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论析
2018-06-29王瑜
王瑜
【摘 要】 王稼祥在1927年到1945年间,分两个阶段对军队的政治工作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认为应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坚持健全完善机构和制度。深厚的理论功底、敢于深入实际、善于调查研究的务实工作作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对革命道路的不懈追求,是王稼祥专注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建设的主要原因。深入探究王稼祥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十九大以来新时代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
王稼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人,曾在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两次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时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间,王稼祥对军队政治工作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形成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独特性见解,即1927年到1945年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本文旨在对其作出简要论析。
一、开创性探索
1931年4月,王稼祥首次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虽受到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但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对他自己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1934年,博古、李德负责的党中央指挥军队仍坚持堡垒战、硬碰硬的作战方式面对蒋介石的围剿,使得革命受到严重损失。六届五中全会上“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达到顶点。此后王稼祥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同时他对红军的政治领导机关与政治制度的建立倾注了大量心血。1938年,王稼祥再次担任党内总政治部主任,对外代理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对军队的政治工作进一步探索,其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胜利,王稼祥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7年-1937年2月。这一时期王稼祥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是提出了“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1931年11月王稼祥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一直主持红军的政治工作,他敢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为应该在军队中继续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1938年8月-1945年8月15日。1937年7月王稼祥留苏归来,1938年8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再次选举王稼祥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总政治部主任,同时代理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这一时期,王稼祥对我军、友军的政治工作方针与导向都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二、主要贡献
1927年到1945年,王稼祥对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王稼祥最早于1932年1月19日,以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在《改善和加强红军中党的支部活动》一文中指出:“扩大党的政治影响,提高并巩固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保证红军中对上级命令的执行与巩固红军中的纪律,这是目前红军中党的最中心任务。”[1]其后在《红三军党组织的今后任务》开篇写到;“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政治影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2]王稼祥审时度势,在第四次反“围剿”全面开始之后,他应现实之需,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中的政治工作》中指出:“健强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用共产党的统一意志来领导红军。”[3]在《改善和加强红军中党的支部工作》中,王稼祥不仅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也指出要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包办主义,加强党的自身教育。为此还制定了红军中党支部工作指示二十条,寄希望于能够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从而提高党的战斗力。在《关于巩固党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必须在思想上巩固党。”[4]同时,基于当时绝大多数民众对三民主义认识的不清晰,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其后,王稼祥在《为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和坚强而斗争》等文章中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全面抗战时期,一定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特别是《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一文,对中国共产党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指南。
2、坚持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
王稼祥注重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创造性地推进其工作。1934年2月7日,中国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在江西瑞金召开,王稼祥在开幕词中提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其后,他又讲“一切战争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我们红军斗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工农,政治工作就是要提高红军战士与工农群众的积极性。政治工作是提高红军战斗力的原动力。”[5]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中的政治工作》等文章中对红军、敌军、地方群众、地方武装中的政治工作做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示,体现了王稼祥在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中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则与方针。且他于1934年2月7日在《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中讲到:“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一切战争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6]且他在《为着巩固红军,必须改善政治工作》中规定了红军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王稼祥强调: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通读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熟练运用不同的军事理论,适应不同的战争形势。王稼祥于1940年1月1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谈到:“对于启发战士的觉悟,巩固革命军队,维持和提高军队纪律,克服最大的困难等等,共产党人及其政治工作是起了应有的作用——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7]王稼祥随后又指出“必须在军队中建立真正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来保证建军和抗战任务的实现。”[8]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主张与想法,为八路军、新四军在极其困难的抗日战争环境中取得胜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3、坚持健全完善机构和制度
加强党对军队政治领导,最根本的前提是要完善军队中的政治机关,健全军队政治领导机关的工作制度,规范其最基本的工作程序,这对于发挥军队政治领导机关的整体效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沿用了国民党军队的党代表制度与政治部制度,并借此在新创建的军队中广泛地开展工作。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红军要有极广泛的政治工作及党代表制度。”[9]同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在南昌起义失败的通告中又明确指出:“工农革命军中,必须有党代表制度。”同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在《中国现在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再次强调:“党代表政治部的制度,应当在新军队的各级组织之中建立起来。”[10]但是中共领导人在领导创建军队的过程中,发现继续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制度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对军队实质性的领导。王稼祥先后领导总政治部制定的《各级政治机关编制系统表》,对健全红军政治机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后在王稼祥的指导之下修改并颁布了《关于召集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的训令》等,其中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务、主要内容、主要方法都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同时规定了各级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的基本职责,使得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建设过程中有了全新的制度体系。这些纲要、条例、指示,对各级政治机关的设置、各级政治委员、指导员的具体职责、完成的任务以及加强同党领导的地方军队、群众、敌军中的政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王稼祥对健全党支部也给出了比较及时的建议,他认为党支部的建立能够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堡垒性作用,保证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1931年,王稼祥主持创办了《红星》报,一方面积极地提高指导员的政治素养,一方面积极地宣传红军政治以及各方面的信息。1939年1月,总政治部创办的《八路军军政杂志》,王稼祥等人组成编委会,这个杂志的成立对于宣传党对军政干部培训的理论、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加强我军的建设,开展敌对斗争,起到了積极的指导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王稼祥的锄奸制度的理论也被付诸实践,这些都构成了王稼祥丰富与完善党对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三、原因探析
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王稼祥,生活坎坷、处境艰辛,是什么原因让他在此期间专注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建设呢?
第一,王稼祥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他早年学习成绩优异,留学莫斯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系统学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著作。王稼祥早年曾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圣雅各高中学习先进思想,在集中思想,考虑如何救国、爱国之时,他经历了包办婚姻给所带来的磨难,但是这并没有摧毁王稼祥对革命的执着与追求,以至于19岁的王稼祥就喊出:“革命是我终身的依托”的口号。他留学之前曾是进步刊物《狮声》的撰稿人,1925年3月12日出席孙中山先生的追悼会,对三民主义发表了自己深刻的见解。同年10月25日,王稼祥赴苏留学,留学期间,他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深刻的理解。王稼祥好读书、勤思考、重实践的基本素养是他在此时期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思想源泉。
第二,王稼祥具有敢于深入实际、善于调查研究的务实工作作风。他早年留学莫斯科期间曾积极地考察当地的革命圣地、遗址,养成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归国后,王稼祥投身革命,多次参加战役,总结革命的经验,写出了《改善和加强红军中党的支部工作》、《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中的政治工作》、《关于在敌军中的政治工作》等一系列经典著作。敢于深入实践、善于研究新问题,是促使他充分了解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情况,对军队政治工作进行深入思考的根本保证。
第三,王稼祥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对革命道路的不懈追求。“革命是我终身的寄托”,这是王稼祥早年确定的革命志向,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早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革命真理。其后,王稼祥不仅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真理真正融入自身实践中,还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深植于中国革命实践之中。这也是王稼祥深入研究中国革命、潜心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因。
1927年到1945年,王稼祥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结晶,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我党领导人深入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反思与升华,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及对革命道路忠贞不渝的追求,深入探究王稼祥1927年到1945年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十九大以来新时代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1][2][3][4][6][7][8] 王稼祥选集编辑组.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6.23.38.212.91.275.284.44.
[5] 徐澤浩.王稼祥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21.
[9] 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40.
[10] 王茂森.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独创性的三维解读.理论与现代化[J].2015(3).
【作者简介】
王 瑜,女,山西晋中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