法,难以达成效果。

当然,更多是基于现代人的骄傲,很多人对《三字经》的内容不屑一顾,或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歪曲理解传统教材的意思和内容。比如《弟子规》所说“亲有疾,药先尝”,有专家撰文批评:难道父母手术后打吗啡,也要孩子们亲口尝,这不成了吸毒吗?

这是典型的肆意歪曲。中药汤药熬好后端给亲人,有孝心的子女尝尝是否太烫,这并不过分。其实,做儿女的不尝也没关系,没有任何人或机构会惩罚不太有孝心的儿女。《弟子规》不是律法,它原名为《训蒙文》,只是劝人为善、促进家庭和睦、使人伦有序的意见。虽然《弟子规》文不雅驯,不能算经典,但因操作性强,在清代道衰文蔽、文化凋零之际,可以有效运用于民间教化。而在华夏文明的繁荣期,诸如两汉唐宋,不可能有《弟子规》的出现。

应该注意,是教化,不是教条。孟子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从来没人强迫别人当君子,君子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追求。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律法主义的文明体,《周易·系辞》言“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而其它文明体往往有严格的戒律,比如犹太教食物的禁忌。而中国文化则是孔子所言的“无可无不可”。

回到《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引来现代人的争议。有人引荀子的“性恶说”:你凭什么说人性善呀,小孩一生下来就很自私。前些年,有的学校倡导“狼性教育”,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会在竞争中吃亏。10年前,深圳南山学府小学即以“狼性教育”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广场上立了一群张牙舞爪的狼群雕塑。

当然,知识分子更多是从文化比较的层面,反对“性本善”的中国文化。他们认为,人是高级动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人类的法则。西方人确信性恶,崇尚法治,提倡权力制衡,不相信圣贤的教化。表现在宗教上,人有原罪,所以在制度设计上,要防止做恶的倾向;而中国文化相信人性是善,强调道德教化,而忽视法制的约束。中国人认为的“性本善”,与农业文明有关,在稳定的农业活动中,无需展示原始本能。而西方是商业文明。所以,强调竞争的西方文化更优越。

还有的专家学者大言炎炎地认为,所谓“人之初”的“初”,是指人刚刚生下来,等等,不一而足。

读书当求作者原意,不是凭私意胡乱理解。若这样读书,那天下书都不必读了。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经学家,淳祐元年进士,历任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等职。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黜,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王应麟天性聪敏,9岁通六经,19岁举进士,学宗程朱学派,与胡三省、黄震并称为“浙东学派三大家”。其晚年为方便家族子弟读书,亲自编撰了一本浓缩中国文化精髓的三字歌诀,“无心插柳柳成荫”,自诞生以来,至明代中期渐渐倡行于天下,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并称“三百千千”,是古代中国人上学的第一门课程。

《三字经》是三字之经,古人把达到最高水平、具有永恒价值的书尊之为经。经者,常道也。

清代王相评述《三字经》认为,它融会了天地人三才与经史两大系统的核心,不但是蒙学的捷径,而且是大人之学、君子之教的源泉,也是一部袖珍版的中国历史纲要。

章太炎在《重订三字经》序言中写道:“……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

意思是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急就章》相比,都有远远胜过之处。因此它在历史上赢得了蒙学之冠和千古奇书的赞誉。

众所周知,特朗普外孙女朗诵《三字经》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显然,《三字经》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什么是人,人是什么?

《三字经》的第一个字是“人”。什么是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关于“人”,中国文化一直有固定的认识。诸如“三才天地人”,讲宇宙万物人最贵,强调人与禽兽不同。这些观念听习惯了,反没人在意其实这是一种很特殊的观念。

西方文明对于人的认识还在发展之中,存在很多说法,诸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能使用生产工具的高等哺乳动物”“人是两条腿走路而身上不长毛的动物(柏拉图语,有人把拔了毛的鸡给柏拉图求鉴定)”等。

简单比较,中西方对于人的认识,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第一,人是否父母所生的

人是爹娘生的,没有中国人会反对,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不仅是生物学的事实,还具有绝对的道德意义。

西方神学都强调,人是神造的。当然,中国文化不反对“上帝造人”,只是它难以被科学证实,是不可知的,圣人“存而不论”。如夫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西方哲学也如此,刻意否认人的生命来自父母的事实。《理想国》卷三最后,为了教育古希腊城邦的守卫者,苏格拉底教之以“高贵的谎言”:城邦守卫者不是父母生的,而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且长出来时已经是成年人,还带着武器。

霍布斯在《论公民》中说,为了理解人性,必须回到自然状态,在这里“人像蘑茹一样从土里冒出来”。

卢梭在谈论“公民”定义的时候,例举古希腊一则故事:一老妇人站立在城邦外,等待前方战场的消息,传令兵回来,他对妇人说,你的大儿子很勇敢,牺牲了,你的二儿子也牺牲了,你的三儿子……老妇人打断他,说,我关心的不是这个。传令兵反应过来,哦,我们胜利了。卢梭认为,这妇人就是公民。

到科学大发现的时代,尽管理性上不能否认人是父母所生。但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讨论亲子关系时,仍然否定父慈子孝的天性:“一个人在自己未同意的情况下,就由于父母的任意所为而进入了世界。”

鲁迅等人受此影响,进一步认为,父母完全是因为性欲的冲动而生出子女,故无恩于子女,子女也不必对父母尽孝。

西方哲学家如康德等人,大多数未婚、未育,忽略了生儿育女带来的天然情感联结,这样的联结不是契约关系,不是讨价还价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是天理流行,是《周易》所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第二,“人禽有别”与“天人相对”

中国人认为,人有礼义廉耻,而与禽兽有区别。中国人骂人最常见的还是“禽兽不如”等。

西方文明无“人禽之别”,尤其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把动物世界的逻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拿来作为人类社会的准则,把人降低到了禽兽的水平。事实上,很多时候人还不如禽兽。比如富人阶层的养猫养狗,呵护怜爱,无以复加,猫舍、狗馆之富丽,远胜城市底层的穷人,有的还继承遗产,成为亿万富狗。

西方文明没有“人禽之别”,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在2006年,西班牙议员提案赋予大猩猩基本人权。

而中国文化一方面是“人禽有别”,同时又讲“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言: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道德经》言:天大,地大,人亦大。

天,始万物,地,生万物,人,成万物。因为有人的存在,天、地才有了意义。所以《说文解字》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中庸》曰:“人者仁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即亲爱自己的亲人、父母等,仁的反义是麻木,即不仁,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应,则是麻木不仁。

人就是仁,这两字在古代通用。如果实之心也称人,如桃人、杏人、花生人。宋元之前的《本草》即这样书写,直到明朝成化年间重刊《本草》方改为“桃仁”“杏仁”。

西方文明强调二元对立:神与人,天堂与地狱,圣灵和世俗,天使和魔鬼……

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合一:天人合一,圣俗不二,道器不二,空色不二,体用不二。

所谓“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人就是天,天就是人,对于神的态度,徐渭诗曰:“说与傍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换句话说,人与神无隔。

第三,人是分类,还是求同

人是相同的,我是相异的。中国人在“我”字之外,又造有一个“己”字,说到我,就有你与我的对立,而如果说到己,每人各是一己,没有另一名称与己对立。

这是求其同,不见其异。孔子主张“为己”之学,不与别人相干。杨朱主张的则是“为我”。所以钱穆先生说:

《哈利波特》粉丝最大的遗憾就是哈利和赫敏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中国人说一“人”字,此字含有大意义,男女为人中一大异,但中国人说男人女人,便见其同为人。又如说中国人、外国人、欧洲人、非洲人、埃及人、印度人,便见人之大同。外国人能如此说的便不多,至少西洋人便不能如此说。

在语言习惯上,中国是认识人性的共同,不分类。不管男人和女人、北京人和广东人,都是人。比如,我们在办公室叫人:“张老师在吗,外边有人找!”

这就是普遍的人,共同的人,粗通英语的都知道,英文不能这样表述,说到人,都是具体的人,是boy还是girl,是man还是woman,是Japanese,还是Britisher,都是确指。

因为人要先分类,不求同。所以,西方在法律上虽废除了种族歧视。但在审美上、价值上,仍然要把人分高低优劣。时尚界的显著例子:贝克汉姆的头发什么颜色?答案参差不齐。而维多利亚的头发又是什么颜色呢?答案是统一的,黑色。

这是因为,英国文明始于古罗马的统治,黑头发是古罗马高贵血统的象征,而贝克汉姆的金褐色头发是民族融合后的“杂毛”。同样道理,中国读者对《哈利·波特》耿耿于怀的是,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黑头发的哈利,而只能嫁给红头发的罗恩。赫敏也是褐色头发,她下嫁于红头发的罗恩,是英国读者喜爱和接受的。

这样,人们就可以理解,贝克汉姆的婚姻绯闻不断、但一直稳定的原因。维多利亚是高贵的黑发,她和赫敏一样是属于下嫁。

中国没有种族概念,所以不能理解头发背后的西方时尚。种族是从血统上认识人,而中国一向从文明的共同、从文化上认识人。

至于印度文化,因历史上的种姓制,同样没有普遍的人类观。

“人之初,性本善”的原义

“人之初”并非出自孔孟经典,那么,“初”所指的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传人王龙溪曾说:佛教,是从上辈子开始说人性;道家,是从结胎开始说人性;而儒家,是从当下开始说人性。

《三字经》作于南宋,此时中国文化已完成儒释道的融通、或曰“三教合一”。在这种背景下,本人以为,“人之初”的“初”字下得极妙,完全统摄了儒释道三教对于人性的认识。

佛法所言“三世因果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生。

一切众生,本来清净,由于过去的一念无明,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名色),有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入,出胎后就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就有执着,有执着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业因,就会受来世之生。有生就有老死,有一切的忧愁烦恼。

儒家是禅宗的老祖宗,良知即菩提心,人之初,即“不忘初心”之初,良知本来就在,当下即是。“当下即是”虽是禅宗语,却是儒家本色,如孔子所言:“我欲仁,斯仁至矣”。

把“初”理解为当下,体现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性本善”之说,出自《孟子·告子》,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性,《说文解字》曰:性,人之阳气也;性,善者也。

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

本,木下曰本,意谓树木之根,而枝叶、花朵是末。“本末”是中国人特有的认识论。《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末、先后、源流、主次等。中国人首先要重视“本”,所谓“本固枝荣”,“本立而道生”。本是源头,末是流变。

性,不是现代人以为的性感之性,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的天性、天理。是形而上的本体,即佛法“明心见性”的性。是“本自清净、不生不灭”的自性。

孟子所言的“性善”,是从本源上说,从人的先天上来说,也是从超越性上说。

荀子所讲的“性恶”,是从流变,从人的后天来说的,也是从现实性上来说。即,人不约束自己,不“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加以教育,纵容欲望的发展,不遵循天理,比如每天暴饮暴食,必然要生病。

西汉扬雄又提出第三种:“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说文解字》曰:善,吉也。善就是好,如僧人说“善哉!善哉!”。字义上是“神态安详,言语亲和”。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有四善端,“仁”的四个端:

儒家是禅宗的老祖宗,良知即菩提心,人之初,即“不忘初心”之初,良知本来就在,当下即是。“当下即是”虽是禅宗语,却是儒家本色,如孔子所言:“我欲仁,斯仁至矣”。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辞让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孟子举“乍见孺子将入井”为例:孩子掉到井里面,不管谁家的孩子,谁看见了都有“怵惕”之心。

羞恶之心:如人不穿衣服会害羞。

辞让之心,并不想什么事都要抢先。

是非之心最易辨认,凡是带过孩子的家长都有体会,爸爸带三岁小孩第一次坐飞机,飞机上天,孩子不敢说话,很久了才说“爸爸,我没变小”。孩子在地上看见天上的飞机很小,以为自己会变小,这就是孩子的是非之心。这个“是非之心”即是好奇心,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基础。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理)(体)(空)

有善有恶意之动,(气)(用)(色)

知善知恶是良知,(显德)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功)

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无善无恶的。心感于外物,理行乎气中,则有“意之动”,即佛法讲“起心动念”。

每个人的“起心动念”有善有恶。比方说看到一位老人上车,你想让座,这是善念。人更多的是恶念,见别人开豪车,心生羡慕,这就是恶意,但人是有良知的,可以“知善知恶”。

“性相近,习相远”

此两句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人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习,后天习染养成的习性。

“习”可谓中国文化的重要眼目,“学而时习之”,坤卦曰“不习无不利”。

性是先天;习是后天。

性是自性,是性空;习是习气,是缘起。

性是体;习是用。

性是空;习是色。

《心经》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同样可说“习不异性,性不异习”。可见“学而时习之”对于人性修养之重要。

“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所有人,不管中国人、非洲人还是印度人,都有四善端的初心,都可以成君子,成大人。

譬如小朋友共性是什么,无论中国人外国人,男孩女孩。有家长说,我家的小孩特调皮,有的说,我家孩子特别臭美!这不是共性。共性,是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意思是说,幼儿一天到晚地吼,嗓子不会嘶哑。幼儿纯阳之体,元气充沛,如果经常诵读《三字经》这些有音韵的经典读物,是在熏陶和培养孩子的节律感、语感、美感,同时又让家长、老师们带孩子更轻松。

《三字经》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三字经》的教学目的在于识字和启蒙,打下良好根基。所谓“幼儿养性”,意思是说,要让孩子从小成为性情稳定的人。

现在的学前教育更多关注幼儿好动的天性,幼儿园有诸多游戏,家里有大量玩具。而实际上,孩子天性中也有静的一面,所谓动静相宜。《礼记·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什么才是儿童的最佳状态,以北宋张载的话来说“内安详,外恭敬”即是最佳的性能。《三字经》言“首孝悌,次见闻”,孝悌是首要的,传授知识见闻是次要的。孝,善事父母者,悌,善事兄弟也,孝悌即是善的具体化。

识字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汉语识字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手段。简要介绍传统识字的三个主要方法:

一是书上识字,即指读。

《三字经》和《千文字》一样,都是极好的指读教材,熟读几十遍,可在几月内自然掌握五百到一千个常用字。

二是纸上识字,即三体识字卡(正反两面楷体和繁体,或加上篆体)。现在流行一种“看图识字”,这是错误的。汉字本身就是图画。《三字经》言“教之道,贵以专”。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教授指出,看图识字加重了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三,写大字:口教不如手教。

写字是识字的升华,可促进和改善儿童小肌肉的发展。

幼儿不宜直接写字,最好是用大人的手,抓住小孩的小手,以手指为笔、或手握大毛笔,临大楷字帖,即古人所用的描红纸。

这称之为“把笔”“润笔”或“手教”。《幼训》曰:“扶手润字,日久为妙,盖蒙童无知,与讲笔法,懵然未解。口教不如手教……”

“扶手润笔”之妙,妙不可言,只有亲身体会才知。因为,这可以最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和师幼互动。

猜你喜欢

三字经
《三字经》童蒙教育思想刍议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备考“三字经”
浅谈《三字经》的教育价值
朗朗韵味话经典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三字经”
《三字经》释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