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课堂教学评语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2018-06-27梁丽茹

课外语文·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策略性多元性艺术性

梁丽茹

【摘要】由于课堂教学评语具有直接性、便捷性的特点,因此已经成为目前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常见方式,不仅使用率较高,同时还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科学地使用课堂教学评语能创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并且能够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充分发散思维、解决困难、增加信心。相反,如果课堂教学评语使用不当,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语;艺术性;策略性;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评价用语属于“即兴创作”,需要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每次都能做出及时、得体、激励性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准确而恰当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又是非常需要和重要的。那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课堂教学评语及发挥其作用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以及向其他教师学习的基础上,浅谈以下几点陋见:

一、使用课堂教学评语应讲究艺术性

教师应该怎样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关键看老师是否用激励性的充满温情的教学评价语言来“煽情”。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情况而异的。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使学生体会到自信的感觉,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应讲究艺术性。

(一)精准且适宜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不仅要对学生良好的表现给予赞扬,同时也要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指出。以“朗读”部分教学为例,学生在读过朗读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感已经被完全读出来了,但是下次读的时候需要注重加强字音的准确性”或者“读得非常流利,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感情表达出来,要将语速放慢些”,等等。这样精准且适宜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因得到肯定而开心,同时可以更加注重在朗读中做到语速适中、字音准确、情感自然,学生也会更愿意投入到朗读中去。

(二)灵活且精巧

灵活的评价可以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需要以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会因为灵活的评价变得更加有信心。笔者之前在上课时,让学生对一段优美的句子进行仿写,当时我是这样对学生仿写的句子进行评价的:读了你写的仿句,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河流、稻香,在灿烂且幽静的夜空下,我似乎听见青蛙在叫,丰收的喜悦似乎就在眼前,假设可以再运用一些合适的修辞,会让句子显得更加有画面感吧。学生听了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之后,赶紧认真对句子进行修改。因此,灵活且精巧的评语可以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发挥课堂教学评语的作用应讲究策略性

课堂教学评语既要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学生的激情;又要像阳光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那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这个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呢?

(一)对学生进行真实、精准的评价

就以往的教学评语来看,教师基本以“好、很好、非常好”等一些较为简单的字或者词汇对学生进行评价,虽然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但是如果就这几个词,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作用。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需要以真实、精准为前提,对学生的优点给予正确的肯定,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水平,同时,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评语确保具有鼓励性、建议性,让学生可以经常反省自己在哪里有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二)挖掘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在教师的赞美中收获自信

有教育家曾经指出:对于教育来讲,其艺术的本质应该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并非传授本领。而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当学生有些许成功时,哪怕非常不明显,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赞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

(三)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自我反省

每个人都喜欢听“顺耳”的话,学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其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难免在课堂是会表现出不同的缺点。作为教师,不应该对此进行严厉苛责,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将“权利”交付于学生手中,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在此过程中,教師切忌语言、神态上的直接、锋利,尽量“旁敲侧击”地启发学生。

三、运用课堂教学评语应讲究多元性

科学的课堂教学评语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把握课堂教学评语的艺术性及策略性的基础上还应实现其多元性。在各种情境下用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评语来科学地评价学生。

(一)肯定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特别是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更期盼自己的表现、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当学生正确回答完问题,或按要求完成学习活动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正面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例如,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得正确而且有独创性,回答正确、流利、干脆,我们就可以说:“某某同学答得精彩,有见地。”学生在得到肯定的评价后,学习的信心会倍增,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便学生重复了别人的答案,我们也要给予肯定的评价:“你听得很仔细!”“你的想法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学生在得到肯定的评价后就会更积极地进行思考。相反,如果我们只是示意他坐下,或粗暴地说:“某某已经说过了,想好了再说!”学生的积极性就有可能因此而被挫伤,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可能因此中断。

(二)暗示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就像灶膛里闪烁的火星,很容易被点燃,也很容易熄灭。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其实就是兴趣的一个体现,特别是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回答不确切时,教师切忌盲目否定或表现出不满、不屑,而应巧妙地给以提示和暗示,既让学生明白自己理解上存在偏差,又要小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继续思考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备课中解一道应用题时曾走过弯路,上课时,他有意把自己的失误和某学生的不当解法联系起来:“你的思路和老师的想法一样,答案正确,可惜解法太繁了。”既使学生明白了自己思路的不合适,又使学生倍感亲切。

(三)指导法

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反馈的信息,要做到正确地判断,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该多学习的地方。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下一段。”如果换成“读得响亮流利,非常棒,但是如果掌握语气、放慢语速、注意停顿就更棒了”这种一分为二的评价,具有辩证性,不仅提出了中肯而具体的意见,能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而且语气亲切暖人。

(四)启迪法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教学评语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语,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五)发展法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突如其来”的问题,如果教师拒知,则有可能消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巧妙地把握住它,就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以课文《春》为例,当教师带领学生已经领略完春天的意境,课程接近尾声时,忽然有同学发出疑问“现在还那么冷,明明就是冬天”,紧接着有同学附发出质疑的同学问道:“春天在哪呢”。其他还沉浸在春天意境的同学们,像是忽然从梦中惊醒,有的陷入思索,有的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对学生说,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不会远了,正是由于冬天的雪化在土地里,让土地拥有充足的水分,才能在春天来到时,出现万物生长,鲜花盛开的景象。听过我的解答,同学们露出满意的笑容,结束课程。

总之,如果将学生比喻成铁器,那么教师的课堂评语就是具有磁力的磁铁,可以将学生牢牢吸引,作为教师,需要做到随时创新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学生做出错误的回答,教师也不要给予批评,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拥有自信,才能够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柯孔标.教学评价[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2]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史晓燕,周瑞芳,寇学臣.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2(3).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策略性多元性艺术性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初中语文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分析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
国有企业并购策略性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