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意象教学研究
2018-06-27梁玥
梁玥
【摘要】《再别康桥》的教学往往重视“三美”,而忽视意象的分析。分析这首诗融贯中西的意象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意象教学中,传记研究法、母题分析法和接受美学法等文本解读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意象的同时,还能使学生逐渐掌握这些重要的解读方法,提高鉴赏诗歌和其他文本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教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1928年,徐志摩再次访问英国,故地重游之时诗兴大发,即兴创作出这首传世之作,表达了对剑桥的热爱和惜别,以及对于誓约遗弃、爱情逝去的伤感。
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第一單元,单元目标指出“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诗歌,有助于“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课标)。高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停留于言语形式的教学。在意象教学中,将传记研究法、母题分析法和接受美学法等文本解读的方法渗透其中十分必要。
一、传记研究法
传记研究法始于19世纪,是鉴赏作品的常见方法之一。教师应在学生理解意象产生困难时,适时地讲解诗人的相关经历与人格特点。徐志摩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后来留学美国、英国,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润,拥有多元文化的视野。因此,分析本诗意象时要注意意象具有中西方文化的双重意蕴。同时,为学生呈现与写作背景相关的作品,如徐志摩《康桥再会吧》(1922)、林徽因《那一晚》(1931)《记忆》(1936)等等,帮助学生了解1921年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诗意爱情,理解诗人10年后祈盼破碎的心情。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诗人传记。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传记研究法,并在阅读其他作品时也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
二、母题分析法
另一个解读意象的重要方法是母题分析法,教学中可以分析原型意象。原型根源于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体现着文学文化传统的力量。陈鹏翔教授将意象研究纳入母题研究的范畴,认为在诗中“意象和套语都是大大小小的母题”文献。《再别康桥》的意象虽然体现了徐志摩诗歌融贯中西的特点,但一定是以中国古典诗词为灵魂的。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带有母题性的意象文化蕴含和历代诗人的沿袭生发,从中窥见历代中国人经验式的民族思维、民族心理,甚至民族精神。《再别康桥》所在单元是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个单元,“柳”“夕阳”“青荇”等意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的《望江南》《周南·关雎》等课文中出现过,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形式简单地进行历时梳理,帮助学生复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追溯母题的意识。而对于“榆阴”“虹”等学生并不熟悉的意象,教师应详细解释其文化起源及文学史上的继承与生发,带领学生走一场意象的主题史之旅。
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学的视域进行研读。《再别康桥》是一首新诗,本单元“单元目标”中提到,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这也体现在《再别康桥》意象的意蕴中。“金柳”“夕阳”“榆阴”等意象在莎士比亚、拜伦、华兹华斯等英国文人笔下指向哀伤和死亡,而“天上虹”和“云彩”的誓约在《圣经》中也是被遗弃的过去。此外,徐志摩显然受到华兹华斯露西组诗“死亡”概念的影响,理想中美好的爱人死去,这样的创伤记忆难以消除,“但创伤个体主观意志可以治愈自己”,徐志摩也是如此。
意象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在《再别康桥》意象的教学中从比较视域出发,有利于学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思考世界文学,并且探索其中蕴含的多元文化。有些意象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蕴含是相同的,而有些意象则会代表不同的母题。在比较中,学生也更容易发现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三、接受美学法
与前两种作家维度的方法不同,接受美学法是读者维度的文本解读方法。在理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一个能动主体,重视学生自身积极的、创造性的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
审美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层面,通过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运用传记研究法深入了解作者其人、运用母题分析法掌握意象丰富的文化蕴含过程中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审美陶冶。然而审美绝不仅是陶冶,更重要的是再现与再创造,通过再现彼时的精神文明达到对自身的塑造。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再别康桥》的理解,使学生获得自身的审美体验,外化审美能力。语文中的审美主要追求语言美,王宁教授也指出“语言在表达美感的普遍性方面,也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课布置课堂写作练习,如让学生动笔写一首新诗,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尝试在诗中运用意象。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创作时兼顾“三美”,即“建筑的美”“绘画的美”“音乐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鹏翔.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C].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21).
[2] 左佳.露西组诗中的创伤与复原[J].青年文学家,2015(27).
[3] 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