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疗效分析

2018-07-03祁璐璐肖俐王永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螺杆菌

祁璐璐 肖俐 王永兰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等消化道疾病。逐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口臭,龋病等)都有密切的相关性[1]。关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炎的联系,目前有研究认为: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成正相关,牙周炎症水平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成正相关[2],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3]。本文拟从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致病的相关性这一着眼点入手,观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超声龈上洁治,超声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的预后状况,并就口腔幽门螺杆菌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验证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致病性及疗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板(HPS,美利泰格诊断试剂有限公司);超声波洁牙机[EMS,圣讯(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手用龈下刮治器械(上海康桥);标准手用牙周探针[15 mm Hu-Friedy刻度探针,豪孚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2 研究对象

纳入2014-10~2016-10就诊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7例,年龄29~55岁,平均(41.2±7.2)岁,其中男性54例,女性73例。纳入标准:①经HPS检测结果为阳性或阴性;②符合慢性1999年国际牙周疾病轻中度牙周炎诊断标准:治疗之前牙龈有炎症,出血指数(BI)为1~4,牙周袋探针深度(PD)为4~6 mm,附着丧失(AL)为1~4,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1/2;③6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牙周治疗,2周内未使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平时未使用过含抗菌抑菌抗炎类药物的漱口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胃食管反流病患者;②依从性差,治疗过程中超过两次以上未及时复诊或研究期间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或进行其他治疗者;③口内有不良修复体、未治疗的龋损和正在进行正畸治疗者。

1.3 分组方法

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将127例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检出组(Hp+组)及幽门螺杆菌未检出组(Hp-组),其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组男30例,女33例;幽门螺杆菌未检出组男24例,女40例。2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2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Tab 1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of the 2 groups

1.4 实验方法

127例患者首诊时全部拍摄X线片,记录牙槽骨吸收情况。测量所有患者全口的临床牙周指数,作为基线,包括BI、PD、AL。PD检测每个牙颊舌侧近中,中央和远中6个位点。探诊时使用标准手用牙周探针(15 mm Hu-Friedy刻度探针),刻度1 mm,尖端直径0.5 mm,以最接近1 mm为测量结果。对所有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要求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且刷牙频率为3次/d,3 min/次。6周及3个月后复诊,记录所有患者BI、PD、AL情况以判断预后情况。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初诊和复诊时的牙周指数测量由另一名医师完成,并且该医师不知道患者的临床分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2个组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初诊时,幽门螺杆菌检出组患者与未检出组患者在牙周炎严重程度上并无明显区别(表1)。经治疗后,6周及3个月复诊时各项指数(BI、PD、AL)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显示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2),结果证实Hp未检出组的临床预后要优于Hp检出组的预后。

注:① Hp+和Hp-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为目前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槽骨的破坏及牙龈的炎症,其中,菌斑及牙结石是牙周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4]。目前已经确定的牙周致病菌主要有: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具核梭杆菌(Fn),中间普氏菌(Pi),变黑普氏菌(Pn),黏放线菌(Av),齿垢密螺旋体(Td)。其中Aa很可能是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Pg是牙周病、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优势菌,Tf常在重度牙周炎附着丧失处的龈下菌斑中检出,吸烟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前常规的方法主要是超声波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清除口腔内的菌斑及牙石,减少牙周致病细菌的附着。

近年来,学者们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之间相关性的探索研究也逐渐增多。胡文杰等人通过检测胃部疾病的患者唾液及口腔菌斑的幽门螺杆菌发现,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其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大部分的幽门螺杆菌都集中在龈下菌斑中[5-6]。高静等[7]通过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发现牙周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牙周炎越重的患者,其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越高,她推测幽门螺杆菌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的致病过程抑或加强了其他牙周致病因素的作用,随后肖伟等[8]其他学者也渐渐证实了这一观点。王旭利等[9]通过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口腔不同部位的幽门螺杆菌数量发现,牙周炎患者病变牙周袋内的幽门螺杆菌数量远远超过其他部位,因而他推测,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为进一步印证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的关系,将牙周炎经口腔基础治疗后,复诊时的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作为评判预后的指标,观察6周及3个月后幽门螺杆菌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检测口腔内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预后差于口腔内未携带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三项指标均P<0.05),进一步证实了口腔幽门螺杆菌与慢性牙周的密切相关性,口腔幽门螺杆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周炎的愈后。

有研究证实,位于牙周袋较深位置处的微环境,更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的定植,因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对较低,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降低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10-11],从而提高伴幽门螺杆菌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效果。目前对于胃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很多,Gebara等[12-13]通过研究证实,药物三联疗法(莫西沙星,埃索拉唑,呋喃唑酮)对胃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而对于口腔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不佳。胃和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同源性,目前尚存在争议[13]。因此近年来有人针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清除进行了深入研究:刘红等[14]通过研究证实,含有黄芪,蒲公英,大黄等成分的中药漱口剂对口腔hp的清除率高达86.96%,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局部刺激及副作用。叶国钦等[15]发现多聚赖氨酸复合体含漱液及喷液对对口腔幽门螺杆菌都有积极的杀灭作用。随后徐志明等[16]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并建议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对于牙周炎的致病性增加了临床依据,也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尽可能清除口腔中的菌斑及牙石,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必要时可结合相应的口腔含漱药物提高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4 结论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牙周炎反复发作及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的预后关系密切。在临床中,应积极采取科学的、多重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1] 周莹,王忠,万敏.口腔内幽门螺杆菌与儿童龋齿及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79-3280.

[2] 朱晓茹,邓天政,逄键梁,等.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2):91-93.

[3] 顾长明,龚连喜,谢善培.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787-790.

[4] 管群.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22:163.

[5] 胡文杰,曹采方,盂焕新,等.胃病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4):261-263.

[6] 孙佳,法永红,杨永进,等.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1):93-96.

[7] 高静,朱声荣,刘贤,等.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1):5-7.

[8] 肖伟,谭亮,王晓娇.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7):722-724.

[9] 王旭利,魏勇,安京涛.幽门螺杆菌在感染牙周组织中分布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78-79.

[10] 危由春,蒋先泽,康琼琴.洁牙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5):68-69,72.

[11] 高文,胡伏莲,王晓敏.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多次失败的补救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2):836-839.

[12] Gebara EC,Faria CM,Pannuti C,et al.Persist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oral cavity after systemic eradication therapy[J].JClin Periodontol,2006,33(5):329 -333.

[13] 翟盈盈.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2):103-106.

[14] 刘红,余琳,文永兰.中药漱口剂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J].医学信息,2011,24(5):2594-2595.

[15] 叶国钦,叶小钦,叶小培,等.多聚赖氨酸复合体治疗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疗前沿,2010,5(1):3-4.

[16] 徐志明,付慧琴,陶军跃.多聚赖氨酸复合体漱口液治疗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2):37-38.

猜你喜欢

牙周炎牙周螺杆菌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