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2018-06-29陈梦媛
【摘 要】 针灸推拿学作为一门中医门类,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近年来,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对某学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进行了阐述:加强医德教育,注重情商培养;梳理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形势分析;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树立个人创业信心。
【关键词】 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医学毕业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毕业生就业竞争机制基本形成。针灸推拿学作为一门中医门类,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中医药院校必须重视医学生的就业工作,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切实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
一、针灸推拿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某院校针灸推拿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继续升学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5.11%;未就业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2.26%;基层项目占总就业比例0.75%。從统计情况来看,针灸推拿学毕业生未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总毕业生总数的近50%。虽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选择升学,但是这个现象也表明就业的竞争性不断加大,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条件,此类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潜在的就业困难群体。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有的就业能力、就业愿望迫切,但由于就业市场的客观原因及其他主观原因而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群。造成针灸推拿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种:
1、客观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低保户家庭等)的毕业生无法承担寻找就业机会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而出现的就业困难。由于校园地与生源地的就业岗位有限,为寻求更多更广的就业职位,毕业生必须主动向全国各地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投递简历,并赴单位所在地参加笔试与面试,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笔者以200名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58%为农村户口,23%为特困生,55%的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交纳学费。经统计,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平均为1200元,而赴外地参加招聘所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考试费等费用平均约为800元,由此,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承担赴外地参加招聘的费用,因此失去很多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2)就业市场乱象。就针灸推拿学就业市场来看,随着民众对养生保健重视的提升,养生会所、盲人推拿、中医美容院、洗浴中心等机构迅速蹿红,此类机构将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技法作为揽客招牌与服务亮点,但就业门槛参差不齐。现今,虽然已形成了大批量的养生保健的经营群体和消费群体,但是由于市场较为混乱,相关的矛盾与纠纷也接踵而至。例如“无证经营的按摩馆给人针灸”、“洗浴中心拔火罐灼伤顾客”、“医疗机构做推拿按摩不履行检查告知义务”等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上述事例反映出中医保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保健机构的界定标准模糊,这导致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这些无执业医师资格的从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损毁了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技法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为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的创业与走向市场化带来很大障碍。
(3)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对于招聘来说,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女性毕业生处于劣势地位。一般用人单位所招收的毕业生年龄为22~30岁,此年龄段正是女性的结婚、生育的高峰期,女性毕业生一经录用就马上面临结婚、生子、休婚假、休产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用人单位虽不会在招聘通知中明确要求招收男性,但是实际的招聘倾向会向男性毕业生倾斜,这就造成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主观因素
(1)择业观念不当。第一,就业心理倾向。每位毕业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取向都有一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称为择业期待。择业期待影响着毕业生的自我定位及求职的方法和态度。以某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为例,86%的毕业生认为城市公立的三甲医院为最理想就业单位,30.5%的毕业生可接受私立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仅有7.3%的毕业生愿意去乡村卫生医疗机构。从数据看出,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留在公立的三甲医院,毕业生们对自己职业预期的期望偏高。
第二,就业地域意向。通过近年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在当下的就业形势下,尽管大中城市医疗人员的数量趋于饱和,但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医学本科生还有较强的需求。现今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为了适应大中型城市的医疗机构的招聘要求,不断参加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等考试,自身的条件提高后,宁愿不断在大中城市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到偏远地区或中小医院工作。
对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来说,选择就业的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学校所在地、生源地。某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地意向的调查显示:29.9%选择大城市;40.7%选择校园地;23.4%选择生源地,仅有4%的毕业生选择偏远地区。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并不想去农村医疗机构。农村医疗机构的待遇水平、业务发展、发展前途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些影响了毕业生们对于就业地域选择的意向。
第三,家庭因素导向。家庭因素对于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以某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为例,58%为农村户口,但其中34.6%的家庭反对学生再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笔者经过与部分学生家长的交流得知,农村户口的家庭将孩子培养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在大中型城市就业,从而改变“一家三代为农”的情况,这种观念深刻地灌输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
(2)人际沟通能力较差。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有利于收集和传递病患信息,促进合作。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医患关系更有利于医生的自身发展,提升医生的专业认同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然而,每年都有毕业生因为综合素质不过关而失去就业机会。
(3)心理压力过大。因心理素质偏低而造成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表现为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心理恐慌等。由于家庭、外在、自我的高期望值过高,毕业生担心创业失败给家庭带来的困难、给自己带来就业机会的错失,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思想负担过重,担心无法找到心仪工作而辜负家长的辛勤培育。
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途径
1、加强医德教育,注重情商培养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医德教育,即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民众的道德观念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行医“医德为本”的准则亦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对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中必须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決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
在加强医德教育的同时,高情商也是就业面试过程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医学院校在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素质拓展、开设相关课程、营造利于中医学生情商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处理关系”等能力。
2、梳理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形势分析
2005年6月,中央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出台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西部工作的优惠政策,就目前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卫生院的需求来看,对于中医药的需求很高,基层人才队伍不够完善,许多县级中医院为了吸纳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愿意为本科毕业生提供编制,本科生在基层单位可有所作为。同时,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中“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的号召,除公立医疗机构以外,民营医疗单位和各类健康产业也为针灸推拿学毕业生提供许多就业岗位的,诸如各类康复机构、中华老字号名店、药膳食疗馆、中医养生馆、中医美容馆、中医保健馆等。
除引导学生在国内各层次医疗与非医疗机构就业外,国际就业市场也可成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一项选择。就现今的国际环境而言,中国的针灸推拿技术已得到国际认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针灸推拿为主的医疗保健系列发展前景广阔,各国也相继将针灸推拿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各类中医药院校也都有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出国就业的例子。
3、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树立个人创业信心
中医类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上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也会动摇中医类学生的信仰。要缓解这样的压力,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学校必须改变医学生的消极认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从调整医学生们认知的偏差入手,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客观辩证、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及时调控、辩证分析、合理宣泄。
针灸推拿专业由于实际操作性很强,毕业生可在医疗卫生系统就业外,还可以从事“治未病”的保健行业,因而,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是适合自主创业的。学校应树立针灸推拿学专业创业榜样,帮助学生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为学生自主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应从低年级抓起,鼓励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树立长远目标,并根据初步计划加强相关技能和知识储备的培训,树立创业信心。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Z].中办发〔2005〕18号.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3〕40号.
[3]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Z].国办发〔2015〕32号.
[4] 杜云.从就业状况调查浅谈针灸推拿专业发展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7.5.120-121.
【作者简介】
陈梦媛(1990.6-),福建福州人,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