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腭神经移位术应用于美学区骨量不足的种植1例

2018-07-03郭天奇付丽孙悦刘珍珍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术区神经管牵拉

郭天奇 付丽 孙悦 刘珍珍 周延民

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中心

鼻腭神经血管束走行于鼻腭神经管内,从鼻腭孔穿出上颌骨,支配双侧前牙区腭黏膜的感觉,并为该区域黏膜提供血液供应。许多患者鼻腭神经管唇侧骨质较薄[1],上前牙拔牙后区唇侧的骨吸收又进一步加剧了可用骨量的不足,同时种植手术中往往易伤及鼻腭神经管,致使黏膜麻木,钝痛等神经损伤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两年前由于牙周炎合并急性咬合创伤,拔除11,12,拔除后未经修复治疗,患者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

专科检查: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牙周卫生情况一般,CI-S=1,DI-S=2,12及11缺失,缺牙区唇舌向牙槽嵴宽度及高度均有吸收。CBCT示:右侧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缺失,缺牙区唇舌向牙槽骨纤薄,伴有唇舌向牙槽骨骨宽度吸收,鼻腭神经管位置偏向牙槽嵴顶及腭侧(图1)。

1.2 临床诊断

①牙列缺损;②前牙区牙槽嵴骨吸收。

1.3 治疗

术前完善牙周治疗,术区消毒,麻醉,切开牙龈,见患者术区牙槽嵴顶纤薄,鼻腭神经直接与黏骨膜粘连(图2A),小心游离鼻腭神经,将无菌纱布卷成绳索状,用生理盐水浸湿,并悬吊鼻腭神经,同时避免过度牵拉(图2B),骨劈开技术预备种植位点(图2C),并植入Nobel Replace 3.5mm×13 mm种植体2枚(图2D),并同期植入Bio-Oss骨粉种植体与颊舌侧骨板之间的空隙内及颊侧骨板外(图2E),外覆可吸收胶原膜2.5 cm×2 cm1张,制备PRF两枚,并压成薄膜,覆在生物膜上方(图2F)进行常规GBR,对位拉拢缝合牙龈。

2 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术区牙龈无红肿(图3A),前颚部软组织无不适,种植体周围颊侧骨板丰满度良好,种植体涂层全部被新生骨组织包绕,覆盖螺丝部分已经被新生骨组织覆盖(图3B)。

术后1年半,复诊:触诊患者术区腭侧黏膜,患者触觉基本正常,探针用力探前腭部粘膜时有痛感,未出现前颚粘膜麻木不适等症状。

图1 术前CBCT检查,患者局部11、12骨量严重缺失,剩余牙槽嵴宽度不足

图3 术后6个月

3 讨论

鼻腭神经管,按形态分为单一管形,双管形及Y字开口管形[2],其位置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仅20%的患者鼻腭神经管位于上颌骨正中[3],术中一旦损伤鼻腭神经管,塌陷的鼻腭神经管势必压迫鼻腭神经,导致前腭区组织麻木、钝痛,种植体若比邻管内损伤的软组织,则会导致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破坏,严重的可导致种植体脱落[4]。

该患者前牙区剩余牙槽嵴为Cawood-Howell IV类牙槽嵴,只有通过骨劈开才可能实现同期种植,鼻腭神经管的三维位置进一步限制了患者的可用骨量,常规骨劈开极易造成神经管的塌陷,进而压迫、损伤鼻腭神经血管束。而神经损伤的修复又是一个漫长且不确定的过程[5]。术中对鼻腭神经进行了游离,避免了骨劈开及骨挤压的过程对鼻腭神经管可能导致的损伤,术后患者未出现腭前部麻木不适等症状。

本病例不但避免了鼻腭神经的损伤,且充分利用了前牙区的剩余骨量,相比于onlay植骨,鼻腭神经移位的优势在于其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创伤,避免了第二术区的开辟,同时缩短了治疗周期,使种植体同期植入变为可能。在分离鼻腭神经时,始终保证钝性分离,对粘连的黏骨膜进行适当切割,以尽量减低黏膜牵拉对鼻腭神经的损伤,同时保证鼻腭神经的完整性,牵拉移位鼻腭神经时,尽量使用纱布缠成的粗绳,以避免牵拉时对鼻腭神经产生应力集中。

4 结论

鼻腭神经移位用于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病例,充分应用了患者的余留骨量,同时也也避免了前牙区预备种植位点时,骨劈开导致的鼻腭神经管塌陷进而产生鼻腭神经的损伤。

[1] Higashiyama H,Kuratani S.On the maxillary nerve[J].J Morphol,2014,275(1):17 -38.

[2] von Arx T,Schaffner M,Bornstein MM.Patent nasopalatine ducts:An update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series of new cases[J].Surg Radiol Anat,2018,40(2):165 -177.

[3] Bornstein MM,Balsiger R,Sendi P,et al.Morphology of the nasopalatine canal and dental implant surgery:A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using limited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1,22(3):295 -301.

[4] Jia X,Hu W,Meng H.Relationship of central incisor implant placement to the ridge configuration anterior to the nasopalatine canal in dentate and partially edentulous individuals:A comparative study[J].PeerJ,2015,3:e1315.

[5] 曹钟义,钱永,张绚,等.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5):630-632.

猜你喜欢

术区神经管牵拉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一种可切换式多功能口腔治疗用吸引管的研制与应用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区硬膜外血肿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