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6-21曹登仁
曹登仁
摘要: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美术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独的教师上课讲授的过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指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动手制作一些东西,美术作品,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结合生活,激发兴趣;趣味比赛,加强参与;小组合作,开拓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结合生活;趣味比赛;小组合作
小学作为学生刚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對学生进行指导。而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学科的动手能力主要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进行美术手工作品的制作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特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将小学美术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赞赏,即美术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学。教师通过将课本内容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更好的接受课本新知识,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开展《动物唱歌的模样》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这一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局部认识动物,然后进行动物唱歌模样的绘画创作。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平时同学们所熟悉的动物的图片。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多动物,因此这种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亲近感,可以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
二、趣味比赛,加强参与
除了口头讲授知识点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小学时期的学生处于好奇心重,玩耍心强的阶段,课堂教学如果太过无聊刻板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趣味比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法教学。这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后形成一个或几个有趣的游戏,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以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开拓思维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这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小组学习的正常运行首先需要教师划分好学习小组,保证小组成员优劣的互补,相互进步;其次,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的干预要适量,适当的干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方法,而过犹不及,教师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小组合作的正常运行,打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很好的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彩泥连连看》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六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将彩泥连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形,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小组间的彩泥合作制作。学生们进行小组间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听取学生们的想法,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让每一个小组起来分享自己小组的想法。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聆听,既有利于调动美术课堂的氛围,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
总之,小学美术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美育的重要学科,它的教学方式需要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而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需要自己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才可以教授给学生,然后运用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组织趣味比赛,提高学生自愿参与活动的程度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况,采取合适的进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磊.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2]朱小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