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2018-07-23柳艳伟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传言姚明小棒

柳艳伟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3、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若干组长短不等的小棒、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的篮球明星都有谁?

生1:我喜欢王治郅。

生2:我喜欢易建联。

生3:我喜欢姚明。

师:(课件出示姚明图片。)网上有人说小巨人姚明在篮球场上迈一大步是3米,你认为这是真的吗?可能不可能?

生1:我认为是真的,因为姚明身高2米多。

生2:我认为是假的,他虽然身高2米多,可是他的腿不可能那么长。

师:既然大家有疑问,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一课,用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来验证一下是真是假,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师:我们一起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二、學习理解两点间的距离

师:小明今天需要早一点到学校,他走哪条路才能最快到达学校?

(课件出示:小明上学路线图。)

师:小明上学有几条路线?哪条最近?为什么?

生1:我认为他应该走中间的这条路,因为如果走经过邮局的路是折线,比中间的路要远。

生2:我也认为走中间的路,因为如果走经过商店的路,是曲线,也比中间的直线远。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

生:同意走中间的路。

师:你们真聪明,的确是走中间的路最近。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小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也可以说:在两点间所有连线中,两点间的距离最短。

师:黑猫警长也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帮帮它。

(课件出示:两只老鼠实施抢劫后,往山上逃窜。往山上有三条路,黑猫警长怎样才能尽快抓到老鼠呢?)

生:走中间的线段最快。因为中间的线段是山下到山上的距离,两点间距离最短。

师:黑猫警长按照你们的路线,果然成功地抓到了两只老鼠,它非常高兴,而且十分感谢你们,表扬你们聪明、机智呢!

三、实验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师:同学们,老师拿的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它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三个顶点,三条边。

师:这三条边是怎么围成三角形的?

生:首尾顺次连接。

师:是不是有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呢?就让我们来动手做个实验吧。

1.小组合作探究。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4根小棒。(出示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7厘米、5厘米、2厘米。请你们任意取其中3根首尾连接围成三角形。

(学生操作:用小棒摆三角形,填写报告单。)

2.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小组长汇报本组实验情况。

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学生操作略。)

师:由此我们就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任意”呢?

生1:3条线段中的两条相加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边。

生2:比方说2厘米、5厘米、7厘米这3条线段,2+7大于5,5+7 大于2,但是,2+5等于7,还是不能组成三角形。

师:说得非常好,3条线段,有3种组合,一定要每种组合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边,这3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么,如果已知两条边的长度,怎样确定第三条边的长度呢?我们来看小明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小明要取三根小棒。他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1: 我们组认为第三个小棒可以是4厘米,4+4大于7。

生2: 我们组认为可以是5厘米,5+4大于7。

生3:我们组认为可以是6厘米,4+6大于7。

生4:我们组认为还可以是:7厘米、8厘米、9 厘米、10厘米。

师:那么为什么3厘米、11厘米不可以呢?

生:3+4=7,不行,4+7=11也不行。

师: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怎样确定第三边的长度范围?

师小结: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 任意两边之差。

四、应用与拓展

1. 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呢?(取整分米数。)

2. 以长为3cm、5cm、7cm、10cm、12cm的5条线段中的3条线段为边,可构成几个三角形?

3. 验证姚明的传言。

师:下面我们回到有关姚明的传言真假问题。请看大屏幕。姚明身高2.26米,腿长大约是1.46米,你们猜他迈开一大步两脚间的距离能不能达到3米?我们算一算。

生:1.46+1.46=2.92米,2.92米<3米,不能。

师:由此,我们利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验证了这个传言是假的。数学知识真的是太伟大了!

五、结束语

师:这节课,我們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一起探究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且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希望大家遇到问题不要盲目偏听偏信,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大胆实验求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你们说,对不对?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数学思考”里指出:帮学生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问题解决”里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里也指出: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依据以上目标,本课我采用:1.质疑——网上有人说小巨人姚明在篮球场上迈一大步是3米,你认为这是真的吗?可能不可能?2.合作操作——每个小组准备了4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7厘米、5厘米、2厘米。请学生任意取其中3根首尾连接围成三角形并填写报告单。3.汇报交流,得出结论——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 任意两边之差。4.拓展应用——验证关于姚明的传言。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前者为后者做铺垫,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质疑后,在新课环节,先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学习第一个内容。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师生交流。课后,感觉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应该设计为让学生用量的办法得出结论。在学习第二个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摆、算、填写表格、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接着,我又延伸到两边之差和第三边的关系。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完整的几何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进行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归到验证关于姚明的传言,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轻松地证实了传言是假的。这里我应该再拓展到把世界最高的人的两条腿的长度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再算一算,看看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这样既打开了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总结环节,我适当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综观本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完善情感态度的目的,但是还存在缺憾,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中心小学)

编辑∕徐蕊

猜你喜欢

传言姚明小棒
让传言变福音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姚明的两笔账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着火谜案
共需多少根小棒?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