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必振:中国翻译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
2018-07-25曾长秋
★ 曾长秋
翻译家赵必振
说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赵必振翻译日文著作值得大书一笔。比中国共产党成立早19年,即在刚进入20世纪时,赵必振就用3年时间,在上海翻译了日文版的《近世社会主义》《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广长舌》《实用卫生自强法》《社会改革论》《新世界理论学》《东亚将来大势论》《万国教育志》《英国地方政治论》《日本维新慷慨史》《日本人权发达史》《日本维新英雄儿女传奇》《东亚女权萌芽小史》《世界十二女杰》《戈登将军》《亚历山大》《拿破仑》《土耳机史》以及“史学小丛书”9种,共20多部译作100多万字,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来。
★ 系统地介绍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可上溯到19世纪末。据查证,中文书刊上第一次出现社会主义的词汇,是在1898年基督教团体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中,书中翻译了柯卡普所著《社会主义史》。该书由于印数不多,影响有限。1899年4月,《万国公报》第121期至124期连载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大同学》一文,称赞马克思、恩格斯为“百工领袖”,还介绍了“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论》者也”。此后,中国的留日学生和留日回国者相继译出了《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世界六大问题》等30多种书籍,其中半数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以赵必振的译作时间最早、数量居多,影响也较大。
赵必振的译作虽然晚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译文,但李提摩太毕竟不是中国人。梁启超在1902年刊在《新民丛报》上的文章中提到过马克思、社会主义等词汇,而且与赵必振的译作同时出现,而梁启超毕竟是只言片语,不及赵必振那20多部译作有分量。众所周知,在中国正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的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1919年又在其主编的《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不过在时间上却晚赵必振16年。因此可以说,赵必振是在中国比较系统地翻译介绍社会主义著作的第一人!
1902年8月,29岁的赵必振在广智书局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译作——日本人幸德秋水1901年著的《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该书虽然只有4万多字,却是中文版第一次对帝国主义进行分析批判的著作,甚至比列宁1916年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还早14年。该书主张用“世界的大革命运动”(即社会主义革命)来“变资本家横暴之社会”,以“劳动者共有之社会”(即社会主义制度)来“亡其野蛮的帝国主义”。
1903年2月,赵必振又在广智书局出版了日本人福井准造1902年著的《近世社会主义》中译本,该书分上、下两册(1927年在上海时代书店重印为一卷本),正文4编约17万字。该书以热情洋溢的语言,称颂马克思为“一代伟人”、《共产党宣言》是“一大雄篇”、《资本论》是“一代之大著述,为新社会主义者发明无二之真理”。
除了《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近世社会主义》之外,赵必振还翻译了幸德秋水的《广长舌》中的32篇文章,辑成一本译著。这是一部宣传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读物,其影响力甚至比前面提到的那两部译作还要大。赵必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译作,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给中国纷繁复杂的日趋进步的思想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
★ 传播爱国救亡等积极思想
近现代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一些爱国学者往往用其他国家亡国的历史作为资料,进行爱国救亡宣传,赵必振就是其中之一。1902年至1903年之间赵必振翻译出版的日本人北村三郎的“史学小丛书”(1套9种),就属于这种资料。该丛书的书目分别是:《十九世纪大势略论》《俄国蚕食亚洲史略》《日本现势论》《埃及史》《犹太史》《腓尼西亚史》《波斯史》《亚细里亚巴比伦史》《亚拉伯史》。后6种属于亡国史作品。此外,他还翻译了北村三郎的《土耳机史》,构成了文明古国亡国史系列。《土耳机史》开篇写了3章,论及该国概况(包括地域、国情与形势);正文共四编,叙述自开国至近世的历史以及该国的宗教、政治、兵制、财政、贸易、交通、文化、教育、艺术,并对其衰亡的过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
以上著作有一个突出特点:记叙了这些文明古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译介这些与中国有类似经历的国家的亡国史,更能引起国人共鸣,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奋起救亡。例如,《土耳机史》分析土耳其之所以亡国,其原因在于“君奢民惰,丧失了原来的尚武精神”。《埃及史》中则指出,该国君民不知自爱、大举外债,其患无穷。因为,“既陷破产之域,本由外债而作俑。一国之财货已全涸竭,农困于租税,官失其给俸,举国之民,流离困苦,饿莩横路,惨不忍睹。而其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尽为欧洲英法人所占夺。国权堕地,不可挽回,其陷于惨状苦境者,实由于财政紊乱。”这些译作问世,立即刮起了一阵飓风,极大地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如何避免重蹈这些国家的覆辙,则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为了借鉴日本的经验、唤起我国民众的觉醒,赵必振翻译了《日本维新慷慨史》。该书由日本人西村三郎著,赵必振译,广智书局1902年出版。由于原书排列无序,使读者难于了解明治维新的全过程,译者便按时间先后、贡献大小调整编派顺序。译本分两卷:上卷为佐久间象山、月照师、渡边华山等人的传记,下卷为平野国臣、岩仓具视等人的传记。译者在《叙》中评价:“其书详于我国维新之改革,文明之进步,凡有关于国步者,述其事迹,至周且详,而于爱国志士艰难奔走、躬膺刀锯鼎镬而不辞,以及时势变迁、人情隆替无不记之。”还声明:“欲求社会之进步,必不能无所改革……此天下之公理哉。”
从上可知,赵必振翻译此书的目的,主要是借鉴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激励我国仁人志士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译文中间还夹有按语,表达了译者的倾向性意见。例如,他在评价藤田东湖时指出:藤田先生“虽然意气凛凛,至今犹有生气。岂者我国之朝言攘夷大势,去即摇尾乞怜、媚外惟恐不及者,所可借为口实也”。以上这些议论,对启迪读者的觉悟、激发国人的斗志,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赵必振译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利用各国英雄人物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激励国人,“开民智,挽狂澜”。上海益新译社1903年出版的赵必振翻译的日本人土井晚翠著的《拿破仑》传记,就是其中一例。益新译社在《中外日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对出版目的说得很清楚:“拿破仑之用兵也,兼一国即予以立宪之法,略一地即畀以自治之权法,并蒙其赐,又不独法民蒙其赐。我国今日盖亟于立宪与地方自治之制耳,吾愿爱国者各手此一编以讲求立宪之方法、自治之规模,则我国之富强、吾民之光荣于法岂多让哉!”
又如,赵必振翻译的《世界十二女杰》(日人岩崎徂堂、三上寄凤著,广智书局1903年出版),介绍了法国格儿垤、美国扶兰志斯、普鲁士王后流易设、法国苏泰流夫人等12个女性的事迹,力图证明女子的能力丝毫不亚于男子,旨在为中国女性提供榜样。赵必振还翻译了《东洋女权萌芽小史》(日人铃木光次郎编,上海新民译印书局1903年出版),介绍了柳泽伯爵夫人、矶精子等70多人的事迹,旨在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倡导男女平权。译者在《叙》中强调:“男女同权者,古今中外之公理。”而中国目前之所以男女不平等,是因为处于“公理未发达之时代,男尊女卑之谬说,蔓演于人间。在昔野蛮之世,万国所同,而东亚为尤甚”。要改变中国此种现状——在于争取女权和女性解放!
★ 从翻译转向教育事业
赵必振早在青年时期,就参与了自立军、立宪派的活动,因与唐才常、梁启超等人有难以割舍的渊源关系,才有在东京和上海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32岁时离开上海去香港,在《商报》做了两年编辑,也翻译了一些日文经济新闻。因为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抨击英国殖民政策的文章,被港府驱逐出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旧时好友、澄迈知县龙赞侯邀请他当督学,他便去了海南岛。两年间,赵必振创办了澄江、迈江两所学堂。由翻译转而从事教育事业,这是他教学生涯的开始。
宣统元年(1909年),赵必振应邀到沈阳做了熊希龄的幕僚。早在戊戌变法前夕,他就与熊希龄交往甚密,此时熊希龄任奉天盐运使兼东三省财政监理官,在辛亥革命发生时与奉天陆军协统蓝天尉通电“拥护共和”。赵必振从营口去南京和上海,充当熊希龄与革命党的联络人。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熊希龄任热河都统,他随之任热河都统署财政厅厅长。民国二年(1913年),熊希龄去北京组阁,担任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赵必振入财政部主管国库。袁世凯称帝时,赵必振著文声讨而遭通缉,暂时避难于湖南,任长(沙)宝(庆)镇守使梅馨的秘书长。此后,他回财政部继续任职10多年,且官声极佳,被赞为“身为五长,不名一钱”。期间,他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国税”“地税”分开的建议。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京政府解散之后,虽然桃源人覃振(司法院副院长)邀请他前往南京政府任职,但他无意从政,乃留在北平(即北京)以教书为业,在私立民国大学、华北大学讲授“公羊春秋”“三礼”“地理沿革”等课程。
1931年在沈阳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导致华北动荡不安,赵必振从北平回到湖南,居长沙六年。他先在慈善团体充任华洋义赈会的中国董事,并兼任湖南水灾救济委员会的委员,后重操旧业,从事教育工作。他在中和、孔道两所国学专修学校执教,将讲稿编成《国学概论》一书出版,除了收入“公羊春秋”“三礼”等内容,还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儒学经典。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回家乡常德避难,仍以教书为职业,先后在常德县立中学和私立明义中学任教,艰难度日。新中国成立后,他以76岁高龄,被聘为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和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定居省会长沙。晚年,他回首往事,笔耕不辍,撰写了《自立会纪事史料》以及一些回忆录。1956年12月,赵必振在长沙病逝,享年84岁。
赵必振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海翻译日文版著作时。仅在1902年至1904年间,他一人就翻译了20余部日文版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介绍到了中国。可是,由于他只速成地学过两年日语,翻译水平有限,再加上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的时间仅3年,可谓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译文比较草率。例如:译名不够准确,用词前后不统一,还存在一些语句欠通顺的地方,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瑕疵,是因为他急于求成,想通过推出一批社会主义作品和传播日本维新思想,来激发我国民众的志气,变革现实社会,故来不及详细地推敲文字、雕琢句法。然而,瑕不掩瑜,读者自能明白他在译作中所蕴含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