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界

2018-08-03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理科人文学科数位

文科衰落?数位人文?知识付费?

编者按: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2018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高中文理分科成为历史,但“3+3”录取标准及大学专业报考仍将是考生重点。目前学科分制“重理轻文”及文科衰落的话题也再次热议。以下摘录整理自界面新闻《被科学殖民、被商业裹挟:文科衰落的历史与现实》。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曾经历了一次“苏联化”。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曾撰文指出,中国高校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新中国成立前,大学学制、院系组织结构、教学内容等均仿照欧美大学。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则以苏联大学体制为模板,大力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削减综合类大学。综合院校从原来近50所削减为14所;而工科则大大增强,文科严重削弱,社会学被取消,法学、商科也受到严重打击。这固然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但也由此奠定了高等教育“重理轻文”的格局,延续至今。

这种窘状也渗透到基础教育领域。文科竞争远比理科激烈,因为即便在综合类大学,文科院系比重和可容纳学生的数量也无法望理工科项背,更何况还存在大量理科的专门院校,因此,一所大学在一省招收的文理科学生比例可能达到1:10甚至更高,而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却通常不超过1:3。

与此同时,“文科衰落”在美国也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据《纽约时报》2013年10月报道,在全美范围,人文学科学生比例占全部本科生比例的7%上下,只有1970年的一半。同年春,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发布的报告也强调了人文学科经费严重缩水的现实,并呼吁在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金钱投入的同时,政府须出台一些新的刺激政策,保证人文学科不被忽视。

其次,科学技术对于人文学科的“入侵”。很多人文学科为免于加速消亡,开始主动发展出一些与科技跨界的新领域,如所谓“数位人文”。即一方面在人文学科研究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技术置于人文学科检视之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是对学术创新缺乏的投机式回应。

而在中国,“文科”却在平民化、娱乐化的道路上蓬勃起来。“知识付费”正是与“数位人文”对应的中国特色。二者都为人文学者提供了研究变现的机会,让互联网产业看到了商机,甚至都在制造一定程度的泡沫。唯一不同在于,前者发生在学院内部,而后者则是一次对于学院的叛逃。人文学者开始在经济回报驱使下“生产知识”,但似乎也同时充当了自己的掘墓人。

猜你喜欢

文理科人文学科数位
学校召开文理科学报编委会换届会议暨学校一流期刊建设座谈会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对齐数位 看前顾后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生理学》课程文理科生学习效果评价——以湖州师范学院护理专业为例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6 年普通高考文理科招生计划表
人文学科文化及其影响大学生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