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立德教育
2018-06-21陈蕾
摘要:近日,偶然间看到一个帖子,题目是“人民日报怒批:再不整治,会让中国道德倒退50年!”暂不论这帖子的真实性,反观我们经常见到的学生,做事任性,对家人和老师不懂尊重,自我为中心,性格中自私、狭隘、功利,对人冷漠、无情。此等少年如何肩负重任?中学教学的出发点既是为了培养知识型和能力型的人才,更是要培养现代公民。历史学科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德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了深刻的阐发,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研究、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价值。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首先:听
听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利用講座、报告会等方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悟。如我们邀请著名画家郭喜忠老师到校园进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通过“观漫画说民俗,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在历史课堂上也注重传授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对以上内容阐述得也很系统。
二、其次:说
只听不说没有效果,在耳濡目染的前提下,课前3分钟演讲非常必要。每节历史课前指定一名同学分享一则历史典故,在分享中有交流,在交流中有成长。有同学分享了《宋史·杨时传》中“程门立雪”的故事。
这则小故事,同学们反响很大。有人为杨时等人尊敬师长的精神所折服,只有尊师才能重教,这恰恰是当代学生所欠缺的一种精神。迎面走来,对老师不理不睬者有之;课堂上,出言不逊怒怼老师者有之;更有甚者,一言不合,拔刀向师。面对这些问题,是孩子的错吗?是德育的缺失。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都是一张白纸,你如何勾画,他就会成为怎样的图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授课中多些正能量的引导,通过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告诉他们、教会他们如何尊师,如何重教,相信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三、再次:读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后人多少宝贵财富。让学生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为国之栋梁。如我推荐学生读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根本。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德行才长得起来。
根据相关书籍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甲骨卜辞上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当时的“孝”字字形非常形象,宛若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活画出了“事父母为孝”的内涵。如今子女打骂父母甚至弑父弑母的新闻屡屡被报道出来,不只有未成年的孩子,更有身为人父人母的子女。是什么让他们成了让人心寒和不齿的德行败坏者?这是大多数父母的道德困惑。我们只注重了孩子的成绩和物质需求,却并未在孩子尚且年幼时给予精神的粮食和道德的约束,以至于他们恣意妄为,终究成为一个让人厌恶的人。
四、最后:写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
如学过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中孔子一课后,我就让学生去写“孔子思想之我见的小论文”,一方面让他们甄别孔子思想中积极和消极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孔子的主张懂得如何为人?如何立德?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对人的成长和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刻影响,从而掌握知识,升华思想,培养理想人格。孔子思想中“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换位思考,做事情多考虑他人感受。正确分析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引导学生平等待人,学会尊重。通过这些习作,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收获人生感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树立优良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创新则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重建,吸收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我相信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不但能完成传承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育人,为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侯秀平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2014.9
[2]章涵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17.10
[3]蒋振洲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堂的有效融合》2018.1
[4]《宋史》 中华书局 1985.6
[5]《孝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10
【作者简介:陈蕾 (1979.6-)性别:女,籍贯:黑龙江牡丹江 职称:中学一级,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