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身心状况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2018-07-16高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偏瘫出院

高云

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护理,主要以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住院期间相关护理为主,而针对此类患者功能恢复的主要时机为出院后,故有效的综合护理,尤其是出院后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1]。但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对于目前我国临床工作而言,难度较高,且显著加大临床护理工作量,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配备矛盾[2]。本院近年总结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积极有效的鼓励患者参与到出院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效为患者创造有利的康复环境,并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3]。不仅确保了患者出院后有效的心理康复,同时加强了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各方面功能的恢复,且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4],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0例,入组者经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疾病与治疗史等确诊。入组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在50岁以上,预计生存时间在1年以上,排除合并出血相关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发病前合并心理疾病者、发病后合并脊柱四肢骨关节骨折或脱位者、发病前合并严重心肺与肝肾功能障碍或不全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8.6±1.3)岁,偏瘫时间1~15天,平均为(8.1±1.1)天,合并语言功能障碍者2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0~80岁,平均(68.5±1.3)岁,偏瘫时间1~15天,平均为(8.0±1.1)天,合并语言功能障碍者25例,两组性别、年龄、偏瘫时间及合并语言功能障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当患者入院后及治疗后出院时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定患者一般情况、文化程度、配合能力、生命体征以及疾病严重情况等,取得患者及其家属配合,随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针对其发病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有效性,取得患者对后期康复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尤其针对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应切实改变,避免烟酒、少辛辣油腻、坚持体育锻炼、作息时间调整规律等。同时争取机会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依据患者发病后的个体化病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康复计划与措施。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并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定时实施电话或上门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实施自我康复训练及生活习惯改变情况,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相关疑问,同时鼓励患者对康复过程与日常生活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讲座;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告之、住院期间实施一般护理、药物治疗,出院后行出院带药与健康教育。

1.3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后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情况,统计其欧洲脑卒中评分(ESS)与整体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变化,了解其发生焦虑与抑郁的比例。其中ESS总分0~100分,Barthel指数总分0~100分,以上两者其分值与患神经功能均呈正比;抑郁评定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分值高于21分纳入抑郁范围,焦虑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分值大于27分纳入焦虑范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吸烟、饮酒,油腻辛辣饮食及生活作息不规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情况n(%)

2.2 干预前后ESS及Barthel指数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ESS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S、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S、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比较(±s)

?

2.3 两组出现焦虑与抑郁情况分析

观察组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现焦虑与抑郁情况分析

3 讨论

针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如何有效的降低临床护理工作量,激发护理工作效率,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尤其对于发病后存肢体功能障碍、语言能力障碍等患者,其心理、生理均出现急速改变,导致其对生活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心理。故在护理过程中做到“一切从疾病出发”“一切患者为中心”,加强综合护理,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观察组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有效的调节了患者生活习惯,其干预后观察组吸烟饮酒,油腻辛辣饮食及生活作息不规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生活习惯护理方面,观察组通过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干预,嘱咐其餐桌、卧室康复健康的意义,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护理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意识[6],整体上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进而促进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7]。另外对于干预前ESS及Barthel指数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ESS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实施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的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实地上门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形式,更好的为患者介绍术后康复的目的与方法,结合患者个体化病情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在满足患者本病相关医学知识同时[8],加强对康复治疗的信心[9],将治疗角色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10],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11-12]。最后针对心理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情况,减少不良心理状况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康复效果,减少不良心理状况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偏瘫出院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