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植保植检的江苏方略

2018-06-28吴佳文田子华杨荣明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测报病虫植保

吴佳文 田子华 杨荣明/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农业农村部今年在全国启动了农业质量年行动,提出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工作导向,对植保植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苏省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监测预警智能化、病虫防控绿色化、防控方式专业化、服务指导规范化为导向,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植保技术集成创新,有效遏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质量年行动。

推进病虫监测预警智能化

建立完善四大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病虫抗药性监测体系、农药使用强度监测体系和农药有效性监测体系。高效运行42个国家级区域测报站和220个重大植物疫情监测点,加快构建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确保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

强化智能监测设备示范推广。坚持引进、移植、研发并进的原则,加强智能化测报工具的研发和推广,扩大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仪、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的试验示范与设备更新换代工作。协助企业改进、完善设备工艺和使用技术,提高新型智能化测报工具的实用性、可靠性。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杨荣明/摄

加快实施植保工程项目。按照“聚点成网、填平补齐、更新换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能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8个标准化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场,改进和完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装备一批技术成熟的新型智能测报工具和现代植保装备,全面提升重大农作物病虫疫情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能力。

推进病虫防控技术绿色化

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按照“增点扩面、探索机制、集成创新”的总体思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60个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和5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因地制宜集成创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防控新模式,在稻麦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分别集成推广应用“种苗处理+生态调控+应急防控”和“清园控害+综合诱杀+生化调控”绿色防控新模式,确保主要农作物非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覆盖率28%以上。

推进农药精准施用。推行精准对靶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购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开展植保无人机试验示范工作,不断完善无人机施药的作业标准,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施药技术模式,确保农药利用率达42%以上。

推动农药减量使用。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集成组装一批农药减量技术模式,边示范边推广,建设一批农药减量技术示范基地。在病虫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采取进村入户、挂钩包片等形式,全程帮助、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强化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的宣传推介,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确保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78%、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

推进病虫防控方式专业化

强化病虫防控组织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结合省级重大病虫害防治、粮食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等项目,加大服务组织培育力度,提升统防统治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力争每县新增1个“五有五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加快提升病虫防控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五有五好”服务组织由单一病虫向全生育期病虫方向发展,由专业病虫防治向综合服务方向延伸,防治作物由大田农作物向果蔬茶等经济作物方向扩展,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9%。

推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突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病虫专业防治服务组织、绿色防控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对接,强化农业企业在绿色防控措施推广应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企业与服务组织直供直销模式,不断提升绿色防控产品、技术在统防统治组织应用覆盖面。

推进植保植检服务规范化

贯彻落实植保条例规章。认真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植保植检工作,提高病虫疫情监测的规范性,切实当好病虫监测与防控的哨兵和参谋。组织开展种子联合执法检查、南繁基地植物检疫检查和“送法进农户、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月等活动。

强化植物检疫规范执法。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调运及经营行为,依法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确保大宗作物产地检疫覆盖率、国外引进种苗检疫监管率和检疫行政许可按时办结率均为100%。落实植物检疫“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强化病虫防控服务指导。聚焦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着力强化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等稻麦暴发性、流行性病虫,以及果菜茶重大病虫防控服务指导工作。强化重大植物疫情源头治理,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进植物疫情综合治理、联防联控,有效遏制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急重大植物疫情处置率均达100%。

强化植保工作机制创新

健全植保创新团队。强化与科研、教学、企业、推广等单位协作,探索组建一批分生态区、分病虫的病虫疫情防控专家协作组、高效植保机械产业联盟、农药有效性监测专家组和病虫草抗药性监测专家组等植保专家队伍。

加强植保技术储备。依托科研院所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针对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要加强果菜茶、特粮特经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联合开展病虫监测智能化设备、重大病虫绿色防控、高效施药机械、种子药剂处理及安全用药技术攻关。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植保项目在工作创新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继续抓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农作物及草原病虫害防治)、省级重大病虫害防治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实施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项目事前方案报备,事中服务管理,事后总结验收等工作。□

猜你喜欢

测报病虫植保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