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精准化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2018-07-23刘健何德波刘晖晖
刘健 何德波 刘晖晖
摘 要:新时代的继续教育要将更高质量更大效益作为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聚焦精准化,从供给侧入手实施结构性改革。四川省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作为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通过15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着力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和过程管理三个方面抓好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精准化水平。
关键词:供给侧; 继续教育; 精准化;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部署的第一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在精准、难在精准、成效取决于精准。精准化发展理念同样适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领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要提升教育培训精准化水平,必须从供给侧着手,抓好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和过程管理三个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一、提升课程设置精准化水平,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针对性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根本手段,做好课程设置关系到教育发展战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解决好针对性问题。实现课程设置的精准化,需要兼顾国家需求、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来设计课程结构体系,增大供需双方之间最大公约数,画好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大同心圆。
(一)围绕国家需求,设置具有时代性的必修课程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的交汇期,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继续教育作为国家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理应肩负起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
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强化优秀文化的培训教育,可以提升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自信。因此,2017年,我们设置了《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其中包括《国学》等20多种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相关子课程。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离开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基石和文化滋养,2018年,我们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趋势,开设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试图在贯通历史、当下与未来的长时段历史尺度上对“四个自信”进行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
(二)围绕单位需求,设置具有实用性的定制课程
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赖于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模式构建,传统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不足、职业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中被进一步放大,不能满足工作岗位对“精准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育人模式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不变”。为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紧扣市场化的需求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探讨建立前沿知识与实用能力并重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制定符合单位生产建设岗位需要的素质发展规划,强化技能培训与专业实践所占课时的比重,构建以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的课程结构体系,切实增强供给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绵阳市今年来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中设置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课程,以顺应国家战略在各行业的普及,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围绕个人需求,设置具有个性化的选修课程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在迎接新生活、新挑战中有了新追求、新目标、新使命。只有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设置个性化的选修课程,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应当创新教育理念,把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与知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在兼顾专业知识理论培训的同时,把提高职业认同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体需求,实现继续教育从“技能型”向“全能型”育人理念的转变。
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既要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又要通过培训提高其幸福指数。目前,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强度大、竞争激烈,可谓身心俱疲,面对重复、繁杂的工作,没有任何挑战和新鲜感。参加每年的继续教育,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单位培训任务,并没有把培训作为学习充电的途径。因此除了要加强他们的职业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幸福指数,以此增强全体参训学员的角色认知和参与意识。我们相继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开设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等课程,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弘扬时代主旋律,进一步传播正能量。
针对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重点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充分发挥“名师带徒”传帮带作用,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有效传播正能量;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与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建立“技能培训+技能大赛+资格认定+晋级(增薪)”“四位一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指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人员技能、安全等培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让更多基层工作者成为系统教育下的专业从业者,让巧匠、巨匠源源不断、后继有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专业技术人员“敬业、勤业、精业”。
二、提升师资配置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效性
随着继续教育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开放型”合作办学成为破解当下成人教育困境的重要选择和发展方向。要将开放化的视野贯穿于继续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建设,其中包括教师资源的开放、教学投入的开放、课程资源的开放、学习过程的开放等。通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优势,构建协调合作机制,实现培训多维度合作,促进继续教育事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一)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形成覆盖面广的教育培训平台
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平台,构建开放式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以满足各类课程需要;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绩效管理模式,提升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水平,制定提供优质的远程学习政策及计划,包括互联网在线课程的供给;提供不同的课程链接选择,并形成评分机制,对学员喜欢、反应好的课程优先推荐。定期更新网络资源,满足学员新的学习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系;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把线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扩大培训范围,实现学习更加主动便捷与个性化。
(二)联合高校前沿资源,打造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平台
利用高校信息面广,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由国家行政部门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发展和高等教育间的跨部门政策。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专业理论要求高、难度大的课程传授给普通学历的受训者。充分利用高校公开课或者聘请在校优秀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参训学员开展丰富多元、内容充实的主题培训,比如适合不同群体的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通过和教师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努力构建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多元化供给主体格局,拓展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布局,有效保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合企业优势资源,构建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平台
通过拓展搭建专业实训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充分整合现有优质资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培训特色、功能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在本地有“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有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学员通过在这些优势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同时在特色专业领域进行不定期充电,使专业与行业直接对接,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专业化势必得到极大的升华。
三、提升过程管理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效益
对过程管理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获得最大化的增值。从授课、考核和评估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充分掌握学员的学习进度、了解学员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一)互动式授课,确保学习效果落地生根
互动式授课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使学员成为教学的参与者。该模式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归纳问题、主题探讨等方法。在网络培训中,让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提问等环节,把授课内容问题化,促使每个学员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种方式可以缓解学员连续听课的疲劳,最大可能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即使使用相同的内容,面对相同的学员,使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学员对信息的吸收结果大为不同: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互动式授课,而不是“以培训者为中心”和“以资料为中心”,要协调和控制整个培训过程,运用听(说)看(示范、画图、书写)、讨论、操作练习等手段。表1统计了“以学员为中心”的互动式授课调查结果。
(二)分阶段考核,确保学习效果精准掌握。
在互动式授课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考核,有助于督查检查,通过构建全面的考核体系评价学员在关键节点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考核时间上可以将全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分为月考、季度考核或半年考核,而不是像以往只在年终进行一次考核,学员扎堆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学习培训,培训单位也无法精准掌握培训情况和效果。在考核方式上除了对网络视频学习进行最终的试卷考试,还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采用实时弹出问题,让学员进行回答等手段进行考核。在分阶段考核中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员在考核中的主体作用,使得考核的过程成为促进学员学习思考、加强考核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表2是某高校采用分阶段考核后对学员的调查情况(共86份不记名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5%)。
(三)多元化評估,确保学习效果真实可信
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要加强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多元化评估是指基于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采用不同模式的评估(如笔试、专题研究、学习档案等)及多方参与(如学生、同事、教师等),使得不同程度的学习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潜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和学习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构建政府、办学机构、社会多元评估相结合的质量评估体系(图1所示)。因此,根据培养对象、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员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专业技能评估框架和工具,设置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指标,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18.
[2]赵艺凡.继续教育“精准供给”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J].成人教育,2017.
[3]邵昊燕,刘海峰.关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7.
[4]教育2030行动框架[EB/OL].百度文库,2015-11-16.
[5]王华伟,王森.供给侧改革视域中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再思考[J].成人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