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拔伸牵拉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30例

2018-07-06高汉山付梅竹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牵拉肩部肩周炎

高汉山,付梅竹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 推拿科,天津 301500)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广泛性软组织炎,中医称为肩凝症,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肩部时常感到酸重、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等。轻者会成日感到肩痛,而如果肩痛日久仍旧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有效的治疗,就会因为肩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以及气血癖滞等使得患处肿胀粘连,最终造成肩关节僵直和肩臂不能举动等严重后果[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7年1月~9月我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48.6±8.2)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6岁~63岁,平均(47.3±8.6)岁。两组患者病程均在1个~12个月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症状与体征: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或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a.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常有夜间痛甚的特点,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b.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②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1.3 肩周炎的分期

①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②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③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1.4 纳入标准

第一诊断为肩周炎粘连期,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粘连期症状特点,年龄在45岁~65岁,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

1.5 排除标准

除外第一诊断不属于肩周炎粘连期及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高血压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俯卧位拔伸牵拉法治疗,操作方法:①准备工作:充分放松肩关节周围肌肉,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前方,首先拇指点按双侧肩井穴1 min,取“按其经络以通瘀闭之气”之义。继则双拇指推膀胱经1线、2线三遍,取肝俞、肾俞穴处做补益手法,即双拇指压双侧肝俞及肾俞穴并做顺时针揉捻各1 min。(因肩周炎患者常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其生理上处于肝肾亏虚的阶段,“肝肾亏虚则筋骨懈堕”,遂补益肝肾,即增加筋骨活动的原动力)继则双手掌心吸定于肩胛骨上,左手做顺时针,右手做逆时针的S形运动,可充分放松肩胛骨周围的肌肉。最后,医者站于患侧,用同侧拇指按揉患者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及三角肌。②拔伸牵拉法:可先行试拉,即医者握患腕,先向外侧拉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然后向上牵拉,若患者患肩抬起,则就势拔伸1次,在患者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等禁忌证时,可行拔伸牵拉法。由一助手按压其患肩,医者双手握住患者腕部,沿躯干纵轴向上牵拉,在感觉已经到达顶点时,发寸力拔伸1次~2次,常可闻及“咔”“咔”声,治疗手法结束。每日治疗1次。

2.2 对照组

给予传统理筋手法,结合关节松动疗法治疗每日1次。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整体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第三辑中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临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3.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疼痛:15分;日常生活:20分;活动范围:40分;肩部肌肉力量:25分;合计100分。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

3.4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43.33 %,对照组为1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 %,对照组为83.33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属“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懈堕”,即该证的成因不仅是疾病的表现,也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本病的治疗中,除了有效去除症状,更要使患者适应身体退变,这样才会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在本病的治疗中,我们不要千篇一律,例如应用推拿治疗本病,分清粘连前期、粘连期、粘连后期,没有粘连或自动消除的患者,多采用理筋手法为主,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粘连期在理筋手法的基础上,规范使用关节松动手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科在大量的临床基础上,在粘连期创新出俯卧位肩关节松解法,大大缩减了临床治疗疗程,并且远期疗效理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病的患病人群多是中老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部分人群心脑血管及其他高危疾病高发,给单纯的推拿手法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推拿结合针灸等疗法治疗本病,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总有效率,且减低了医疗风险。特别是针灸技术的发展,可缪刺取效,甚至不接触病变一侧,一则不会加重疼痛程度又能使患侧活动,避免该侧因静止带来疼痛。西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已经进展到微创手术水平,对一些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相对较重者,也能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不管是推拿还是针灸,中药外敷以及西医的手术技术等,都需要提高和创新,才能更适合现代人现代病。

参考文献:

[1] 李霄汉.关于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J].药物与人,2015,28(1):44.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1-142.

作者简介:

高汉山(1982-),男,2004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中医主治医师。现在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工作。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猜你喜欢

牵拉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