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

2018-06-30高金东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初中教学互联网

摘要: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方向,并在我国各年级阶段逐步开展,初中是学生打下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在初中开展信息化教育时,一定要做好课堂规划,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教学;信息化技术

新时代发展需要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互联网已经涉及人类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所以互联网+的产生也使教育生态圈发生转变。以此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合的新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多元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会影响学生长期学习效果,也决定着下一阶段学习学生能否适应。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教育融合使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这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讲会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样也是发展的机遇。教育模式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教育方式不再封闭,而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但是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传统模式难以改变的情况,部分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使我国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缓慢。现代社会对信息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若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必然不占据优势,所以学校应当与时俱进,更好地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教学模式,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二、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教学的策略分析

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为例,为实现多元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多媒体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为例,八年級信息课程教材内容为:动画与设计、走进网络世界、主体网站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制作基础、主题网站设计等。其中教学难度较大的是“程序设计”模块教学。所以在教授程序设计模块教学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工具对课程模块进行分解,将简单教学模块先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分成研究小组,每一小组中有一个对此模块理解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在教师通过互联网工具将基本理论讲解完毕之后,带领组员进行程序分析,每一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对这个模块的理解,深化记忆能力,待小组分析之后,教师会让随机选择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实践操作,保障每一个学生能够将简易模块掌握,然后由浅入深将模块带入,让学生层层攻克,最后将整体模块衔接,让学生能够掌握整个程序设计。

(二) “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翻转课堂”在现代化教学中应用广泛,在此课堂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负责引导、解惑。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研究场所,正在展开一场研讨会,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相互研究方式,将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解决。

以“动画与设计”主题为例,教师在布置完学习任务之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动画制作方式,布置作业上也不像传统模式一样,一个人闭门造车,而是小组协作,教师会将某种动画程序作为作业,学生在回到家之后,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共同将作业完成,教师在第二天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查看还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学习,对学习成果进行巩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应用时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学习方式一步步发生转变,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一定要细心对信息知识学习体系进行构建,然后合理地对课堂内容分解、学习,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使学生的潜在能力被开发,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保持学习热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个体,但是又是课堂的整体,从而提升教学成果。

(三) 微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微课在我国一般应用在课后自主学习,有效的微课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并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将重、难点理解。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特殊性,与其他科目特色不同,所以在应用微课时有着先天优势,学生能够通过微课视频直接开展学习任务。

在学习“网站设计”时,教师可以先将重难点进行视频设计,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前参考,并且这些课件也能一直保存到学生资源中能够随时查看、复习。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将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在学生对网站设计有了基础的了解之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实践,首先会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模块,告知学生构建的重点在哪,然后在课程中依据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习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然后对作品进行分析。一般在网站设计课上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作品制作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中,微课一般会运用到实践知识这一层面,也就是教师在课程中教授一遍实践课程之后,学生回家通过微课再次进行复习,现阶段基本家庭中都有电脑,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通过微课再次将网站构建流程复习,直到熟练掌握。然后学生可以将作品发布到教师账号中,教师可以进行网上评分,并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学生根据教师点评进行修改,学生在微课学习中能够将身心投入,学习效果较好,并且能够发生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戴亚萍.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05):113-115.

[2]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4):8-13.

[3]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4):14-21.

[4]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34-43.

作者简介:

高金东,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初中教学互联网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