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杨绛著译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2018-10-21刘泽权汤洁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译作文献计量学杨绛

刘泽权 汤洁

摘 要:作为中国现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杨绛在创作和翻译方面都取得了粲然可观的成就。其作品涵盖范围之广、质量之高,受到较多读者和研究者喜爱,有关其著译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1981-2017年间有关杨绛创作和译作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旨在廓清相关研究现状,探究其可资拓展之空间,以期全面挖掘杨绛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文学价值,客观评价这位“女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杨绛;创作;译作;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8)03-0024-09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8.03.004

一、 引 言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 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是中国当代女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的杰出代表,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1933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收脚印》,自此登上文坛,此后笔耕不辍,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等多方面,成为新时期“老生代作家”[1]的佼佼者。朱光潜曾称杨绛为中国最好的散文(即小说)译者[2],由她翻译的《唐·吉坷德》是我国首部直接从西班牙原文翻译的中文本,该译本忠实流畅、神形兼具,不仅受到我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还得到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赞誉,杨绛也因此译作的贡献而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杨绛作品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发行《杨绛全集:全九卷》,分为小说卷、散文卷、戏剧文论卷以及译文卷四部分,囊括小说《洗澡》《洗澡之后》,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等,戏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文论《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论萨克雷〈名利场〉》等,译作《小赖子》《堂吉诃德》等以及此前从未发表的6首古体诗作。

本文以中国知网1981-2017年间关于杨绛创作与翻译作品的研究为语料,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分析工具,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全面考察,尝试总结相关研究的分布特点,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深入研究杨绛的著译提供借鑒。

二、 语料与研究设计

(一) 数据检索与统计分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杨绛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从其与丈夫钱锺书二人之间的爱情、其本人的人生哲学及百年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等角度,考证了杨绛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3],展示了为何“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4]115。近年来,有关杨绛作品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对杨绛创作、译作及其他方面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分析,产出了大量著作、期刊与博硕士论文、会议报告和报纸文摘等,为后学深入了解杨绛本人及其创作译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经调查发现,相关专著在总体研究文献中仅占少数,且大多尚未电子化。相较于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短、研究点集中等特点而言,专著发表周期较长,专注点稍显宽泛,且不便与期刊论文数据同时导入分析,而会议报告与报纸文摘等学术性程度不一,因此本研究对该类文献不予考虑,仅专注于期刊论文等文献的统计、观察。

本文所用文献均来自中国知网。检索方面,首先,设定“杨绛”为数据检索主题,对知网全部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19日),得到1 874条结果,根据年度发表情况,可得出有关杨绛研究发表量总体趋势分布图(图1)。其次,对这些文献进一步筛选,去除与检索主题无关文献。第三,将所剩文献按下载量进行排序,选取下载量为1以上(包含1)且内容有关杨绛作品的文献,最终获得对杨绛作品研究的文献为347篇。由于所选347篇论文中第一篇发表于1981年6月,最后一篇截至检索时,因此,本研究语料的时间区间为1981-2017年。最后,将347篇文献信息以Refworks格式导出另存,为CiteSpace分析做准备。

本研究所考察的文献时间跨度近30年,内容涉及对杨绛创作、译作的各方面。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一方面将所有文献按发表年份进行统计,分析其总体趋势走向,同时对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或关键点做深入讨论。另一方面,根据文献的研究主题,将筛选到的文献分成三大类:有关杨绛创作的研究、有关杨绛译作的研究以及其他,其中第一大类又分为对小说、散文以及戏剧、文论和翻译理论的研究三小类,以便从不同角度对有关杨绛作品研究的现状做出宏观和微观兼具的描述和总结。

(二)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使用CiteSpace 5.1.R0 SE(64-bit)版本为分析工具,从多元、分时、动态的视角对所收集文献进行信息挖掘。文献计量学以引文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作为数据基础,从主题词统计、共词分析、网络中心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描述学科的内部结构,或反映相关学科科技文献各个层面的信息[5]34,结合CiteSpace所生成的引文历史年环视图、聚类视图、时区视图和时间线视图等所得出的聚类节点信息表中主要数据和信息节点,进行深度挖掘考察,试图呈现出目前有关杨绛作品研究的基本情况,廓清其研究热点及方法,揭示热点、重点和新兴研究领域及其动态发展,探测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 总体趋势与特点

为了观察过去40年间有关杨绛著译研究的总体趋势,我们首先统计出347篇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而整理出年发文量总体趋势(图2)。图2显示,有关杨绛作品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来讲,早期关于杨绛作品的研究文献较少,截至2000年的前20年间发文量共计不足65篇,年均不足3篇;而在2000年到2017年的18年间发文量高达280多篇,年均近16篇,某些年份甚至出现发文量激增现象。

上述现象的出现,原因大抵如下:第一,杨绛身为一名“世纪老人”,其百余年人生经历中历练出的人生哲学在新世纪迸发出思想的光彩,于当代人而言无不是一种宝贵的智慧凝练,因而引发学者的思考研究。第二,杨绛与钱锺书之间伉俪情深,两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因此对钱锺书研究的同时固然无法避免对杨绛的探讨。第三,近年来,随着杨绛的传记出版,人们对杨绛这位“老生代”作家代表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其作品跨越80多年,是一部中国历史研究的活化石,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文学的研究[6]。第四,杨绛是位“多面手”,无论其创作还是译作都是我国现当代优秀的作品,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等多方面,自成风格特色,译作《堂吉诃德》更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瑰宝,其翻译理论对其他领域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7]。

(二) 文献发表时间

为深入观察文献在具体年份的变化趋势,我们按年发表量进行了柱状统计(图3)。

如图3所见,有关杨绛的研究自2000年起进入明显的增长期,2006年激增,2016年达到最高峰。回顾时间点及其历史语境发现,在“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中,杨绛“以她博大的坚韧和涵养,唤醒越来越多粗糙的灵魂”[8]5,因而获得“文学女士”的桂冠;2006年,杨绛译作《斐多》出版,译本以“老到流畅”的语言翻译“通俗的天书”[9]24,获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2011年,杨绛发表百岁感言:“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10]V4,355。此言一出,一度掀起对杨绛讨论、研究的热潮;2016年5月25日,杨绛因病溘然长逝,人们随后发出“中国最后的女先生”[11]离开的叹惋,社会上再次掀起“杨绛热”。此外,近年来,女性主义研究重新返回学者的视野,在这种大的学术趋势影响下,研究的着眼点逐渐转向杨绛等少数文坛女性“常青藤”,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来分析杨绛的女性主义观点,似属最佳选题。

(三) 文献主题分析

为探究这些研究与杨氏作品及其内容的深层关联,我们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类,得到各类主题的圆形分布图(从略)。

1.有關杨绛创作的研究。散文是杨绛作品的主体,这方面的研究自然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主要内容,研究所占比重也最大,达167篇,占48%,主要涉及《干校六记》《老王》《我们仨》《隐身衣》等作品。就研究视角而言,切入点较为丰富,包括女性意识、性格分析、艺术风格等。研究发现方面,邹慧萍、张继业[12]40指出,杨绛“兼具女性的柔美、安静、优雅、细腻和学者的博学、大爱、深刻、理性”,“给予现代知识女性永恒的人性美和人格美启示”。王学莉、丁邦勇[13]40通过对《干校六记》的语言使用、叙述模式以及叙述视角等的分析,指出该作品“用自然平淡、含蓄冷静的语调,超然于世的态度”叙说,“滤去了许多历史的重量,显示出人的从容气度”,“构成了杨绛达观诙谐的边缘人风格”。杨小燕[14]24通过《我们仨》的艺术风格、结构形式、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的分析,指出杨绛作品具有“平淡中见神奇、清简里寄深意、无声处见悲喜”的艺术魅力。

在杨绛创作研究中占第二大比例的是对其小说的研究,共68篇,占比20%。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长篇小说《洗澡》的分析上,研究视角大致有三个层面:一、修辞层面,如金永平和陈青[15]、徐姗姗[16]等从比喻的角度对《洗澡》的分析,指出小说通过一些比喻将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变化表现[得]多姿多彩”,“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鲜明突出”[15]225。火源[17]和邹黎[18]从反讽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言语反讽、情境(景)反讽现象,认为杨氏将反讽变成“引人深思的法门,可以有效地接触深层的生活真相”[17]33。二、与钱锺书作品的互文性层面,如张志平[19]、石静[20]等指出,两人的作品虽体现了不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但在“情感脉络和社会人生批判方面”依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9]78。三、人物形象塑造,如吴学峰[21-22]、钟丽美[23]等分别对小说中的男、女性形象、女性第三者等进行探讨,总结出其中的典型形象,如浪漫多情型、贤妻良母型、攻于心计型、沉静智慧型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地了解杨绛对社会的理解和她小说的丰富内涵”[21]67。

杨绛的戏剧、文论以及翻译理论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比例虽不高,但作品较高的艺术成就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相关研究共有38篇,占比11%。黄树红、翟大炳[24]23通过对杨绛两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的文本分析,指出“作者冷眼地以镜子的方式照出世间的丑人丑事,可充针砭,可当鞭挞,很有警戒作用”。夏慧兰[25]对两剧从环境设置、剧作内容、剧本结构、剧本语言、情节处理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以及杨绛本人对喜剧的理解,对杨绛喜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关峰[26]50从两部喜剧入手,探讨了杨绛的戏剧模式,展示了杨绛戏剧中人物的“闯入”形象,指出“杨绛以闯入者的身份构建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秩序,与她自己作品的模式不谋而合”。还有学者分析了杨绛的风俗喜剧风格和民族风格,如刘薇[27]等。另外,还有学者以杨绛戏剧为出发点对比分析与杨绛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的戏剧,探讨杨绛对我国戏剧发展的贡献,如杨婷[28]、刘云云[29]等。朱江[30]80-82以杨绛的翻译心得《失败的经验》为例,从杨绛“关于翻译的定义与标准”“翻译的过程”以及“翻译度”三个角度出发,论证了“杨绛的翻译秘诀就在平实二字”。

2.有关杨绛译作的研究。对于杨绛翻译作品的研究视角颇为丰富,如同一原文不同译文之间的对比分析、杨译翻译策略的讨论等,共有18篇,约占5%。这些研究从对杨绛译作的分析,归纳其中所体现的翻译原则,总结出其翻译艺术和成就,如“杨绛先生让更多的人听到苏格拉底的声音”[31]79。

张联[32]155评价杨绛的《斐多》译文呈现出“原作风味、译笔文体、和谐共生、水到渠成”,并称译文将“哲學上的思索、艺术中的愉悦,于畅快淋漓的对话过程和盘托出,毫无保留”。王小巧[33]85-87将杨绛和绿原二人对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的译文进行对比,发现二人的译文“好的各自不同,各有千秋”,相较而言,杨绛译文“从字面上似乎更与原诗贴近”,“在译法上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加入了杨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孙晓彤[34]61以杨译《堂·吉诃德》的第一段为例,从译文的精准度、流畅性和文化背景方面对各译本进行比较,指出杨绛“巧妙地在把很长的句子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成短句,以使人读起来不那么晦涩难懂”,但认为杨译“自己的发挥多了一点,就译文的精准度而言的确不如后来者”。高歌[35]以杨译《吉尔·布拉斯》为例,分析了译文与原文在意义、文体、形式等方面所达到的对等,肯定了杨绛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下对等翻译的处理方式。田申[36]以“信、达、雅”为标准,对杨绛等三位译者不同风格的多译本进行比较,总结出杨氏对西汉翻译的感悟和经验。

3.对杨绛作品的综合研究。对杨绛作品的综合性研究共56篇,占比16%,主要包括综述、创作和译作对比及其语言修辞、人文精神及女性特色等。黄志军[37]49将杨译《斐多》和其创作《我们仨》进行对比,展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我们仨》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杨绛对《斐多》思想的认知”。他继而声称,杨绛“对灵魂不灭、灵魂归宿及灵魂的归途进行了一次智性的探讨,并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死观”。王燕[38]51分析了杨绛作品的谋篇布局和修辞技巧,指出杨绛智性写作的艺术魅力及其“从灵动华美到含蓄幽默再到朴素蕴藉”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于慈江[39]从杨绛的“现代作家”和“当代作家”身份以及“杨绛综合研究”三个方面对前人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指出相关研究过少、有待深入。

四、杨绛创作、译作研究现状的可视化

基于上述分类概括,我们以CiteSpace生成的几种图表对相关研究的主题词、聚类、研究演变、突现性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一) 引文历史年环视图

首先,运行CiteSpace获得有关杨绛著译研究的引文历史年环(图4)。

图4显示了相关文献的重要主题词,图中以主题词为中心的连线表明与此主题词相关文献的体量,连线越粗表明文献体量越大。由引文年轮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出,现阶段杨绛散文始终是研究热点。另一方面,有关其作品的研究逐渐从以“《洗澡》”“不幸者”等主题词向“知识分子”“钱锺书”等延伸,这也说明对杨绛的研究重心偏移和拓展。

(二) 聚类视图

在CiteSpace软件中对相关文献进行主题词聚类,可获得当前对杨绛作品研究的主题词或标题共被引聚类图谱,再将全部文献分为7个聚类以表格形式统计后,可得出聚类信息总结表(表1),聚类编号与聚类大小成反比,即0#为最大聚类。

从表1可见,相关研究规模最大的聚类为“#0 弄假成真”,具体标题有“喜剧心态”“管锥篇”“创作论”等,而“#2散文”则位于第三位聚类中,这种聚类似乎与图4所反映的“散文作为杨绛作品研究的主要部分”这一观察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该聚类结果进行时间线视图和时区视图分析。

表1显示,7大聚类中,聚类0和聚类4的文献平均出版年份最早,分别为2002年和2004年,这反映了两大聚类下相关主题的研究近年逐渐减少。而聚类3和聚类7的文献平均出版年份较晚,其相关标题,如“阿方索十世”“本真状态”“善意”“愧怍”“品质”等,成为现阶段相关研究的增长点。

观察时间区视图,结合表1,按文献发表时间从早到晚的排列,可见7大聚类中的主题词,如“人情世态”“人物形象”“翻译实践”“艺术风格”等,仅反映了近几年有关杨绛作品研究的主要切入点,这并非与圆形分布图所反映的散文作为研究重点的结论相悖。另一方面,时区视图展示了宏观时间范围上研究重点的变化情况:随着年份的推进,对杨绛作品的研究逐渐从“《围城》”“杨绛散文”“钱锺书”等具体客观对象,转变到对“不幸者”“知识分子”等作品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表1和图5的结合进一步说明,学界对杨绛作品的研究范围在逐渐扩大,该发现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近年来有关杨绛译创研究逐渐增多的原因。

(三) 聚类节点信息表

在对CiteSpace图像分析后,可导出聚类节点信息表,以便从中发现一些隐藏的信息。

聚类节点信息表中的突现性(Burst),指使用频率突然出现明显变化的主题词。与一般的高频词、关键词相比,突变专业术语的动态变化特征使之能更准确地反映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40]25。从表2可见,“《洗澡》”一词的突现性探测值最为突出,达到3.96,说明该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关注度变化较为明显。为探究其深层原因,我们查看“《洗澡》”的引用历史发展发现,“《洗澡》”一词在2009、2010、2011三年中被引较为明显,但此后被引指数始终为0。

Citespace中用半衰期(HalfLife)指标来描述文献的衰老速度,半衰期越长,则文献越经典[41]102。表2中,半衰期值较高的五项主题词为“杨绛”“幽默”“杨绛先生”“钱媛”(其女儿)、“杨绛散文”,但“翻译”“翻译实践”“外国文学研究”“艺术风格”等的主题词的半衰期均为0,这说明与前五者相关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而与后者相关的尚为数不多。这一发现与前文观察不谋而合,表明对杨绛翻译、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空间。

五、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1981-2017年间,有关杨绛译创的研究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不仅研究主题从其作品的表面逐渐深入到作品的内在品质,研究范围亦由其创作延伸到译作上。这些研究对于总结杨绛作品的艺术成就,评价其在我国文坛、译坛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研究尚有扩展、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围分布不均衡,其译作与译创思想有待发掘。当下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创作,而且散文成为研究的主体,对其譯作的研究仅有7%,有关其文论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屈指可数。这表明杨绛不仅作为一名译者的地位与贡献似乎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其作为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成就亦未得到全面关照。“翻译和创作是杨绛文学成就的两翼,这两者的作品数量几乎相等”[42]101,未来不仅应扩大对其创作的全面研究,更应该加强对其译作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创作和翻译思想的研究。于慈江[43]71指出,“杨绛的小说写作观念是在其长期的翻译、研究和写作生涯中形成的,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受前人的小说经典启发并依据自己的小说写作实践感悟而逐渐形成的小说艺术观;二是以自己的人生理念为底色涵养的小说功用论。”因此,对杨绛译创的研究不仅不能偏废,而且要互相结合、彼此关照,从而更全面地体现杨绛作品的整体价值。

第二,研究视角狭窄,交叉性研究有待加强。杨绛作品是中国70多年历史的真实写照,透过其作品“仿佛看到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触及社会的本质”[43]26,因此,深入文本内涵、升华研究主题应成为未来重要的方向。比如,杨绛的散文创作“是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来写作的”[44]22,对其深入分析可揭开其背后隐藏的个人、社会及国家的历史变迁。又如,对于同类题材的创作,国内外作者产出了大量优质作品,如我国的伤痕文学、西方“迷失的一代”作品等,对它们进行时空上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杨绛与相关作品在创作动机、内容实质及传世价值等方面的异同。再如,杨绛将翻译归纳为“一仆二主”[10]V2,275的行为过程,该心得深刻反映了翻译的内在矛盾及其哲学本质。更重要的是,在当今“文学世界主义”的潮流中,杨绛作品的外译受到世界读者的喜爱,如莫宜佳德译的《我们仨》,章楚、白杰明、葛浩文英译的《干校六记》,以及香港《译丛》刊登的《称心如意》和《走到人生边上》英译本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在人生边上》英译本等。此类译作的翻译策略和手法均有值得挖掘之处,而且译者莫宜佳、葛浩文与作者的反复交流过程亦有考察的价值。

第三,启示类研究有限,杨绛作为“女先生”的价值有待挖掘。王克非[45]指出,翻译家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考察译者翻译过程以及评价其文化使者角色有重要意义。Pym[46]指出,对译者的研究应注意对译者多重身份及从事翻译的多重目的的考察,尤其是作为普通的、“活生生的”、“游走于城市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的历史考察。众所周知,杨绛集多重身份于一身,游走于多种状态边缘,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色、人生轨迹、人格魅力等对当今和未来都可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身影却湮没在历史长河中[47]。林筱芳[48]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杨绛无疑是一个边缘性的作家”,陈众议[11]154评价杨绛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后的女先生”。因此,如何透过对其作品的系统研究,去挖掘其作为“人”和“女先生”的魅力和价值是学界应当着力之处。

第四,定性和鉴赏式分析多,基于可验证方法和量化的考察有待展开。目前有关杨绛译创的研究仍以文学赏析和主观评论为主,缺乏客观、科学的考察方法和评价理论。另一方面,定性研究居多,定量分析较少,且集中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形象塑造等文本层面的分析,鲜有涉及文体风格、语篇功能等多文类、多维度的量化挖掘,所得结论缺乏说服力。未来研究可结合语料库定量方法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定性方法,全面系统考察杨绛译创作品的整体风格、互文性特征,尤其是建立其译作汉外平行语料库,深入考察其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等,为翻译教学提供量化数据,为翻译实践提供宝贵的资源和平台。

[参 考 文 献]

[1]陈亚丽. 老生代散文的文化人格构架与艺术特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86-92.

[2]石莉.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杨绛散文集《杂写与杂忆》荐读[J].语文学习, 2017(1):81.

[3]田梦. 杨绛:人生最曼妙的风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

[4]铁凝.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5]周红英, 李德俊. 语料库语言学与文献计量学的交汇和互补[J].语料库语言学,2016(3):44-45.

[6]刘珊珊. 知识分子的“自审”姿态与意识——杨绛《干校六记》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4):107-109.

[7]吴琪.杨绛的翻译观对科技翻译的启示[J]. 中国科技翻译, 2016, 29(4):41-43.

[8]佚名.“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揭晓[J].南方文坛, 2004(2):6-7.

[9]舒展.天鹅之歌——关于杨绛新译《斐多》的对话[J].雨花, 2000(11):26-28.

[10]杨绛. 杨绛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11]陈众议. 杨绛——最后的女先生[J].东吴学术, 2016(5):154-156.

[12]邹慧萍, 张继业. 论杨绛散文的女性意识[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143-146.

[13]王学莉, 丁邦勇. 《干校六记》文本细读——浅谈杨绛的边缘人风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6(5):38-40.

[14]杨小燕, 龙颖. 雪落黄河静无声——浅析《我们仨》的艺术风格[J]. 安徽文学月刊, 2007(7):24-25.

[15]金永平, 陈青. 微而不露 谑而不虐——论杨绛小说《洗澡》人物描写中的比喻艺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6):225-225.

[16]徐姗姗.《洗澡》语言的修辞艺术探微[C].福建省辞书学会年会论文提要集,2007.

[17]火源.论杨绛的反讽——以《洗澡》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 2004(5):33-36.

[18]邹黎.试论中国现代女小说家的讽刺风格[J].山东社会科学, 2005(3):102-104.

[19]张志平.《围城》与《洗澡》:人生困境的展示和超越[J].名作欣赏, 2002(4):77-78.

[20]石静. 《洗澡》:《围城》的另一种写作姿态——杨绛的人生思索与忧患[D].苏州:苏州大学, 2006.

[21]吴学峰.杨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2):67-70.

[22]吴学峰.论杨绛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87-90.

[23]钟丽美.杨绛小说中女性第三者形象刍议[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0(6):66-70.

[24]黄树红,翟大炳.杨绛世态人情喜剧与意义的重新发现——谈《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的文学史价值[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1(1):22-27.

[25]夏慧兰.杨绛喜剧作品小析[J].戏剧艺术, 1998(1):113-118.

[26]关峰.杨绛戏剧模式论[J].名作欣赏, 2013(23):50-51.

[27]刘薇.杨绛风俗喜剧的风格[J].大舞台, 2006(4):12-13.

[28]杨婷.从“水木清华”看“世态人生”——以李健吾、杨绛为例浅析中国世态喜剧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123-124.

[29]刘云云.四十年代市民话剧的一种流变——以杨绛戏剧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0]朱江.杨绛的译学见解——从《失败的经验》谈起[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5):79-82.

[31]张洪.天鹅之歌 读杨绛先生译《斐多》想到的[J].博览群书, 2001(2):80-81.

[32]张联.信得贴切 达得恰当——杨绛新作柏拉图《斐多》篇的翻译艺术[J].社会科学辑刊, 2000(4):155-156.

[33]王小巧.一诗两译各有千秋——杨绛、绿原对《Dying speech of an old philosopher》的翻译比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0(2):85-87.

[34]孙晓彤.试对比《堂吉诃德》的几个中译本[J].文学教育(中), 2013(1):64-65.

[35]高歌.杨绛译作《吉尔·布拉斯》中的对等翻译[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3.

[36]田申.比较《唐吉诃德》不同汉译本论翻译之信、达、雅[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7]黄志军.灵魂与归途的智性探索——解读《斐多》的翻译和《我们仨》的写作[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4):49-53.

[38]王燕.智者慧心——论杨绛创作的艺术魅力[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47-51.

[39]于慈江.杨绛研究述略[J]. 东岳论丛, 2011(5):118-123.

[40]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 2014(2):21-26.

[41]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42]胡真才. 《杨绛全集》编后谈[J].中国编辑, 2016(4):101-103.

[43]于慈江.取法经典阅世启智——杨绛的小说写作观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77-90.

[44]王地山.于恬淡中見深邃——试谈杨绛的散文艺术[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01(2):22-26.

[4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6]PYM A.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47]刘泽权.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构建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翻译, 2016(3):26-34.

[48]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J].文学评论, 1995(5):97-103.

【责任编辑 卢春艳】

猜你喜欢

译作文献计量学杨绛
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杨绛守诺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