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的力量:腾讯“今日话题”研究

2018-07-14印心悦

新闻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

印心悦

【摘 要】基于当前网络新闻评论快速兴起,本文以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提供的理论框架为参考,对腾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展开文本分析。通过考察腾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话语呈现,探究现象级网络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话题”的话语特征,以此为目前我国医疗新闻报道和评论探寻可行路径。

【关键词】今日话题;网络新闻评论;话语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成果;批准号:SK2015A020;课题名称:安徽农民的新媒介接触与乡村社会治理。

互联网发展20余载,网络新闻媒体已经从最开始的以量取胜的信息集散地向以质取胜的信息和观点的博弈场转变。医疗作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每每现身网络就易引发极高的关注和讨论度。此时,作为互联网时代各家媒体发表态度和观点的重镇,网络新闻评论对医疗类事件的发展和网络舆情的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Alexa排名数据,腾讯网是我国浏览量排名第一的综合门户网站。“今日话题”作为腾讯网主推的网络新闻评论栏目,开办近13年来反响甚佳,被置于腾讯网首页中部“网眼”位置,并在腾讯网各层级加以推荐,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故笔者将腾讯网“今日话题”网络新闻评论栏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梵·迪克的话语理论为框架,用话语分析法对所选择的样本作文本分析,以此为网络新闻评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视域。

腾讯“今日话题”于2005年12月创办,栏目发展近13年,从2007年4月起,以每天一期的速度更新,发表评论文章4000余期。2009年7月确定的栏目理念:用常识解读新闻,一直沿用至今。笔者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腾讯网“今日话题”评论栏目中的医疗类新闻评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共110篇。

一、“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四级话语图式”

“用以规则为基础的图式来界定话语的总体形式”, 梵·迪克认为每一种话语都有其基本图式。在新闻话语图式论证中,梵·迪克总结出新闻图式的范畴,即标题和导语、情节、后果、口头反应和评论,在“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中笔者发现新闻评论亦有此种图式。

标题和导语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话语图式的第一级,通常是概括提出评论论点和话题背景。经统计,110篇样本的标题字数全部落在7到19字区间内,集中于10到14字之间,占总样本量的74%;标题句式为陈述句和疑问句,标题功能均为提示内容或表明观点、态度。“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话语图式第一级第二部分的导语也有其话语规则,通过文本统计发现,110篇评论导语都先介绍评论由头,进而在标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评论内容,符合一般的新闻评论话语规则。

如果说“标题+导语”的一级话语是针对事件由头和作者观点的话,那么在话语图式的第二级,则是在针对读者从评论中可以获取到哪些信息,即“关于本专题,您可以知道的”。这是腾讯“今日话题”极具特色的部分,通常用几个小标题简洁地提炼文章最重要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标题和导语后,迅速把握评论框架,了解评论内容。另外,这一部分也与读者形成了最为直接的对话效果。

评论主体,即第三级话语图式,与梵·迪克所说的“情节”相对应。“今日话题”的做法是用小标题将文章内容分隔为具有逻辑关系的几个部分,加上最后部分的结语,使得评论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阅读,避免了一些评论文章因大块文字堆积而造成的视觉疲劳。

“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话语图式的第四级由“新闻立场”和“网友评论”组成,是进一步增强此栏目互动性的部分。“新闻立场”是读者对新闻评论所持立场的选择,“网友评论”是读者的自由发言,通常会吸引几千以上的网友参与讨论。

“今日话题”通过“标题+导语”、“您可以知道的”、“情节+结语”、“互动评论”四个部分形成了“四级话语图式”,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所具有的话语特征。另外,这样的栏目设置,也符合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结构,实现了对评论内容的有效整合,避免了因网络信息“碎片化”而导致受众信息获取方面的低效。

二、宏观文本分析:“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主题结构

梵·迪克指出:“相较于其他话语类型,新闻话语的主题组织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对新闻文本结构的系统分析研究需从明确主题等概念入手。” 因此,在对“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宏观话语图式进行展示后,还需分析“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主题结构。

笔者对110篇样本进行分类统计,主题为“医药安全”“医疗制度”“医患关系”“医疗腐败”的选题内容分别占比51%、35%、9%、5%。可见“今日话题”的医疗类评论选题倾向于医疗制度和医药安全,一方面从宏观上为读者描述我国现行医療环境和医疗制度,另一方面从微观上为读者解读一些少有人知或存在普遍理解偏差的医药安全现象,而对于医患关系和医疗腐败问题讨论得较少,基本上是一个重大相关事件一篇评论,鲜有非事件性的评论。

在主题选择的事件与非事件性中,数据显示,在选取的110篇医疗类评论样本中,事件类话题共66篇,占比60%,非事件类话题共44篇,占比40%。这反映了“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主题选择的一些特征,即紧跟热点事件发表评论,同时也十分关注社会中长期的现象或积弊已深的问题。

在评论主题的态度指向中,以四个指向为分类标准进行统计,结果占比分别为:揭批36%、阐释47%、建议17%、颂扬0%。阐释类评论的主要目的是阐明事理,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为读者答疑解惑、阐释常识,这也与“今日话题”用常识解读新闻的栏目定位相契合。揭批类评论是腾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又一代表性的态度指向。由于当下医疗问题存在诸多盲点、痛点,“今日话题”深入探寻其背景、原因并揭示后果,发挥了评论的舆论监督和批评功能。

三、微观文本分析:“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结构及修辞

从高频词、句法使用、修辞选择、论证和论据这几个方面展开微观文本分析,可以考察“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主题是如何实现的。

对“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中的110篇样本进行全文词频分析,统计发现,“今日话题”的高频词中多为名词,动词仅有4个:“认为”“发现”“根据”“使用”,这些词基本用于表达观点和引出论据。高频名词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首先是医疗类评论中的主体,即:医院、国家、医生、患者、机构、媒体、企业等,这些不同“医疗行为主体”的高频出现,体现了“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视角的多元;另外,在这些高频词中,医院和国家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主体如患者、机构、媒体、企业等频次相当,可以看出医院和国家仍然是医疗问题中最关键的两个行为施动者。另外,“美国”一词出现317次,位居高频词第9位,可以看出美国的医疗情况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话题的重要参照对象。其次是医疗类评论中的对象,即:医疗、药品、卫生、健康、癌症、疫苗、病毒等,这些词汇的出现与“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的目的,即“向普通读者阐释具有相对专业性的医疗词汇和医疗问题”相契合。

梵·迪克认为,新闻话语的句子构造相当复杂,并且成为报纸新闻的一个普遍特征。作为网络新闻評论栏目的“今日话题”,由于其特有的话语形式和所处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多使用偏向于口语的简单短句,而非在一句话中充塞大量信息。这样降低了医疗类评论的晦涩感,提高了评论的可读性,兼顾网络中的各方受众。在句式的选择上,“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多使用陈述句和疑问句,并且这二者常常搭配使用,一问一答,实现“解读”效果。

“今日话题”在论证方式的选择上通常是组合式的,常见的论证方式有:举例、因果、归纳、比较等。作为说理性文章的新闻评论,要用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论点。“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在这一点上做得较为出色,每一篇评论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事实性论据,增强了评论的的深度,避免了空谈。

新闻评论具有两个传播目标:其一表达观点,其二影响读者,新闻评论中的修辞使用正是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在“今日话题”的110篇医疗类评论样本中,有98篇新闻评论使用了修辞手法,其中有52篇使用了两至三种修辞手法。排比和反问在“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中常常同时出现,在增强语势、感染读者的同时更加鲜明地表现评论者的情感态度。“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还擅长使用比喻来使论证更加形象化,避免带有专业医学性质的评论文章晦涩难懂,简明生动地让读者了解问题严重性并引发其思考。

结语

目前,网络新闻媒体由以量取胜的信息集散地向以质取胜的信息和观点的博弈场转变,“今日话题”作为信息的甄选者和意见的表达者,深谙“内容为王”之道,通过文本结构的打磨和创新,为读者答疑解惑,为社会疏通情绪,给其他网络新闻评论及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腾讯“今日话题”医疗类评论为更好地呈现事实、引导舆论、疏散社会情绪,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建构出的平民视角、平等对话、理性引导、多元互动的传播语境在为普通公众应对医疗事件和发表个人观点提供思路的同时,也为政府、医院等在推行医疗改革、处理医疗问题时提供了理念和实操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图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3-10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
《南方人物周刊》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与事实建构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视角下小品幽默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