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如何做好读与写的结合

2018-07-27杨太春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杨太春

摘要:听说读写四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主要从教学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探究,选择其中阅读和写作这两个部分,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做好读与写的综合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固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与写;教学探究

语文虽然是一门语言和文学综合性的学科,但是作为以汉语为日常通用语言的国家来说,大部分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即使不刻意学习也会潜移默化的会说汉语,甚至能够自主学习一部分汉字。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语文学科的设置更加倾向于书面语和文学的教学,而语文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明确的划分出听说读写四方面:听和说主要是针对汉语口语部分,这对于生长在汉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来说基本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即使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有缺陷,经过教师简单的纠正也就自然而然的回到正轨,所以听说即使是小学阶段也不会成为教学的重点。而读和写是主要针对书面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部分,这一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以及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是各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点的部分,而本文中也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探究。

听说读写四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相辅相成的存在。从教学实践来看,聽和说这两部分关联度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综合性教学,而读和写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并且结合上文所说也是学校语文教学中重点针对的两部分,所以从小学阶段学生语文打基础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特点,准确定位其关联点所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相辅相成,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读促写

小学阶段学生课也相对较少,教学节奏也比较缓慢,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细化性探究。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阅读教学入手,通过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阅读量的累积,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为写作提供素材铺垫。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挖掘课本,并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思考和积累。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本身就依赖于文章进行呈现,所以教材内容在选择过程中都会经过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审查和筛选,从而保证每篇文章不仅在内容难度方面符合某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文章语言表达和文体类型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立足于课本教材本身,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顺利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作者情感和文章内容,进而为语文思维的建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章过程中通过背诵等方式,将文章中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和词汇用法化为己用,为以后写作过程中的厚积薄发打好基础。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课本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广泛吸收。对于文学素养的累积来说是没有边界限制的,课本内容虽然具有代表性,但在范围和知识容量方面有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远不止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课本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超过学生知识量和难度最大接受度的前提下,进行文章阅读的扩充,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文章阅读方面扩大视野,从而通过阅读量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进而主动感受、思考文章内容,为文学感受到文学创作的转化提供思维支持。

二、以写引读

如果说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厚积薄发,那么写作也可以反哺阅读,通过写作学生能明确感受到文学创作时思维和素材的缺陷,继而激发阅读动力,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经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素材运用方面和素材的累积并不一定成正比,大部分学生即使在阅读中吸收了相关的素材也很难用到写作中,所以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与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相关课文,如果写和动物相关的作文,就重点回顾学过的涉及动物描写的文章,继而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进行借鉴引用等,从而让学生的素材积累落到写作实处。

其次,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语文写作方面的篇幅不会太大,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本或课外的文章,鼓励学生进行缩写和扩写来锻炼写作能力。一方面,这部分文章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已经阅读过多遍,甚至某些片段都能够背诵,所以对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组成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那么在扩写或者缩写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度较小,正确率也较高。另一方面,通过缩写和扩写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的精粹,为学生的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提供帮助。

三、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最缺少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在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通过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学生读写相辅相成的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养成学生在阅读中做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能力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所以学习中更加依赖于短期记忆,尤其是阅读过程中往往是读完了很短时间内就忘记了,这样对于写作一点帮助也不会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习惯于做阅读笔记,将阅读中好的素材记录下来,从而便于以后学习中反复回忆,将短期记忆化为长期记忆,进而运用到写作中。

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小学生本身联想能力就比较丰富,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更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通过阅读笔记将阅读感想记录下来,不规定篇幅,不规定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创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加深入的感受文章,甚至不止一遍的进行文章阅读解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综合性教学,以上几点就是我的教学建议和观点,希望对其他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