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思维,提升计算能力
2018-07-12宋秋兰
宋秋兰
【摘要】数学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加以训练,能够有效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夯实其数学基础。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浅谈了几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计算;培养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级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下面笔者对五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提供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操作演示,探究计算规律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应当从直观的操作演示入手,探索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其中的计算规律,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比如我在对《倍数与因数》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我首先给学生们进行了直观演示。首先我提出了探究的问题:“14、17、25、77这几个数中,哪些数是7的倍数呢?”随后我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板书道:“首先用14÷7=2,我们可以发现14是可以被7整除的,因此14是7的倍数;17÷7=2……3,17不能被7整除,因此17不是7的倍数。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25、77到底是不是7的倍数呢?”在我的直观演示下,学生们发现了其中的计算规律:探究a是不是b的倍数时,只需要用a除以b,如果a可以被b整除,说明a是b的倍数,若有余数,则不是b的倍数。随后学生们用这一规律计算了25与77,最后得到结论:25不是7的倍数,77是7的倍数。我通过从操作演示入手,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提供思路,教给计算方法
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有些教师常常陷入只重视计算结果,不重视计算过程的误区,学生们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课堂效率不高。本人认为,教师应当重视计算过程中思维方法的讲解,为学生们提供计算思路,从而促进他们实现举一反三,提高数学计算的效率。
比如我在对《分数加减法》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首先分别引导学生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思路。对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例如1/8+3/8,只需让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最后再约成最简分数即可,1/8+3/8=4/8=1/2;对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例如1/16+3/8,首先要通分,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后续的计算即可,1/16+3/8=1/16+6/16=7/16。在学生们掌握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后,我引导他们进行了习题练习,学生们需要详细的写出计算过程,从而方便笔者检查他们对计算思路的理解与吸收程度。通过查看学生们计算过程,我发现了学生们在计算时的常见问题:没有养成最后约分的习惯;算理不清楚,在计算时仅仅对分母进行了通分,而忘记了对分子通分,例如3/5+1/10=3/10+1/10=4/10=2/5……随后对症下药,我针对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曝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着重对学生们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有效锻炼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提升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学会观察,找到计算捷径
具有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是高水平計算能力的重要表现。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们的要求,引导他们学会通过对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探究出合理、灵活的算法,找到计算的捷径,从而深化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我在对《分数乘法》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特别向学生们强调道:“大家在求解乘法算式时,第一步要先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不要上来就开始盲目地计算,一定要尽量简算。”此外我还对学生们进行了相对应的习题训练,例如2/3*1/5*3,观察这一算式可以发现,首先用2/3和3相乘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因此2/3*1/5*3=2/3*3*1/5=2*1/5=2/5;又例如对于算式(3/5+4)*25,学生们发现,若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乘法,还需要将4化为分母为5的分数,容易出错,不如先拆开括号再进行计算来的简单,因此(3/5+4)*25=3/5*25+4*25=15+100=115,快速计算出了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计算技能,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估算,培养计算直觉
有效的估算训练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发展其直觉性思维。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们估算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数感与计算直觉,提高他们计算的速率与准确度。
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从而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比如同样是在对《分数乘法》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建立了估算意识。我在开展习题训练环节时,发现班内某学生犯了非常明显的错误:6*3/4=4/18=2/9,于是笔者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向学生们渗透了分数乘法估算的内容。我向学生们讲道:“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2/9是错误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一个大于0的分数乘以一个比1大的数,则积要大于原数。对于算式6*3/4,很显然6是大于1的,那么积肯定要大于3/4,而2/9明显小于3/4,因此是错误的。”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紧接着我继续强调道:“大家在计算时,要善于通过估算估计出答案的范围,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估算习惯,计算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的敏锐程度也有所加强。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应当加强重视、长期坚持, 通过采用诸如上述“操作演示”“提供思路”“学会观察”“重视估算”等有效的策略,实现计算教学与思维训练并重,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玲燕.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 中华少年,2015(17).
[2]耿玲.小学教学中数学计算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