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对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2018-07-23赵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

赵赟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手术对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20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实验组(n=10),给予对照组结肠部分切除术,实验组使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TC治疗中通过腹腔镜行结肠次全切手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有效保障患者健康。

【关键词】开腹手术;结肠次全切手术;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6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STC患者20分为对照组就治疗中,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1~815岁,平均年龄(5828±947)岁,病程15~297年,平均病程(1127±601)年,排便周期31~128d,平均排便周期(891±247)d,排便时长115~348min,平均排便时长(2217±304)min;实验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197~804岁,平均年龄(5921±958)岁,病程12~304年,平均病程(1201±622)年,排便周期35~137d,平均排便周期(914±238)d,排便时长122~353min,平均排便时长(2307±323)min,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结肠部分切除术,帮助患者保持截石位,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中央做18~20cm切口,依层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准确找到患者病变结肠,切除结肠需超过病变结肠6~9cm,结扎患者血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完成关腹处理。

研究组利用腹腔镜进行结肠次全切手术,指导患者保持截石位,在患者腹部取5个分点进行穿孔,搭建腹腔镜通道,将患者乙状结肠提起后,打开侧腹膜,游离至腹膜4~6cm处,并保留患者下腹腔神经丛,随后分离患者肝区及胃结肠韧带,结扎其左结肠、上结肠中共血管,注意保留患者右结肠动脉降支。随后在患者右下腹进行穿孔,并逐层进腹,将肠管提出,并将吻合器置入,关闭腹腔,并为患者建立气腹,将吻合器杆由肝门置入,并利用腹腔镜吻合,最后为患者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观察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小肠梗阻、短期腹泻)、治疗1年内复发率及手术治疗效果。疗效判定:①显效:患者每日腹痛频率≤2次,患者肠功能在5d内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情况出现。②有效:每日腹痛频率在2~5次,肠功能在5~10d内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③无效:患者在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情况,每日腹痛頻率>5次,肠功能恢复时间>10d。

14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实验组中手术时间(15054±1627)min,术中出血量(7221±1128)ml,住院时间(1018±106)d,均明显对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8807±2107)min,术中出血量(15534±2604)ml,住院时间(1658±319)d(t1=9137,p=0000,;t2=18985,p=0000;t3=12339,p=0000,p<005)。

2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复发率实验组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结语

STC属于常见的慢性功能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随着人们饮食方式及习惯的不断改变,STC逐渐呈现出低龄化发展。现代医学并没有完全掌握其致病病理,大多学者认为STC可能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缺陷、肠道刺激不足及长时间使用助泻剂药物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方式为主,随着今年来微创手术的应用,也可进一步提高STC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在对STC治疗时,并没有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在国外有一种结肠全切术,根据研究显示,该方式治疗STC临床效果相当显著且复发率极低,但结肠全切术需要切除患者盲瓣,在术后患者将出现严重腹泻,且不易治疗,该手术虽然效果显著,但手术副作用较大, 因此,应用范围极为有限。本次研究显示,通过结肠次全切术可保留患者盲瓣,部分患者在术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腹泻反应,但持续时间一般较短,通过合理治疗可快速康复,并不会进一步恶化为顽固腹泻,并且利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可对病变结肠进行切除,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较少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可有效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显著提高了患者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利用腹腔镜技术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可有效提高STC临床治疗效果,并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龚文敬, 赵希忠, 任叔阳,等. 经脐单孔SILS-Port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10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 17(1):72-75

[2]卢志坤, 吴永强, 杨进华,等. 慢传输型便秘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中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39(6):543-546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
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