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2018-06-21马忠英
马忠英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教师除了需要针对基础知识方面进行引导,还要对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展开培养。为此,教师便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学生们可以有效融入其中,进而提升学习的整体质量。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为品质培养的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审题习惯;计算方法;迁移变通;反思;思维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计算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理应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对早期的教学模式予以全面优化,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更具准确性以及灵活性特点,从而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高。
一、对学生们的审题习惯展开培养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数学解题工作来说,审题是其中的基础步骤,也是确保计算正确的重要前提。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看清题目条件的情况下便开始计算,诸如将除号看成加号,或者把数字“2”看出数字“3”,从而造成计算出现错误。不仅如此,部分学生还会经常对某些数字的表面形式产生错误的联系。诸如在进行7.8+2.2x6计算的时候,往往会先计算7.8+2.2,再得出10之后再乘以6,计算出错误答案60。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发现7.8+2.2能够获得一个整数,从而并未对具体运算顺序有所考虑。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模式缺乏准确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1]。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们对运算顺序予以判断,明确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同时还要对题目条件中的符号和数字认真观察,不要出现看错的情况。同时还要将算理完全弄懂,通过合适的算法展开计算。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具备较强的计算习惯。对于一些经常容易让学生们出现错觉的题目,还要进行反复训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诸如, 2.4+7.2÷2.4+7.2,6.9-0.3÷3等。
二、对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展开培养
(一)基本概念分析
学生们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自身思路是否开阔以及掌握的方法是否足够丰富,都是衡量其思维灵活性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理应引导学生们对不同的运算定理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能够做到运用自如,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对于 讲解的时候,即便学生们说出了答
案是1,教师同样还需要对其进行提问,了解其脑海中的运算步骤。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展开引导,促使其从多种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计算方法。又如在对于题目3.6x60%+2.4x60%-60%讲解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运用乘法分配率,将其转化成(3.6+2.4-1)x60%。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思维灵活性往往是在适应多变的情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进行培养的时候,应当尽可能为其创设各类不同的教学情况,引导其积极应用各种计算方式,自主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其思维灵活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将其内心的探究欲望全部激发出来[2]。
三、对学生们的思维独创性展开培养
(一)基本概念分析
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来说,思维的独创性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能力。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迁移和变通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大胆设疑,从而促使解题的思路得到有效拓展,进而能够找到更多不同的解题方式。
(二)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题目1.2+9.7+99.7+999.7+9999.7学习的时候,如果学生们单纯按照累加的方式展开计算,则整个计算过程将会变得极为繁琐,并且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为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将题目中的“1.2”拆分成0.3+0.3+0.3+0.3,之后再基于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方式,从而降低计算的难度。如此一来,原式便会变为(0.3+9.7)+(0.3+99.7)+(0.3+999.7)+(0.3+9999.7),最终计算出答案是11110。这种思维模式极为大胆,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计算的乐趣所在,而且还会对其思维的独创性进行培养[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计算思維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过程,教师理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们展开引导,促使其能够认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不仅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范炳荣.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23-123.
[2]周星.重视计算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5(6):58-58.
[3]凌瑞璧.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5(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