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与反思: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2018-07-23周德锋

继续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践与反思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周德锋

摘 要:坚持实践与反思,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强化实践、注重反思”,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师资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实行教学方式改革、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实践与反思;学前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面临着历史性挑战。“办好学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提出的愿景。

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尤其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要求各高校要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做好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实践与反思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一、现状分析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了“为幼儿园培养一大批关爱幼儿、擅长保教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教师”的目标任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发展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关键,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展现学前教育的专业性、神圣性、崇高性,并引领社会、家长的育儿理念。

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百姓热切期盼,许多专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不断研究讨论:在中国知网、万方资源数据库文献检索中,到目前为止,相当多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内容也多偏重理论、就事论事,实践性、创新性、实用性不强。而专门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的却很少……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高校的继续教育是依托大校(院)办学,由于全日制本专科与继续教育招生对象不同,要体现出成人教育的特色,就有必要专门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教学、管理实践,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构建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师德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形成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特色發展之路。

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陕西高校特色专业。学校坚持“职前教育”与“在职需要”及“职后培训”一致性要求,不断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渭南是陕西省农业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在陕西省分类定级幼儿园数量中渭南市仅次于西安市,幼儿教师数量偏少、学历偏低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成人学前教育(函授)专业是学校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专业,学生人数不断扩大。目前,渭南师范学院高等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共有学员805人(占全部学员的32%。)。其学历层次分布为:高起专382人,占48%;高起本86人,占11%;专升本337人,占42%。该专业在读学员多集中在20—28岁,其中20—24岁322人,占40%;25—28岁483人,占60%。现在运行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是参照全日制学前教育本专科内容较多,几乎是其“翻版”;另一方面虽经修订但仍不完善。在反思当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修订。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要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顺应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走向,促进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化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二、研究策略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拿什么培养人;三是怎样培养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尺。它以幼儿教师职业专业化为向导,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规定了幼儿园教师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照《专业标准》,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问题:师德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不强;课程设置 “偏离目标” (课程结构失衡; 课程内容脱离职场,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形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自主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不足;教学评价重“知识获得”轻“能力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学前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吸收优秀案例,形成“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整合行业和专业需求的基于实践的专业化教师。

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的领域,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幼教实践是需要革新的实践。每一个让孩子玩的游戏,教师都要亲自玩一遍;每一个教孩子做的手工,教师都要亲手做一遍。“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体现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又要提高继续教育学前教育的专业品位。

三、改革思路

(一)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将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课程分为师德教育、专业理念与理论、专业实践、专业反思四个模块进行课程改革,四个基本模块的课程比例分别为15%、25%、30%、30%。其中师德教育模块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制教育案例、家园合作与有效沟通案例、幼儿园名师成长的历程、幼儿园名师成长中的典型案例与启示等相关专题;专业理念与理论模块主要包括现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进展、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等相关成果;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艺术技能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内容,其中艺术技能模块课程占30%,教育教学实践模块课程占70%;专业反思模块主要包括幼儿保育反思、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反思、一日活动指导活动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反思、幼儿园管理反思等模块内容。

(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师资体系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所设置的四大模块课程培养体系,选择校内专职教师、幼儿园一线优秀幼儿园园长以及幼儿园优秀教师等为担任一定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师资,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从教学实践、管理实践、社会服务实践中寻找经验,使实践“接地气”,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

(三)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

在西安市、渭南市城乡选择16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成为“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继续教育实践基地,保证学员在现有工作单位进行实践的同时,能够在较为优秀的幼儿园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实行“课堂在线教学+实验室实训观摩+实地实践”的教学方式改革

对应“强化实践、注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基本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网络实验观摩室,选择实践基地,改善教学方式,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开发微视频辅助教学。

(五)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采取“理论考核、教学活动参与、技能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成人在职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以高校为主的基础上,引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尝试建设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考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四、结语

高校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强化实践、注重反思”,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师资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实行教学方式改革、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实践与研究,更好地指导经济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10.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教育部官網,2010.

[3]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

[4]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EB/OL].教育部官网,2016.

[5]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Z],2018.

[6]叶圣军.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

猜你喜欢

实践与反思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实施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实践与反思
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反思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