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认识
2018-07-27祁亚伟
祁亚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他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本文在结合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念及思想,开展深入研究。
关键字:文化;文化自信;理论内涵
一、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对于文化的界定也是相当的泛化,大到世界有世界文化,小到校园文化。毫不夸张的说,社会上的种种行为都渗透着某种文化。在学者对于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简单的对文化进行定义,文化是人的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结果,是人的创造力产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总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创造力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二)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自信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相关学者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在这里,简单的对文化自信的概念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即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实践,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所谓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的发展和比较中体现出来的,就个体而言,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及身份的认同。既不是自恋也不是自傲,而是一种主体性心态的自然呈现。
二、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
文化自信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它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践行,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最硬”的软实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自信的积淀和升华。它是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这种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它是历经了革命文化的洗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是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晶。当今中国,之所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是离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相辅相成。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外在表現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形于外,文化自信修于内。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多次论述: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论断充分揭示了“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表里关系。
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文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更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经济状况和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对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符合了文化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社会思潮千变万化的当代社会,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巨大力量,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体制是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确定社会组织结构的制度和准则。良好的体制需要依靠正确的改革,只有不断进行正确的体制改革才能充分保障社会的健康运行。 习近平同志在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谓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中推进文化创造与传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脉搏,增强直面现实生活的问题意识。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增强文化自信。
第四、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的传播与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工作和国际话语权能力建设。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加强中外文化的的传播与交流,不仅让中国的先进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让中国文化在合理的传播机制下影响世界。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在我国现阶段进行文化传播、彰显文化感召力的有效载体。由此可见,通过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构建起了一个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点的,更加丰富的文化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文化传播战略的实践意义,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讨2016年第4期
[2]秦志龙,王岩.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7年第1期
[3]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
[4]陈曙光 杨洁.论文化自信[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年第3期
[5]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
[6] 王静.试论文化自信的四维根基.[J]天府新论 2012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