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括号》一课教学设计的思考
2018-06-21梁爱春
梁爱春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认为:“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小括号》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认识“小括号”这个新的数学符号,理解新符号“小括号”的意义。本文通过片段教学和教学实践思考两方面,就如何上好《小括号》一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括号;片段教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认为:“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数学符号是人们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中真实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抽象概括。《小括号》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认识“小括号”这个新的数学符号,理解新符号“小括号”的意义。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一是学生对“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感受不深。二是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比较难教;下面我试图通过这样的教学片段的设计来回答以上的两个问题。
一、片段教学: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剪五角星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剪下了几个五角星?
生2:还剩几个五角星?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会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2+3=5,很快地解决了生1提出的数学问题。
师:要想知道还剩几个五角星,又怎样计算呢?先独立做一做,然后小组交流,并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2-3=5。
生2:我是用小五角星摆的,先从10个小五角星里面拿走2个,接着从剩下的8个里面拿走3个,最后还剩5个小五角星。
生3:我也是用小五角星摆的,我从10个里面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一共拿走了5个,10个减5个,还剩5个。
生4:我与他们的不一样,我是先算一共剪下了几个:2+3=5(个),再用10个减去5个:10-5=5。
生5:老师,我是这样做的,10-2+3=5。
师:嗯.同学们认为他做得怎么样?全班质疑交流。
生1:10先减2再加3等于11,不等于5。
生2:剪下3个五角星,不能加3,应该减3才对。
生3:我是先算2+3=5,再从10里面减去5等于5。
师:哦,老师明白了,这个同学是想先算2+3,再从10里面减去2与3的和,可是10-2+3这个算式按运算顺序能先算2+3吗?
师: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先计算2+3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呢?请你们在这个算式创造一个简洁符号,让这个算式先算2+3。
生1:10-2+3=5
生2:10- 2+3 =5
生3:10-(2+3)=5
师:你们创造了这么多个符号,为了统一标准,不仅让我们中国人看得懂,还让外国人也看得懂,我们采用生3创造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括号。我们一起来看小括号的来历吧(播放音频)。
师:听完音频中小精灵的话语,你们知道这个括号有什么作用吗?
生:表示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个别学生说完后同桌说一说。
师板书:
师:结合主题图,请你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生1:原来有10个五角星,先剪到了2个五角星,再剪到3个五角星,一共剪掉了5个五角星,还剩5个五角星。
生2:原来有10个五角星,两次一共剪掉了5个五角星,还剩5个五角星。
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圈一圈。
板书:
二、教学实践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冲突,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去寻找和发现新的符号,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教材连续两次剪去星星,等于剪去两次剪去星星颗数的和,让小括号不会盲目产生,而是真真实实在需要优先计算的情况下使用小括号来进行标记,更加体现了小括号只是體现优先计算的符号。认识了小括号之后,教师通过实物操作,演示剪星星的过程,接着通过圈一圈的方式将剪掉的2个星星,3个星星,5个总数分别圈起来这样的画图策略,加深对小括号的意义的认识。
小括号的学习是一次数学符号的学习。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的符号感往往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在高年级的一些综合运算中,学生的符号运算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参考文献:
[1]易虹辉.小括号只能“告诉”吗?——从小括号的教学谈符号感的培养[J].湖南教育(C版),2007(4):38-39.
[2]黄丽君.了解知识生长点突破学习难点——小括号的教学反思[J].湖南教育(C版),2017(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