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品稿件的“真善美”
2018-07-14刘纯友
刘纯友
【摘 要】精品力作,是新闻人的追求。精品稿件,它是迎着问题上,是“它山之石”,是文道合一,读来引人入胜。精品稿件,它有思想、有品位、有味道,是记者的脑力、脚力、眼力、笔力的“浑然天成”。本文就如何写出精品力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问题意识;典型经验;文从字顺;眼力;笔力
精品稿件,是指精美、上乘的新闻稿件。向社会提供精品稿件,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若把精品稿件比作一个人,她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答案是“真、善、美”。真,是指求真务实,报道迎着问题上;善,是指给出善法,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模式;美,是指文好句美,表达准确生动,文字凝练鲜活。
较真碰硬,报道迎着问题上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改革是迎着问题上,报道也要迎着问题上。记者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
问题有两种,姑且将之分为小问题与大问题。小问题,是指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的群众遇到的困难事、不如意事,一人一地几部门容易解决的问题。记者将之报道出来,引起了党委政府或相关人员重视,通过问责、追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问题解决。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往往将之称为舆论监督报道。
2010年5月30日,《安徽日報》头版推出了笔者的稿件《18座险桥危及孩子上学路》,“怀宁县珠流河小市段20座桥仅有2座完好,沿岸近千名中小学生上学需要经过这些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随时可能垮塌的桥梁,至今无人过问”。这篇报道,起因是笔者在当地晚报的热线上看到的两百字左右的信息。当时笔者思考,这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若是前者,笔者前去采访调查,推动问题解决,会是一篇好报道,若是后者,算是抓住了条“大活鱼”,在版面安排上可醒目处理。
《18座险桥危及孩子上学路》这篇监督报道在儿童节之际推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不仅怀宁县及时制定四条措施整改“险桥隐患”,而且引起安徽省政府负责人的关注,在稿件上批示。最终,安徽省将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列入“十二五”期间33项省民生工程的内容。
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别人没思考,而你深思深察,做出了深度报道,就是研究型记者、有作为的记者。观察研究思考的对象,可以是一村一店的小事,也可是关乎党和国家安全,关乎改革发展,关乎经济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这些可称之为大问题。如,经济领域:经济增速及质量,产业结构及三产比例,财政的收支情况;科技领域:创新成果如何出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怎么样;能源环境领域:能源构成情况是怎样的,污染物的构成是怎样的……
研究思考,就是要探究问题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解决方法是什么,成效如何,就是要回归新闻报道最基本的5个“W”1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侧重思考发生了什么,即现状及其构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它的趋势是什么?
思想高度决定报道深度,大格局才有大手笔。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杰是人民日报安徽站原站长,他采写的许多稿件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位资深记者在《新闻战线》连载的《头条背后的故事》中总结,从2005年到2011年,对芜湖市的“理财之政”做了四篇深度报道,都上了头版头条;2007年到2009年,安徽自主创新的三篇报道上了头版头条……理财之政、自主创新、交通燃气教育等公用事业,都是当政者遇到的“永恒课题”,也是媒体兴奋的“老选题”,“永恒课题”“老选题”有了新的解决之法,在记者采访编辑打磨之下,就转化成了精品稿件。
挖掘典型善法,推动社会进步
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这是记者的责任,更是新闻人的荣光。精品稿件,可以释放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加速善法良策弥散开来。这些精品稿件,或是及时报道新潮流新趋势新布局新科技新产业,提醒人们勇立潮头、顺势而为,或是发现解决社会“老大难”的经验作法,挖掘出“补齐短板”的妙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澎湃而至。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在2017年8月下旬起开设专栏,为我国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鼓与呼。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位哈佛博士后集体回国创新创业的事迹,感动了安徽、感动了中国。《人民日报》刊发稿件《我在祖国,有更大舞台》,新华社播发稿件《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光明日报》刊发深度报道《科学岛,你是一个怎样的强磁场》。这些精品稿件不仅充分报道海归人才创新报国、追求卓越的感人事迹和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细节故事,多角度反映他们“越出国越爱国,越比较越自信”的心路历程,而且指出国内社会环境、科研条件对他们创新创业的吸引。
新潮流新趋势值得大书特书,新布局新科技新产业同样大有文章可做。“公地的悲剧”在流域上下游不断上演,如何解决这一环境经济学上的课题,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多年成果显现,写入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围绕“生态补偿”这一新布局新作法,《安徽日报》持续多年推出精品稿件,《“三条红线”能否管住一江清水》《“一江双城”如何从博弈走向互利》《“一号工程”推动新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下游“喝好水” 上游“吃好饭”》等跟踪报道新安江试点,以及在全省范围推广的效果。
新潮流新趋势新布局新科技新产业,都是新生事物,与新闻追求新奇热点正吻合。而识别新奇事物是否有大价值,则要深思深察、实地采访、求教专家。如同股市投资,趋势派看到哪些股票涨得好就追高,有可能会“套牢在山顶”。只有研究公司报表、明白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率、毛利率及发展布局,知道是“好公司低价格”,重仓买入才能享受股价上涨。如同“十倍股是从一倍股起步”一样,抓住了好选题,也要“吃干榨净”。合肥科技创新有声有色,《人民日报》曾在头版报眼及头条推出《合肥打造“科学城” 塑造“创新”品牌》《合肥以体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小盆景”做成大“风景”》等稿件,连续报道合肥培育发展科技企业及产业的作法。
“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关注、思考、跟踪一些“老大难”,在现实中发现了解决它们的好作法,提炼出经验,将之成文,见于报纸网络,就成为了“它山之石”,可以给别地作示范。
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与公用事业,上学难、城市交通拥堵等成为难点。如何优化公共资源,建好用好管好公用事业,各地都在探索。《人民日报》曾推出报道《马鞍山市公用事业“一手托四家”》《合肥讓新社区孩子好上学上好学》《安徽铜陵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等精品稿件,及时报道安徽这几个城市破解“通病”、共享舒适“通用”的公用事业的经验。
公用事业值得媒体持续关注,也是记者观察思考经济社会现象的好例子。公用事业如何保证合适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平衡经济属性与公用属性,这是思考及采访的关键。答案是,要么做“加法”,使公用事业承担更多功能,挣的钱多些;要么做“减法”,引入优秀股东或实行托管运营,提升管理,削减成本。记者在日常学习中,在采访调研中,在撰写稿件中,不断地去思考一些“老大难”的“症结”及解决方法,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下次碰到类似事件时就能迅速识别新闻性大小、理出采访思路。
写出好词妙句,给人美感享受
有了深入思考、扎实采访,获得了新闻素材,剩下的就是写作。精品稿件,有思想、有品位、有味道,记者要想写出精品稿件,不仅要靠好的脑力、脚力、眼力,也要靠很强的笔力。
信息社会,独家讯息获取越来越难,同城媒体的许多稿件往往题材相同。内容的同质化,不等同于稿件的“千人一面”。各家媒体报道的侧重点关注点不同,使得同台竞技各有千秋。在8名哈佛博士后归国创新创业的这一题材报道的比拼中,中央及安徽各家媒体成稿差异性明显。众多报道中,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一文。这篇新华社记者撰写的近6000字的长稿,读起来不仅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如同看小说一样,很是过瘾。
“午夜的波士顿静悄悄,王俊峰的妻子被一个越洋电话搅得睡意全无”,开篇设疑勾起读者好奇心。整篇稿件,多用短句短段,有细节、有故事,如同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带来阅读的愉悦。“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好山好水好寂寞”“你先回去探探路”“回自己地盘更能‘搞事情”……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语言,形象生动、鲜活有趣,读来引人入胜。
精品稿件,谋篇布局精巧,现场感强,或设置悬念,或以故事牵引,或展示生动画面,或以声音、色彩及人物个性化语言营造氛围。灵巧中有厚度,简洁中见功力,这些都要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语言艺术,是门大学问。文字有它的境界,好词妙句本身就具备美感、韵律。如在标题制作中,既要准确真实,又要鲜活传神,这种推敲追求的是文字境界。刘杰在写安徽合芜蚌三大创新平台建设进程稿件时,内容已写好,但对原有的标题不满意,不愿用“提升”“聚焦”之大的老词。苦思后有所得,以“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引领自主创新”为肩题,以“安徽有个‘合芜蚌”为主标,郁闷一扫而空。
新闻常被称为“易碎品”,精品稿件延长了它的生命力,甚至成为经典。记者出精品出佳作,必须脑子活起来、双腿动起来,沉下心、俯下身,察实情、说实话,吃透上头、摸清下头,谋篇讲匠心、为文求工巧。脑力、脚力、眼力、笔力共同发力,文从字顺,文道合一,稿件自然成为自己满意同时又被人人称道的精品。
参考文献:
[1]刘杰.头条背后的故事[J].新闻战线,2017(03).
[2]刘杰.头条背后的故事[J].新闻战线,2017(05).
[3]刘杰.头条背后的故事[J].新闻战线,2017(06).
[4]刘杰.头条背后的故事[J].新闻战线,2017(09).
[5]汪家驷.新闻三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安徽日报版面主编)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