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研究*

2018-06-28陈晶晶何耀娟陈爱兰伍海鹰陈雯婷

陕西中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孕酮复发性流产

陈晶晶,何耀娟,陈爱兰,伍海鹰,陈雯婷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人中医科(广州 510180),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妇科门诊(广州 510180)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者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1]。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复杂,排除内分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等因素,其发病原因至今还未明确,增加了临床的治疗难度。该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临床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临床西医主要采用孕前免疫治疗或孕期运用黄体酮安胎,但是治疗疗效有限,且受医疗条件限制不能开展[2]。随着中医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经济方便,而且易于开展。该病属于中医学中“滑胎”或“数堕胎”的范畴,采用中西医并结合孕前和孕后治疗,有效发挥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3]。本文作者结合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0.18±2.34)岁;流产次数2~4次,平均流产(2.65±0.23)次;病程3~6年,平均病程(4.63±1.02)年。观察组35例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0±2.78)岁;流产次数2~4次,平均流产(2.76±0.40)次;病程3~6年,平均病程(4.25±1.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流产次数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妇产科学》要求[4]:①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早期自然流产;②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正常;③女方无生殖道畸形,内分泌、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无弓形虫、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以及生殖道感染;④查封闭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均提示阴性。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学》要求[5]: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②尿频或者夜尿多,下腹隐痛坠胀;③眼眶黯黑,面色晦黄;④舌淡,脉沉细,尺脉弱。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和《中医妇科学》要求;②年龄20~40岁育龄期妇女;③认知功能正常;④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肝、肾严重原发性疾病;②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子宫肌瘤、生殖器肿瘤、生殖内分泌异常、染色体异常、子宫发育异常等引发的自然性流产;④男方精液常规检查异常;⑤不能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计划妊娠前3个月服用叶酸片(国药准字:H10970079,规格0.4mg/片),每天1次,每次0.4mg。天然维生素E胶丸(国药准字:H20003539,规格0.1g/丸),每天1次,每次0.1 mg。服用至妊娠12周,并随访至20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健脾补肾中药,即计划妊娠前3个月服用中药(白术、怀山药、桑寄生各15 g,党参、菟丝子各30 g,杜仲、制首乌、续断、白芍各10 g,陈皮、陈皮、甘草各6 g,黄芩5 g),每天1剂,清水煎服,早晚2次分服,每次100 ml。服用至妊娠12周,并随访至20周。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②观察组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继发不孕率;③观察两组患者早孕期的孕酮、β-HCG值;④观察两组患者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

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6]: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2分、4分、6分,评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

妊娠:尿妊娠试验阳性结合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孕酮、β-HC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测定,β-HCG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试剂盒(上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1121,批号20142310)。孕酮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11,生产批号:20142013)[7]。

4 疗效判断 临床治疗标准[8]:痊愈:孕12周无腹痛、阴道出血,B超检查胚胎发育与孕周相一致,随访28周后胎儿存活;有效:孕12周有腹痛、阴道出血症状,孕28周前流产;无效:12周内妊娠失败者。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人数。

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由SPSS 24.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则表示两组数据资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2.8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 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继发不孕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继发不孕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成功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继发不孕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两组患者早期孕酮、β-HCG值对比 观察组早孕期的孕酮、β-HCG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早期孕酮、β-HCG值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4 两组患者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对比 观察组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13.62±9.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14±10.84)分(P<0.05)。

5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对比 在观察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多种原因造成,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因素,但是还有部分自然流产原因不明确。目前,临床西医治疗复发性流产主要是针对性治疗,而原因不明患者,西医治疗一般是孕期补充黄体酮。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孕期补充黄体酮疗效非常有限[9]。而中医学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历史悠久,临床治疗安全性高,无毒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10]。但是中药周期长,起效慢,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中医学治疗疾病较为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即所谓的防患于未然,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由此,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孕前、孕期预防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本文采用中西医治疗,将未孕先调和已孕安胎相结合,即实现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取得了理想的治疗疗效。中医学中认为脾肾不足会精血亏虚,从而冲任失养而难结胎实,故防治滑胎的关键是补肾安胎[12-13]。因此,使用健脾补肾中药治疗,可发挥补肾健脾、固冲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补肾中药可直接作用于卵巢,且可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进一步促进孕卵的着床、发育[14-16]。同时可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性,为成功妊娠提供了条件。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结合孕前孕后治疗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妊娠率,降低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早期自然流产率、继发不孕率,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并且促进了内分泌环境的改善,使卵泡正常发育,为成功妊娠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有效提高了临床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今后在临床,我们仍然要不断深入研究,为远期疗效的评价提供参考,以体现中医学在治疗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可行性。

[1] 孔栋玲,薛凤霞.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14,2(6):511-513.

[2] 刘新玉,郜 洁,罗颂平.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思路及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0(11):1412-1414.

[3] 倪婷婷.中医药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5,23(12):68-71.

[4] 乐 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87.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17-221.

[6] 孙 云.观察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J].江西中医药,2015,43(2):33-35.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53-256.

[8] 王永霞.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9(34):14-15.

[9] 卫爱武,李明珠,王润之,等.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妊娠结局[J].中医学报,2014,28(6):876-877.

[10] 刘桂英,何丽亚,黎玉婷,等.孕前健脾补肾对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5,38(1):20-22.

[11] 史晓艳,陈 铭,石玉玲.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后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0):1407-1409.

[12] 李卫红,刘丹卓,李卫民.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复发性流产防治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2094.

[13] 王媛中,李元琪,李伟莉.母胎界面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979-983.

[14] Wramsby ML,Sten-Linder M,Bremme K.Primary habitual abortions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frequency of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J].Fertil Steril,2000,74(5):987-991.

[15] 董涛威,肖 青,钟卓慧.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综合治疗后妊娠结局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 8) : 1066-1068.

[16] 谢志燕,常 惠.从“肾虚血瘀”论治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J].西部中医药,2015,28(2):99-101.

猜你喜欢

孕酮复发性流产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