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2018-06-28江苏省高邮市通邮电子商务产业园
江苏省高邮市通邮电子商务产业园
江苏省高邮市通邮电子商务产业园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综合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农民勤劳之手,以“互联网+农户”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精准要素供给,强化典型引领,积极引导农民触网建网,加大推进举措,全力铺就农民增收致富路。
将“泥腿子”变成“金手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邮电商产业园建立之初,就大力实施农民电商培训,在培训的人次、层次、实效上形成一体化、跟踪式考核评价机制,举办励志典型、成功样板宣讲活动,组织前往宿迁耿车等地考察学习,定期开展农民大学生“橙才营”、微商、电商专业户技能提升等公益专业培训。自2016年开园以来,累计开展电商实战、新农民新电商等线下培训4500多人次,线上培训超1.3万人次,举办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生态峰会、“互联网+服务业”高峰论坛、农产品营销策略路演等重大活动7次,有力带动132名农民实现鼠标点点、财源滚滚,帮助31名特困农民、残疾人以“网”自立,陈邵龙、刘文芳为主的一批“金手指”月销售达300万元。电商园先后创成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扬州返乡下乡双创基地以及高邮创业孵化基地、巾帼电商创业基地、残联创业基地。
将“小平台”变成“大舞台”
围绕软件不软、硬件过硬的要求,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公益化运作,三年建设双创空间3.2万平方米,于园区内设立了物流快递中心,以打包方式最大程度压降每单物流成本,根据规模大小对仓储用房实行低租免租,建设电商人才公寓35套,2017年又迁建跨境电商中心。同时,建立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电商企业的销售前十强奖项,建立400万元电商创业基金并出台了管理办法,着力让创业农民走好“最先1公里”。目前,入驻企业137家,日发单1万左右,通邮电商园跻身国家双创园区、国家众创空间,船企动力公司获得2017“绿扬金凤”众创大赛“天使基金”,打造了倍佑电商、小白兔、绿翼等销售超500万元电商企业37家。
将“土疙瘩”变成“香饽饽”
通邮电商园一方面,将严格质量把关贯穿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中去,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另一方面,通过扶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本地的咸鸭蛋、有机大米、大闸蟹、河虾、纺织服装等农特产品进行美工设计、网红直播、打造品牌等举措,让消费者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农产品,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新注册的“邮丹”牌系列蛋品、“湖恩”牌高邮湖大闸蟹两个自主品牌享誉天猫、1号店。倍佑网络的薛镇银从销售起步,逐步发展形成基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同时,通过走村入户认真排查全市有卖点的老手工、老手艺,逐一建档立卡,挖掘文化内涵,并全力推向线上市场,让“乡愁味道”释放出市场价值。经过近2年的努力,打造了“秦邮蛋品”老字号,注册名牌商标8 个,带动30多种藏在深闺的“土疙瘩”走向全国,近3500名农民在家门口端起了“金饭碗”。
将“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高邮市成立了跨境电商协会自由职业联盟,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2个、各类特色电商公共服务站10个,并出台政策大力推进一村一淘宝工作室建设,专项帮扶鼎鑫食品、红太阳食品、秦邮蛋品、金宏食品等龙头企业建立“U 订货”PC端和APP兼容的电商销售平台,支持建设运营淘宝网、1号店、苏宁中华馆、京东特色馆等平台,着力打造高邮土特农产品网上集散地,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动的联动效应。管伙村、浩芝村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村,鑫东方、百仕德等7家企业成为阿里优质供应商,3家企业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实现不出门而卖全球。2017年销售8.7亿元,其中农产品1.5亿元,创成了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电子商务十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