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8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剖析及防范对策

2018-08-03薛芙珍马珊珊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年限职称

薛芙珍,马珊珊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患者配合度,损害医院形象,严重者会加重病情、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死亡,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建立及时、真实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全面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HIS系统主动上报的388例护理不良事件。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88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构成、发生时间以及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见表1)

结果显示,在我院38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占总护理不良事件的25.77%;其次是非预期性拔管和跌倒,分别占总护理不良事件的20.88%和17.78%。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班次情况(见表2)

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A班,占总护理不良事件的46.39%。

2.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学历情况(见表3)

结果显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中,大部分为本科学历,占总护理人员的58.51%。

2.4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职称情况(见表4)

结果显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中,大部分为护师和护士,分别占总护理人员的50.52%和42.78%。

表1 38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表2 38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班次情况

表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学历情况

表4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职称情况

2.5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情况(见表5)

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为2~3年和6~10年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率较高,分别占总护理人员的29.38%和27.06%。

表5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情况

3 讨论

3.1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分析

从表1可见,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职业暴露、非预期性拔管和跌倒。(1)职业暴露的100例中,发生在白班的占69例,主要由于白班是护理工作最繁忙时期,要求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易导致身心疲惫,加上接触锐器的机会较多,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欠缺,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均会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发生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中,工作年限为一年以下的占38例,主要是年轻的护理工作者资历浅、学历低、职称低,从事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2)非预期性拔管的原因:患者方面主要原因有意识不清、疼痛应激;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包括缺乏有效的导管固定措施、忽略舒适的插管途径、监护不到位等。(3)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还可能造成医患纠纷。其原因与医护人员对患者跌倒因素评估不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工作责任心有关。

3.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析

表2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白班,这与冯成梅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主要原因是上午为护理人员工作最繁忙时期,白班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要办理出入院手续,处理医嘱,工作比较繁杂,容易造成疏忽。研究表明,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等情况下,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4]。

3.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学历和职称分析

表3、4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学历是本科、大专,职称是护士、护师。主要原因是本科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的51.16%,大专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的46.51%,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的37.83%,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的41.27%。

3.4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工作年限在2~3年和6~10年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率较高。在我院,工作年限为2~3年的护理人员是科室护理工作的主力。但是,由于这些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短,缺乏经验,查对不严,工作流程不熟悉,病情观察不仔细,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5]。而工作年限较长的护理人员接受的护理安全培训多,对护理不良事件有较高的认识[6],工作经验丰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

4 对策

4.1 加强高危护理不良事件的关注

针对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统计结果,居前3位的是职业暴露、非预期性拔管、跌倒,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管理者每天由专人负责收集护理人员上报的不良事件,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定期将本月所有的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给相应的科室,提出改进建议。护理管理者以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结果,修订护理工作制度,完善流程,并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培训[7]。

4.2 加强高危时段的管理

白班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段,在这期间医院应加强查岗及巡视,依据工作需要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层级搭配,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高峰时段值班护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沟通[8]。按照患者需求保证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2]。

4.3 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

加强对低年资、低学历、安全意识不强的护理人员进行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严格进行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考核,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督察和考核。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评估、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护理人员评估与沟通能力,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到位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2]。加强护理服务观念,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5 结语

护理不良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一些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在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时,可能会发展为护理不良事件,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及时、主动发现和上报护理不良事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把不良事件引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剖析,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年限职称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