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
2018-07-27王英
王英
摘要:语文教学越发被重视,文学作品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被语文教师认同,但是语文加入教学的文学作品多属普通文学,许多语文教师身上儿童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儿童文学在教学的发挥不足,寻找问题解决对策已成为儿童文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现状分析;教学对策
文学与语文教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对小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中也离不开文学作品的运用。但是在这个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个对语文教学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所提倡的文学阅读材料依旧是普通文学,也可以称为成人文学的作品。导致学生在儿童阶段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缺失儿童的审美建立过程,引起学生心理情感发展失衡。儿童文学是在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正是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理解、审美和兴趣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课后阅读习惯的养成,深化语文课堂情感体验。
一、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运用现状
儿童文学作为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极其适用的工具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普及,甚至在有的教师的教学之下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接触接近于无。因为老师与学生的思想代沟,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自己的思维主导学生,无论是教学使用的教材,还是对学生发展的希望等等都是以教师想要的方向去选择。尽管在小学中的学生对语文的要求、对课堂的要求总是娱乐大于学习;尽管学生并不具有分辨事物用途的能力,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剥夺了学生课堂上要求娱乐性的权利,教师也不要否定学生在学习中想要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因为小学语文真的是极具趣味的学习,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在学习上的成绩而剥夺了语文的趣味,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要真正做到将学生的要求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娱乐学习。就如同学生在这个阶段应该是个矮的人,但是教师却想将学生拉长到与自己想同的成人高度,最终结果就导致学生站不稳。儿童文学因为以上说到的一些原因被教师用成人文学代替,教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些较为成熟的文学作品快速成长,却不知这样做相当于在揠苗助长,导致学生儿童情感发展阶段的缺失,学生的美学体验过于成熟而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
二、儿童文学对学生的哪些方面有影响
儿童文学是保证学生在小学接受语文教育时素质发展全面性的前提,在学生的文学情感与语文文化素养的增强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帮助学生认识文学、了解文学上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渠道。小學语文主要有两个重点部分的教学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儿童文学的应用主要作用于第一个内容上。小学是属于启蒙阶段,比之平淡的、普通的文章或者句子来说,儿童文学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文学具有灵魂,它是生动的、形象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将其中描绘的故事情节展现于自己的眼前,文字与文字之间环环相扣,情节是有进度的,是一点一点展开的,最终浮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背景描述。儿童文学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课本不同,儿童文学是在简单的、易懂的文字,有趣的文章情节中蕴含着一些人世道理,这是教师因为年龄经历的限制而无法在小学课堂上无法教给学生的,通过儿童文学的应用来弥补,使学生慢慢了解世界,慢慢增加在不同故事中的情感体验经历,保证情感发展健全,能够让学生主动想要一直“吃”下去充实自己。
三、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师是决定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运用的主要因素,所以想要改变如今教学中儿童文学在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那么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教师意识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让教师以儿童文学作为接近学生的工具,增强教师对学生想法的了解。在教学中的教师要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有意识的增加儿童文学书籍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为学生推荐自己看好的作品让学生自由选择,保证学生在自我阅读上的积极性。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儿童文学的阅读量,还要在自身教学素质上加强儿童文学的运用理解能力,保证能够发挥出儿童文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儿童文学的知识储备,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一定是自己从头到尾看过的,对于内容也有一定掌握的,这样才能在有关文学阅读之间找到与学生贴合的话题,进行愉快的知识交流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要注意学生对课堂的主导性的培养,教师不能将有关学生的所有决定都做了,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不应该过多干预,只要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朝着正确的、好的方向发展的,那么就尽量让教学贴合学生的心意,尊重学生的意见;当发现学生有不好的行为,教师那时再以教育的手段进行拨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一定要用儿童文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接触更具内涵、更具学术性的成人文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如何对儿童文学进行有效运用
读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习惯、精神面貌都比不接触儿童文学的学生都要好得多,读完一本儿童文学,学生在文字的运用、理解都有很大的提升,这种方式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同,这是学生自主获得的,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在帮助学生的阅读上,儿童文学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兴趣读物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含金量,又能作为教学工具出现在语文的课堂上,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两个看似独立的教学版块紧密联系,默默帮助学生自我阅读理解的能力提升,让学生更能在教学中深入文章,与之共鸣。
儿童文学也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者”,当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询问学生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推断出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这时教师不要将学生的阅读变成一种任务,如果学生觉得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就要向教师报告自己的读后感,那么无形之中就给学生的自由阅读带来了压力,严重时会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将对文学阅读作为师生之间简单的交流,是用来增长学生在知识中的阅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对学习的考核方式。
总之,儿童文学作为在小学生情感发展、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要有意识增加学生的文学阅读在非教学阅读中的比重,发挥学生的自由发展,不过多干预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的情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