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官民:“想象力大美课堂”,让“美”更绚丽多彩
2018-07-07龙建刚
龙建刚
邹官民
邹官民,小学美术正高级教师,省美术特级教师,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教导副主任,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邹官民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沃土中深耕20多年,他认为,美术教育是生命摇动生命,美术教师应该追求生命的唯美,凝聚教学思想,锤炼教学风格,创作绚丽多彩的人生作品。
记 者:邹老师,您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提出“想象力大美课堂”的呢?
邹官民:美术活动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创造与想象,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在“核心素养”“多元文化”的导向下激荡着新的思想,呼唤“想象力”发展。而现实中,想象力被纷繁的美术技法技巧所掩盖,其丰满的形象在教育中遭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和扭曲,也偏离了“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要求。因此,美术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学科为中心,以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而是通过教学行动,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图像理解、美术表现、创意想象、审美情趣等综合素养,实现知识、能力、品格、态度、价值等协调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多元”“创新”“素养”等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中教育价值的关键与核心词汇。谈及这些概念,往往绕不开“想象力”。因此我于2012年立项了专项课题《中小学美术想象力课程实践研究》,2014年又升级为省“百千万”专项课题《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小学美术主题教学研究》,探索如何建构和实践“想象力大美课堂”。
记 者:您能具体描述一下您提出的“想象力大美课堂”吗?
邹官民: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从有限的现实世界带向无限可能世界的不竭动力,是贯穿人类精神生活最隐秘最伟大的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写的《学会生存》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大美课堂”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大美课堂是基于儿童生命发展的,最大限度调动儿童艺术潜能并加以实现的,使儿童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生成的美术教学课堂。这种教学思想,一是体现人才观,建立“知人”基础上的“有教無类”和“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二是体现发展观,建立“发展”前提下的学生“学习力”和“创造力”培养思想;三是体现课程观,建立“核心素养”理念中的“多元主义”和“建构主义”课程思想。因此,具有“人本·课程·发展”之核心意涵。
记 者:您刚才说到,“想象力大美课堂”基于儿童生命发展,最大限度去调动儿童艺术潜能并加以实现。那么,您在具象的课堂教学中,又是如何去实践并达成这种价值主张的呢?
邹官民: 教学是通过一节一节课来进行的,一节课教什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有效润泽儿童心灵的教学始于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想象力大美课堂”基于“人本·课程·发展”的理念,将目标定位为“认知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认知性目标是指一节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育性目标是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什么,生成了什么,发展性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力发展了什么,想象力发展了什么,教学中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中,去实现每个课程细节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依据目标的实现去探索教学策略、方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开放、平等、活跃”的教学理念和“系统式、启发式、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创造性地构建“想象力大美三级课堂”:一是面向全体、注重基础美育的大美一课堂(根基性课堂);二是可供学生选择,促进兴趣和才艺发展的大美二课堂(延展性课堂);三是以特长培养为主的大美社团活动课堂(发展性课堂)。三者形成梯级,共同构成想象力大美教学的立体空间——“想象力大美课堂”。
记 者: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那您是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素养、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喜欢上您的“想象力大美课堂”的呢?
邹官民:为了让“想象力大美课堂”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既能落实相关的课程目标,又让孩子们喜欢,我尽力去唤醒自我对童年的想象,以这种想象来做到真正在心灵上亲近孩子,以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真诚地、带有灵性的与孩子们交往,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为孩子们从小播撒想象的种子。为此,我独创了“想象力大美课堂”六大教学法宝——乐、演、想、静、展、延。“乐”是游戏教学,师生同乐,提倡一课一游戏,师生在乐中心心相印,情感绽放;“演”是师生互演示范,每课必演,灵性生成,潜能实现,艺术奠基;“想”是课程精髓,引发头脑风暴,促进想象力发展,呵护孩童本真、自由、独立的生命意义;“静”能生慧,静思静绘,有益创作;“展”是展示作品,成果分享,塑造洁净与清澈的艺术心灵;“延”为拓展延伸,再创应用,发展能力。
邹官民在上示范课
记 者:作为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您是怎样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起研究和实践“想象力大美课堂”的?您在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中又有哪些经验想同大家分享?
邹官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想象力大美课堂”得到更大的发展,推动区域美术教研的新样态发生,让更多的儿童享受开放、平等、实现的理想课堂,我联合我主持的省教师工作室成员、学员为主的30多位骨干教师组建了“想象力大美课堂”研究共同体,并在30多间学校实践与探索。
在工作室建设过程中,我主要是采取目标引领策略的方法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工作室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即“研究一个重点课题,产生一批优秀成果,打造一个优秀群体,培养一群骨干教师,形成一些特色学校”。几年来,我们根据具体目标,注重“教师的内涵发展”,突出研修的“活力”,具体表现为强化学员的“四种能力”。一是强化教学能力研修——实现教学引领。以同课异构、课例开发、品课议课为形式,提升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塑造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二是强化专业能力研修——实现专业引领。以专家讲座、实践实操、展览展评为形式,提高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提倡作品发表与展览,培养艺术家型骨干教师。三是强化科研能力研修——实现科研引领。以立项研究、教学实践、成果收集、整理提升为形式,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并以研促教、以科研带动学科的特色发展,提升学科品牌和教师的影响力。四是强化团队影响力研修——实现团队示范。建立研修共同体,建立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团队文化,以交流促影响,以交流提升工作室的发展空间,实现团队在区域内的辐射和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