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2018-07-23郝琳
郝琳
摘 要: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也就是说,如何为人处世的文化就是人文精神。近年来,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与“人文”从分野到整合,并呈现出以“科学人文精神”的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倡导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一、传统数学教学过程缺少人文精神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使得学生的精神生活在这种机械训练的教育模式中丧失殆尽;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且以“灌输”的方式阻碍学生的智慧发展,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与激情在逐步退化、停滞;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这种教学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漠视了学生真实的体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人格的陶冶,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热情和执着的追求。
二、时代发展呼唤人文关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具有两重性,它在给人类带来发展和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灾难。北大高材生伤熊事件就是有力的印证。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从人文价值的视野来看待科学和理解科学。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传播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有必要强化人文理念,呼应时代的人文回归。
数学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概念数学还是解题教学,还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正如克莱因所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数学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还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正如克莱因所說:“在最广发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三、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注意存在于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只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我们就能在教学中找到让人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文精神。从而为数学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找到了有效的素材。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学中数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就能在教学中积极、灵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
(一)数学史料中的人文精神的价值观教育
丰富的数学史料,可以让学生体会教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具有焕发徐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价值。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学科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六世纪左右,我国在数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特别结合数学课程,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我国数学家的动人故事,可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和利,数学是一条捷径。”陈省身教授为了致力于数学研究,曾坚决辞去美国数学会主席职务。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抒怀》中写到,“学术权威似浮云,百万富翁若蔽履,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已”。并于1950年抛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投身于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这些著名数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事业上志坚如磐、锲而不舍,在治学上勤奋刻苦、严肃认真,在品格上刚正不阿,诲人不倦等,无不感人肺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无与伦比的激励作用,这样的目的应该始终在数学的教与学中牢牢记住。
(二)数学教学的踏实细微,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质
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处处留心小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小善不为,何成大善,细微之处,恰恰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菲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但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二小时后,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一声爆炸,飞船坠毁,民族英雄殉难,造成联盟一号坠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忽略。学习数学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一个小数点的位置,倘若失之毫厘,必将谬以千里。这既生动的说明了自然规律如何,客观公正而又铁一般地起着作用,又说明了数学活动使何等需要严密谨慎,踏实细微、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因此,长期的数学训练,对人的踏实细微的优秀品格的形成大有助益。
(三)数学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在教学中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倡导科学人文精神,就能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净化学生的灵魂。现实生活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如淡水不足,交通拥挤、自然灾害、商业薪金等等,以此类问题为数学背景构建数学模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引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如针对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可以编排一些具体的题目。例如某农场原有林地a公顷,为保护环境,进行绿化造林,预计第一年林地面积增加200%,以后每一年增长率为前一年增长率的一半,同时,每年砍伐木材损失林地占当年林地面积的10%,试问该林场的林地面积是否逐年增加?若是请给出证明;若否,从哪年起林地面积开始下降?
此类应用题在高考中也时长见到,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到无休止的砍伐将带来巨大的灾难,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国情内容的介入使学生们知道只有尊重事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追求新的科技,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数学教学中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数学教学贵在有情。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把握教材包涵的感情底蕴,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特点,由情入手,沿着解决问题过程中感情发展的线路,把学生带入解题的意境,唤起他们积极的内心体验,在感情的锨动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课堂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交往在本质上就是在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人格的塑造、精神的交往、心灵的沟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舒畅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数学教学活起来,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思维的碰撞与互相启迪,从而创设探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
如何发挥数学的这种独特的教育价值,并应用它来熏陶我们的人格,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中的人文性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出。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县英阿瓦提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