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益肾化瘀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及对NK细胞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2018-06-19陈祥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凝瘀血孕酮

张 虹 陈祥艳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复发性流产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认为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生殖道异常及感染、内分泌异常、宫颈机能不全因素关系密切[1]。随着人工流产术的广泛开展,本病发生率逐渐升高,研究显示可高达10%~15%[2]。孕激素外源性摄入是本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地屈孕酮是最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对于RSA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使用较广泛。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了免疫功能失调、高凝状态在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发病中起到关键性作用[3]。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化瘀方效果显著,并观察其对NK细胞百分比检测及高凝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因复发性流产(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型)于本院妇科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年龄22~36岁,平均29.76±4.67岁;病程16~37个月,平均24.70±4.59个月;自然流产次数2~5次,平均4.26±0.27次。观察组45例,年龄22~38岁,平均29.43±4.49岁;病程15~40个月,平均24.29±4.82个月;自然流产次数2~6次,平均4.37±0.25次。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妊娠28周前的自然流产连续3或3次以上。妊娠标准:有停经史,尿妊娠试验阳性,子宫彩超提示宫内妊娠,孕囊内卵黄囊及胚芽发育与孕周相符[4]。脾肾两虚证:主症:为复发性流产;次症:①夜尿频多;②双膝酸软;③月经色暗或夹血块;④头晕耳鸣;⑤便溏或少食则腹胀;⑥舌质淡胖暗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或细滑[5]。确诊时符合主症,并满足一项及以上次症并符合舌脉即可。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自妊娠第35~36天时开始口服地屈孕酮10mg(荷兰SolvayPharma,注册证号H20130110),每天2次口服,间隔12小时,服用至妊娠第12周。观察组:联合健脾益肾化瘀方。方药:黄芪30g,枸杞15g,桑寄生、续断、丹参、女贞子、杜仲、当归、茯苓、白术、鸡血藤、益母草各15g,炙甘草6g。入院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与对照组同步用药。1.4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孕酮(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及NK细胞百分比情况。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高凝状态指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公司)测定,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均由本院检验科统一检测。对患者随访至分娩,观察妊娠结局,妊娠确诊均经彩超及HCG检测,其中妊娠成功例数包括早产及足月产。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s表示,t检验。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s)

表1 两组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97±0.61 2.04±0.37#*对照组观察组45 45 65.72±15.43 65.83±15.65 132.42±15.56#178.8±10.63#*6.32±0.45 6.36±0.50 2.13±0.41 0.97±0.25#*4.16±0.72 4.20±0.78

2.2 两组血清NK细胞百分比改善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NK细胞百分比改善情况(±s,%)

表2 两组血清NK细胞百分比改善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观察组45 45 39.36±3.52 39.15±3.29 38.20±2.16 19.15±3.28*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3 讨论

本病隶属于中医学“滑胎”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性本虚标实,以脾肾两虚为本,夹瘀为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肾气虚弱则冲任不固,则胎元不固易发生胎动不安及胎漏,甚者可致滑胎。脾气亏虚,失于固摄则胎元不固加之后天水谷不能充分运化为水谷精微,则胚胎失去濡养则亦导致胎动不安。杨宗孟认为,孕育之根本在于肾,荣养之源泉在乎脾,而于论治本病之时,既要重视肾气的调养,也不可忽视脾气的培补[6]。党慧敏等[7]强调瘀血致病的重要性,肾气亏虚则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诱发瘀血形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影响胎儿的荣养而致发育不良甚或停育。笔者认为,治疗时要注重脾肾两虚病机特点,并兼顾瘀血,脾肾充足的气血运行通畅,则瘀血自除。健脾益肾化瘀方方中,黄芪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8],配伍白术、茯苓加强补益脾气之功效,枸杞补肾益精补血;桑寄生补肾养血安胎,续断、杜仲安胎益肾强腰;女贞子滋补肝肾,阴阳互济以充肾气,当归、鸡血藤补血养血且化瘀血,起到去瘀而不伤正,促进气血调和的作用;益母草活血化瘀,与丹参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功效;瘀不阻脉络,则气血调达,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共奏充先天,补后天,补益脾肾化瘀通络之功效。

有文献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NK细胞毒性无论在孕前还是孕期均高于正常妊娠者[9]。亦有研究报道高凝状态是导致RSA的重要因素之一,D-D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机体高凝状态时数值显著升高。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量增加使流产患者继发性纤溶能力增强,促使子宫螺旋动脉及绒毛血管血栓形成,减少胎盘血灌注量,导致胚胎功能异常而导致流产[10]。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NK细胞百分比较前降低,证实了NK细胞在RSA中的应用价值。健脾益肾化瘀方的应用有效改善了高凝状态,很可能是取得显著疗效的关键。从妊娠结局角度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足月产例数亦多。综上所述,健脾益肾化瘀方联合地屈孕酮可有效改善妊娠高凝状态,从而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傅娇,郭慧梅.黄体酮联合寿胎丸加减治疗复发性流产[J].世界中医药,2015,10(5):720-723.

[2]Rey E,Kahn SR,David M,et al.Thrombophilic disorders and fetal l ss:ameta-analysis[J].Lancet,2003,361(93):901-908.

[3]李冠华,李军.益气化瘀中药治疗高凝状态自身免疫型复发性自然流产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1):92-94.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3-9.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6]张新宽,王秋凤.杨宗孟辨治先兆流产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788-789.

[7]党慧敏,刘艳巧,刘润侠.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疗效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6):832-836.

[8]谢一红,胡慧娟.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复发性流产6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8):457.

[9]Coomarasamy a,Williams H,Truchanowicz E,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gesterone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s[J].N Engl J Med,2015,373(22):2141-2148.

[10]Giuliani E,Parkin KL,Lessey B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uterine NK cell in women with infertility or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and associated endO-metriosis[J].am J Reprod Immunol,2014,72(3):262-269.

猜你喜欢

高凝瘀血孕酮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部采血后瘀血减少的影响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