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2018-06-14毛智辉眭依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硕士生教育学跨学科

毛智辉 眭依凡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毛智辉 眭依凡

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九所高校的216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群体的专业认同水平总体偏低,且在性别、年级、志愿选择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培养模式、导师指导以及专业就业前景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教育学相关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规划以及完善导师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跨学科考研现象普遍存在且比例日益扩大,作为包容性较强又极具开放性的学科,教育学成为跨学科报考的热门学科。据有关研究得出,近几年,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占教育学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1/3~1/2,教育学领域内跨学科研究生比例高、学科背景复杂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生的主要特征[1]。由于这部分考生选择跨学科考试的动机多元,对所报考专业认识不深且专业基础薄弱,入学后能否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以及能否建立专业认同,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专业认同主要指“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2]。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是其对专业产生情感并持续投入专业学习的关键,这不仅对其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及后续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更直接关系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目前,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往往以某一类学科、专业的整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专门以某一学科中的跨学科入学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的较为少见。本研究中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是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从非教育学本科专业报考教育学一级学科(含10个二级学科)并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因为教育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较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学科,所以跨学科性亦是教育学超越自身学科原有界限而形成的独特的学科特征[3]。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能够利用其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科背景深化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借助他学科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来思考教育学问题,从而创生出教育学理论,为教育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究不仅能够为高校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而且能为促进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国内高校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样本,主要包括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通过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共计回收问卷265份,剔除无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为216份,有效率为81.51%(见表1)。

从样本的性别分布来看,调查对象中女生占比为80.1%,男生占比为19.9%,基本符合了教育学科的基本现状;年级的人数分布上,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呈现递减的趋势,分别占总人数的45.8%、32.9%和21.3%;志愿选择上,第一志愿比例较大,71.3%的学生通过第一志愿进入教育学科,28.7%的学生被调剂到教育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学科报考教育学科的考生中,文学、管理学、理学与工学的考生在跨考总人数当中的比重较大,其比例分别是28.7%、22.2%、16.2%与12.0%,是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2.研究工具

根据弗里德曼(Freedman)的态度理论,认同被作为态度发展的一种重要阶段,而态度的内部结构主要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cognition)、情感成分(affection)、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al tendency)[5]。基于这一理论并借鉴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在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进行初步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自主设计了《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问卷》,通过前期的试测,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了区分度不高、因素分析不合格的题项,最终形成了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正式问卷。

正式问卷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现状,由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专业行为构成,其中专业认知反映的是对教育学科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主要包括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价值等;专业情感指对教育学科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专业兴趣、专业获得感、专业热情等;专业行为是指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积极的专业学习行为,主要包含专业表现等。第二部分为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主要涵盖专业培养模式、导师指导、专业就业前景与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其中专业培养模式通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形式等题项体现,导师指导通过导师指导的次数、效果及满意度等题项来体现,专业就业前景通过就业形势、就业预期等题项来体现,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通过专业的社会接受程度以及对毕业生的评价等题项来体现。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选项包括“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依次赋予1~5分,得分越高代表其专业认同度越高。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研究表明,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总体均值为3.14,略高于3分的临界值,专业认同虽然呈现正向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另外,专业认同各维度的得分都不是很高,其中专业行为的得分相对较高为3.24分,其次是专业情感得分为3.13分,得分最低的为专业认知维度,仅为3.04分,这与问卷调查中“您跨学科报考教育学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类似,有47.2%的跨学科考生将“教育学科研究生比较好考”作为其跨考的原因,而并非是对教育学科有了充分认识的前提下选择报考,有36.4%的考生将“提升学历层次”作为其跨考原因,在功利性的跨考选择下,很难期待这一特殊群体对教育学科具有充分的了解并继而产生深厚的情感,因而,专业认知及专业情感得分水平较低也可以得到解释。

2.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根据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专业志愿选择等特征变量,对专业认同总体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其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性别。对不同性别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2可知不同性别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同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专业认知及专业行为维度上,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体到各个维度与总体认同上,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表明女生对教育学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上均好于男生,在访谈中谈及对教育学科的看法时,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在教育学领域,女生比男生更具优势,且更适合教育学的学习。这可能是人们的刻板印象所致,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教育学相关专业毕业后只能当老师,这也造成了男生潜意识里对教育学科产生抵触,加之上文提到的功利性的跨考动机,可能会造成男生对教育学科的专业认同度较低。

(2)年级。对不同年级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总体和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和专业认同总体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且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总体上呈现递减趋势。进一步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及专业认同总体维度上,三年级得分均显著低于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没有明显差距。

(3)志愿选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不同志愿选择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差异,结果表明,专业认同总体及专业情感、专业行为维度在不同的志愿选择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专业认知维度在不同的志愿选择上差异并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第一志愿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同总体、专业情感与专业行为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调剂生,虽然在专业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第一志愿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知维度的均分也同样高于调剂生(见表4)。

表2 不同性别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差异

注:*代表在p<0.05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p<0.01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p<0.001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3 不同年级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差异

表4 不同志愿选择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差异

3.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专业培养模式、导师指导、专业就业前景以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专业认同的关系,拟探讨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度与其所在专业的外在因素的关联程度。由表5可知,专业认同各影响因素与专业认同间关联性较好,均呈显著性相关。

表5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专业认同相关性分析

以专业认同总体为因变量,以专业认同的四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取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最终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就业前景以及导师指导三项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见表6)。综上,可以得出的最终线性回归方程为:专业认同=0.196*专业培养模式+0.185*导师指导+0.224*专业就业前景+1.064。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来看,专业培养模式所占权重最大,为0.263,其次是专业就业前景,系数为0.248,最后是导师指导,系数为0.206。可见教育学科的培养模式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最重要的因素,专业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其次,教育学相关专业就业前景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对于专业的认同度。另外,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也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研究结论

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高

研究结果表明,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堪忧,仅略高于3分的临界值,为3.14分;专业认同各维度得分均不高,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三个维度的得分介于3.04~3.24之间,专业认同水平亟待提升。

2.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一,不同性别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同水平及其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与总体认同上,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表明女生对教育学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上均好于男生。第二,不同年级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同水平及其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专业认同各维度和专业认同总体上,三年级得分均显著低于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没有明显差距;且一年级到三年级专业认同水平总体上呈现递减趋势。第三,专业认同总体及专业情感、专业行为维度在不同的志愿选择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专业认知维度在不同的志愿选择上差异并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第一志愿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同总体、专业情感与专业行为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调剂生,虽然在专业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第一志愿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在专业认知维度的均分也同样高于调剂生。

3.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专业培养模式、导师指导以及专业就业前景三大因素主要影响着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且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来看,专业培养模式对其影响程度最大为0.263,其次是专业就业前景为0.248,导师指导为0.206。

五、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建议

1.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跨学科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模式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一部分硕士生对目前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持悲观态度。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对教育类研究生进行培养时很少会考虑到跨学科群体的学生与本学科学生的差异性。学校未能根据跨学科学生群体所需,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而访谈中得知,专业基础薄弱、专业认识不深是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方案中为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多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专业选修课与公共课的比例,填补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另外,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门开设教育专题研讨课与跨学科交流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专业认同。最后,结合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促进其在实践应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实务能力,增强专业自信心,从而提升专业认同。

表6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加强就业指导与规划,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就业能力

由于教育学科受其专业特性所限,学科成熟度和实践应用性都有所欠缺,职业市场对其所培养的研究生认可度并不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6]。而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虽然具备两种不同的学科背景,但并未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融合,加之社会对教育学认同度并不高,在就业时往往会陷入迷茫。调查结果显示,53.6%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认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有18.2%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认为“毕业即失业”,只有28.2%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认为“毕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可见专业的就业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因此,改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就业形势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及学院应从入学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向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普及就业相关知识,并结合这一群体跨学科的特性,提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其次,与相关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发布教育学有关专业的就业信息,同时开展求职技能培训,增强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就业能力;最后,社会要加大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使其获得积极的反馈,从而提升专业认同水平。

3.完善导师指导方式,充分发挥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自身优势

在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当中,导师指导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影响显著。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在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及实践中作用重大,导师指导的次数与效果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对专业的认同水平。首先,导师应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学科背景、专业基础及个人兴趣特点有基本的了解,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引导研究生发挥自身长处,对其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建议,并给予及时反馈。其次,由于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具有多学科背景,由单一的导师指导不利于其多学科知识的发展,因而,建立导师联合团队是颇为有效的一种选择,一名研究生同时由来自不同学科的导师进行指导,这不仅会发挥跨学科研究生的自身优势,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研究生的个性差异,保证其专业知识建构的完整性。最后,针对多数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相较于本学科硕士生问题更多、更迷茫的现状,要加大导师指导力度,建立起规范的导师指导与沟通交流机制,满足其专业需求,增进内心积极体验,从而提升专业认同水平。

[1] 刘峻杉. 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6): 18-23.

[2] 秦攀博.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3] 孙振东. 当前我国教育学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教育学报, 2005(5): 20-28.

[4] 孙元涛. 教育学学科边界问题的再认识——关于“跨学科研究”的教育学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0(24): 31-35.

[5]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 第三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6] 谢秋葵. 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5): 36-39.

(责任编辑 黄欢)

毛智辉,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金华 321004;眭依凡,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金华 321004。

10.16750/j.adge.2018.06.011

猜你喜欢

硕士生教育学跨学科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赵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