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寓教于乐

2018-07-20陈海旋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陈海旋

【摘要】 由于课程标准的持续性改革,大部分教师都对自身课堂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小学体育课堂当中,怎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充分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就成为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由于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老师必须考虑到自身教学方式当中的趣味性,并将其融入体育课堂的教学与授课过程中,做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56-01

0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之下,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深入贯彻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仍然运用落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导致学生天性的发扬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和阻碍,也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为了充分解决这一问题,改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老师就必须积极主动的对自身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进行改进,对自身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出最能够体现和展现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和手段。而寓教于乐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合理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具有极强快乐趣味性学习的同时,更加有效的了解和掌握体育课程的魅力和作用所在。

一、充分渗透和贯彻快乐课堂观念,让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兴趣得到激发

在当今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新课程教学观念,并且深入贯彻快乐课堂的教育理念,将其充分落实和渗透到自身教学过程的各方各面。这样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满足感,也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该课程的魅力所在,从而逐步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与了解欲望。学生只有真正对体育课程拥有学习探索兴趣,才能够使其积极自觉的参与和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例如在进行首次体育课堂授课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具有趣味性的队伍安排。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时,往往是在教室座位上进行知识的接收,而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时,学生们能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这极大的满足和迎合了学生内心的喜好。正是由于教学形式的特殊化,以及学生心理得到满足等原因,体育课堂在进行队列的安排和管理时,往往会出现对于排列不整齐,学生不听话等情况,这给老师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时如果老师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责骂,那么很可能会使学生出现抵触的情绪和逆反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后续的体育课程学习。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就可以给每一列队伍编上名字,比如“狗狗队、猫猫队、鸭鸭队、熊熊队”等等,然后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号码,比如“猫猫队一号、二号”等等。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方式,不但能够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助于老师进行体育课堂的管理,更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体现了寓教于乐这一教学观念。

二、更新改进授课手段,融入趣味因素

由于学生之间各方面喜好与素质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性和差异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欲望。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部分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和投入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有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和逃避的情绪。在这种学习状况之下,很可能出现学生学习效果层次不齐、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如果老师不对这一现象进行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那么很可能会产生无法预计的后果。针对这一状况,老师就需要对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比较灵活的运用和利用,并充分融合授课内容,让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凸显。

例如在“持轻物掷远”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关于投掷的小游戏,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体育游戏的玩耍当中。在进行投掷游戏时,老师还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其设计和安排不同的投掷任务和投掷距离,以此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恰当适当的培养。这种充满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就能够非常有效的使小学体育课堂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化效果。

三、适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肯定,让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与激发

如何判定一堂体育课是否科学有效呢?首要基础就是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更加主动且快乐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而学习的快乐则需要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和接受这一门课程,也需要学生拥有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自信心。为了充分树立学生进行小学体育课程学习的自信心,老师就需要对自身日常教学方式和与学生的相處交往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当中,如果有学生在进行体育动作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失误的情况时,老师是会采用对其进行严厉批评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导,还是会采用对其进行鼓励和激励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如果老师能够采用第二种方式,那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行提升。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口头鼓励、言语表扬以外,还可以对其进行肢体动作上的亲近,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体会和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学生只有真正接收和感知到老师的欣赏与关爱,才会对自身进行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使自身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有效的保证,老师就必须做到寓教于乐。另外,老师还需要对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授课的模式手段进行持续的更新。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趣味化引进的同时,还需要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行传授,让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阮安生.发挥小学体育的特色优势,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浅析小学体育学科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18).

[2]周伟华.寓教于乐,开展阳光体育——谈小学体育学科的趣味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7).

[3]徐张恒.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