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11-11何莎莎张坤朋卢全伟

考试周刊 2016年84期
关键词:生物工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

何莎莎++张坤朋++卢全伟

摘 要: 文章指出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促教学、整合实验室资源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教学团队建设。

关键词: 本科院校 生物工程 教学团队 教学对策

1.教学团队的内涵

拉姆斯登认为,团队是能够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一组成员,在同一背景的环境中,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共同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1]。彼得·德鲁克认为,团队是一些具有才能互补的少数成员的集合体,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准则和目标[2]。由此而见,团队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成员之间具有互补的知识与技能,相互分工协作,承诺共同的规范、责任和义务,为了设定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3]。

20世纪80年代,国际教育界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认为学校应该建设教师专业团队,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伙伴关系[4]。有关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始见于2007年年初的教高[2007]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文件旨在以团队合作机制的创建,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通过老中青相结合,实现教学经验的传、帮、带,促进教学心得的研讨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认为高校教学团队是指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以专业、学科、课程、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质量工程建设为纽带,由若干具有专门业务能力、良好的协作精神、具备一定互补的技能与知识、有着高中低合理比例的职称结构、合理教龄梯次的教师所组成的一种正式群体[3]。

2.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从2013年开始建设,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1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6名。高级职称人员占全体教师的39.1%,硕士以上占100%,中级职称占39.1%;年龄结构合理,其中35岁以下6人,36至45岁14人,46至55岁2人,56至60岁1人。已初步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及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

该团队以河南省遗传学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致力于生物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的建设,结合河南省的区域经济特色,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团队发扬“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成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11篇论文被SCI、E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2项,在研经费110万元;横向、国际合作项目及其他政府项目共计23项,在研经费89万元;积极服务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推广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举办阳光工程等多种农业技术培训讲座,为安阳市培训现代化农业技术人员800人次。

3.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年来,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改进,主要是,第一,团队成员教学科研工作创新性不够;第二,团队尚没有实现省级以上等高层次教学研究成果突破等。结合前期建设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3.1引进培养并重,加强队伍建设。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引进、培养、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等方式,建设一支适应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交叉融合的,起点高的创新型教学队伍;改革团队运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产学研结合、教师进企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课堂等途径开阔视野,培养应用性型教师队伍。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促进开发共享,建设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培育新的专业方向,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生物工程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群;以“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增加设备投入,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联动,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3.3以科研促教学,推动教学方法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设计创新性实验、科研课题设计等环节;从入校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其进入学校平台或共建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相关项目组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学校“挑战杯”项目,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

3.4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按照教学模块改革需要,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等实验室资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及模块化实践能力要求,进一步增设生物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团队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拉姆斯登,冯云霞,等译.群体与团队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2]P.德鲁克.李小刚,译.未来的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54.

[3]胡建刚.对公安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08):191-192.

[4]向于峰.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55-58.

基金简介:2016年安阳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GJ2016089)

通讯作者:张坤朋

猜你喜欢

生物工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