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国学经典为高中学生的写作增加亮点

2018-07-20周利辉

关键词:高中作文国学经典高中语文

周利辉

【摘要】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语言通顺、构思灵巧、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思想、行文思维严谨等,而一篇有亮点的文章则是语言巧妙、眼光独到、表达高尚的思想情操,或仅仅是新颖独特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其涉及语言运用与语言表达方式的范畴。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语言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歌颂的人文情操,体现作者独特的视觉,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创作形态,灵活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可以有效为学生的写作增加亮点。

【关键词】 国学经典 高中语文 高中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14-01

0

当今学生普遍觉得语文写作是比较难的,要么缺乏写作的灵感与素材,要么语言太过平淡,没有出彩的地方,再者就是情感表达太过空洞,有矫揉造作之态,使得行文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文章完成后自己都觉得很不满意,更别谈以文章感染他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经由国学经典使学生作文生动新颖、独到、具体体现在:一是可以使语言生动、简洁、凝练,而富含文化艺术气息。试想,一大段的文字,如果能以一句谚语或者诗句加以概括或者加以点缀,不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吗?二可以使文章思想富含哲理。语言表达要符逻辑性,能够动人以理,达到思维思想的共鸣,而国学经典是由许许多多的富有思想的人在时代的沉淀中创作而出,往往能够一语中的,揭示真理;三是增强文章的情感渲染力。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行文思想,表达自我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影响着他人,真正以“情”动人,一篇好文章的实际意义也终将体现于此;再者,丰富文章的内容。国学经典经过岁月的沉淀,经过时代的积累,能够流传至今,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也包含百态,运用到作文中,可以有效丰富写作内容。

一、国学经典增加作文亮点,从积累开始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就是因为缺少积累,对于国学经典也是如此,要使国学经典为自己的行文增添光彩,必须进行积累,只有足够的积累,方有足够的素材适用到具体的写作场景中,才能在写作的时候想用就用,跟着思维呼之欲出,为行文的语言增添异彩。积累的途径很多,但不能够仅仅是简单的记忆,而需要十分通透的积累,如教材的古诗词,课后优秀名家的作品,课外阅读,平时的测验练习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以朗读感受其语言表达的灵巧,以解析感悟其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以仿写、练习加深体会运用的场景。积累可以采用分类积累的方法,如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同一类场景的作品,如山水田园、疆域战场、庆会宴席等,以分析其共同的特征、规律、思想变化,从而使积累成为一个理解、记忆、运用的一个整体而系统的过程。

如对于以下的国学经典李清照宋词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变化的脉络,其作品的感情基调由前期的轻松愉快到后期的烦闷伤感,语言基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运用到写作时可以准确、贴切。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前期作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醉花阴》后期作品

二、国学经典增加作文亮点,从运用中实现

学以致用,强调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得到运用才体现其意义与价值,能正确运用、灵活运用,则充分体现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运用中就是对知识的分析与整理的过程,在具体的运用中产生感悟,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同时也训练对知识运用的思维与技能。要使国学经典能为学生的作文增加亮点,要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一是多以优秀的范文给学生参考,让学生对其行文构思、运用场景具有具体的认知,增加对国学的熟悉度;二是在平常的小练笔中可以适当启发学生往国学的内容倾斜,以丰富自己的行文的内容,或开展专题的对国学的赏析与分享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三是在作文讲评时,以插入国学知识进行帮助学生进行对文章进行修改,以形成思维习惯,为自己的行文出彩。

如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写作主题,是关于写景的主题,笔者启发学生景因情而更加感人,一样普通的景在人的情感寄托下仿佛血肉丰满、活灵活现,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优秀的国学典范,寄情于景,能借用到文章中,使文章增添光彩。

二、国学经典增加作文亮点,从思想情感表达中升华

笔者认为,作文的更高的层次,是能体现作者良好的思想感情,良好的真善美的情操,具有更好的情感渲染力与审美力,影响他人的审美,对人的行为作出导向。一篇思想情怀高尚、情感丰富的文章确实具有这样的力量,能够唤起人内心深处的灵魂。而国学经典集古人智慧、良好的情感情操,有效借用,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情操,增强文章的思想情感渲染力与感召力,不仅使行文语言精彩,也能高尚的思想情感。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简单一幅对联,表达了自我的勉励与督促作用,表达自己的志向与行为规范,比单纯的叙述要来得更有冲劲;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节操,国学典范的叠词增强了语言情感表现力;如“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表达对是一位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的操守。将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运用到行文中表达文中的中心思想,使自己的情感浓厚,并联系生活,不仅仅是着眼于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包含对他人的关怀与赞扬,表达良好的审美。

综上,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行文的内容、语言表达、中心思想增加亮点,使文章出众。

[ 参 考 文 献 ]

[1]奚娟.浅析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2):23-23.

[2]王佳蕾.如何提高高中語文作文能力[J]考试周刊,2016(88):37-37.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国学经典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