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舞片与音乐剧的互生共荣
2018-06-13汪未晗
汪未晗
【摘 要】歌舞片是伴随有声电影的诞生而兴起的类型片之一,而音乐剧则是傳统舞台艺术的延续。通过电影这种现代艺术手段,二者不断进行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探索、尝试,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互生共荣,本文即对这一过程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好莱坞;百老汇;歌舞片;音乐剧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39-01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大融合的当代社会,电影可以说是在商业与艺术上均取得不俗成就的一种艺术形式和工业产品,即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商业化和商业艺术化。歌舞片即是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艺术商业化和商业艺术化的集大成者。
对于歌舞片的创作者来说,一直有一个灵感母体作为创作参照和来源,那就是音乐剧。所谓音乐剧,就是以戏剧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1]简单来说,音乐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样,电影也是一门现代综合艺术;两者皆为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共融后的产物,这也正是歌舞片和音乐剧长时间保持“亲密”关系的纽带。
在西方社会,音乐剧的高价格和稀有性决定了它必须走高档路线,以创意和艺术棱角吸引人,能走入纽约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欣赏一场真正的音乐剧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当今的百老汇,一场音乐剧的票价普遍在30-50美元左右,这在美国人的娱乐消遣中是一笔相对奢侈的开销了。而电影则只需要8-10美元,是一种平民艺术和大众艺术,它可以打破剧场的固定性和局限性,将被束缚于舞台的音乐剧推向全世界。因此,“深度”与“广度”的结合成为了众多艺术创作者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双生”作品在分处美国东西海岸的纽约和洛杉矶交相呼应,熠熠生辉。
音乐剧的诞生远远早于不过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影,所以大部分的歌舞片都改编自同名或者同题的经典音乐剧。包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电影《百老汇之歌》,由音乐剧原班人马拍摄的开叙事音乐剧先河的作品《演艺船》,再至《西区故事》《窈窕淑女》和最为成功的《音乐之声》。新千年以后的《红磨坊》《芝加哥》《歌剧魅影》《吉屋出租》《金牌制作人》《理发师陶德》《妈妈咪呀!》均由音乐剧改编而成。可以看到,改编后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让百老汇的音乐剧以新的传播方式呈现给美国以外的观众欣赏,好莱坞成为了音乐剧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流行的有力功臣。
从音乐剧到歌舞片,由于前者有剧场演出的艺术实践经验,且经过观众的欣赏认可,所以确保了电影在创作基调上的稳固与安全,大部分情况下不至于会因为艺术理念的偏差而不对观众胃口。当然,这更加考验创作者的艺术功力:准确掌握音乐剧和电影的区别,摒弃过于舞台化的元素,用摄影机镜头对舞台加以扩展、延伸,使人物、场景都更加饱满丰润——从180度的舞台到360度的镜头,大部分的歌舞片对音乐剧的再创作都基本尊重了原作精神,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和音乐剧一样精彩的电影。所以,从百老汇音乐剧到好莱坞歌舞片,是艺术作品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典范,满足了美国人在文化继承和商业利益上的双重需要。
反之,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影响力自然也不会逃过音乐剧人的法眼。以音乐剧出名的《第四十二街》实则源自1933年的同名电影,而《美女与野兽》《狮子王》《泰坦尼克号》等影片也成为了百老汇的创作蓝本。其中有两部值得关注的剧目——《九》和《发胶明星梦》。《九》的灵感来源于1963年意大利大师级导演费里尼的作品《八又二分之一》,音乐剧版本先后于1982年和2003年在百老汇上演,不过在2009年,《芝加哥》的导演鲍勃·马歇尔又再一次将它搬上了大银幕。2002年的音乐剧《发胶明星梦》则来自1988年的好莱坞同名电影,同样,它也于2007年再一次回到了影院。
由此可见,音乐剧从题材上借鉴电影主要出于商业安全上的考虑。由于音乐剧的制作成本相当高,因此音乐剧必须保证收回成本且获得利润。在美国社会,通俗文化的影响使得音乐剧观众和电影观众有共同的娱乐精神,媒体的良好口碑也会促使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所以,成功的商业电影可以给音乐剧带来丰厚的收入。因此,从歌舞片到音乐剧的变革,使艺术化的音乐剧更具商业市场,也使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更添艺术特质,是商业艺术化的大胆尝试。
显然,把百老汇和好莱坞分别贴上“艺术”和“商业”的标签是不准确的。维持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作品。总之,双方都应该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协调对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预先签一份清楚有效的合约。这样看来,百老汇和好莱坞要互相信任、相互扶持,将美国的大众娱乐文化发扬光大,推动音乐剧和歌舞片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定宇.音乐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