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18-07-30曹秀玲徐铭军李晓光王一男
曹秀玲, 徐铭军, 李晓光, 徐 丽, 王一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麻醉科,北京 100026
宫腔镜手术是妇产科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查和治疗方式,但较短的手术时间,常常刺激较大,因此,既要达到麻醉深度,又要保证术后尽快苏醒[1]。非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是宫腔镜手术中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以强阿片类镇痛药,如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尽管此类麻醉方式能提供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易诱发呼吸抑制,导致窒息,在无监护设备和机械呼吸支持的手术室应用较为危险[2-3]。羟考酮主要应用于术后镇痛,关于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报道较少[4]。本研究探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旨在为临床宫腔镜手术麻醉提供借鉴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7)与B组(n=37)。A组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使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A组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30.13±1.41)岁;平均体质量(60.12±3.11)kg;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B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9.43±1.32)岁;平均体质量(59.58±3.02)kg;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9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5];(2)未长时间使用镇痛药物;(3)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肝肾疾病史;(2)心血管疾病史;(3)依从性较差或精神疾病史;(4)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术前均常规禁食、水。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调节酸碱、电解质、体液平衡。对脉搏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心电图常规监测,备好急救药品、麻醉机。取截石位,消毒后铺巾。A组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完成麻醉,静脉注射0.2 mg/k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为1 ml∶5 mg,生产批号:20160106);3 min后,予以丙泊酚注射液(美国Fresenius Kabi AB,规格为20 ml∶0.2 g,生产批号:20160214)1~2 mg/kg静脉诱导,2~4 mg/(kg·h)静脉维持;根据心率、血压等指标对输注速度进行调整以维持麻醉深度。B组使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完成麻醉,静脉注射0.1 mg/kg盐酸羟考酮(英国NAPP PHARMACEUTICALS LIMITED,规格为2 ml∶20 mg,生产批号:20160215);3 min后,予以丙泊酚注射液,用法用量与A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术后30、60、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B组丙泊酚用量为(161.72±15.32)mg,显著低于A组的(169.87±16.4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4,P<0.05)。A组与B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12.96±1.71)min比(12.87±1.6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05)。
2.2 两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麻醉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①P<0.05;1 mmHg=0.133 kPa
2.3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呈增加趋势,B组术后30、60、12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评分/分)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B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宫腔镜为创伤小且可视的治疗检查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会因扩宫等操作造成刺激性影响,需在麻醉状态下开展[6]。较为理想的宫腔镜手术麻醉是保留自主呼吸、无痛感、无意识。丙泊酚具有时效短、起效快、苏醒快、无蓄积等优势,在短小手术静脉麻醉中获得广泛应用。但丙泊酚镇痛作用不明显,宫腔镜手术会因扩张、牵拉、刮匙、负压给子宫造成影响,刺激此区域分布的神经末梢,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机屏气、呕吐、恶心等反应[7-8]。因此,呼吸抑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发生率较高,同时,不开展气管插管会造成麻醉风险,且术后子宫黏膜受损导致平滑肌痉挛收缩,引发宫缩痛[9]。临床主要以静脉全身麻醉为主,常将丙泊酚作为主药,再加以地佐辛、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作为辅药。
地佐辛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经激动-拮抗μ受体,κ受体产生镇痛功能,由于对μ受体具有拮抗作用,会明显降低呼吸抑制的风险性,但随着使用剂量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会增加,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在超前镇痛、术后镇痛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10-11]。羟考酮在阿片类药物中属新型药物,具有较高的镇痛效能[12]。在发挥镇痛功能时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能较好的抑制内脏痛,对μ受体有极低的亲和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较低[13]。羟考酮药物起效时间为2~3 min,5 min可达峰,半衰期为3.5 h,约能持续4.0 h,相对于其他阿片类药物,药效的持续时间较长[14]。
综上所述,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能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性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