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导制”与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发展
2018-06-13张哲英
张哲英
【摘 要】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定位开始从过去“艺体兴趣类”向“专业发展类”转化,本科生导师制是“专业发展类”学生戏剧社团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儿童教育剧场”具有定位精准、培育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剧场;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8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06-02
导师制的最大特点是“密切师生关系”,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导师制始创于19世纪末的牛津大学,后在欧美国家得以深入而广泛的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趋势,“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简称“本导制”),许多大学都纷纷出台了倡导“本导制”的相关文件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导制”甚而被认为是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学者丁林将四种“本导制”纳入优先发展之列:社团导师制、项目导师制、论文导师制和英才导师制。①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定位开始从过去的“艺体兴趣类”转移到“专业发展类”,而“本导制”无疑是“专业发展类”学生戏剧社团建设的重要途径,进而言之,上述四种“本导制”形式既与学生戏剧社团有着方方面面的关联性,又可推动它们获得快速高质的发展。下面结合本人创办“儿童教育剧场”实践来探讨“本导制”对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定位精准,提升剧场工作的凝聚力
“儿童教育剧场”由“教育剧场”衍生而来。在既往实践中,“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力倡戏剧教育理念,提出:透过戏剧而学习,其关键状态是投入角色;中国大陆“抓马宝贝剧场”致力于用戏剧带给孩子们叙述化的思考,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了解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台湾“教习剧场”强调教育剧场活动中演教员和参与者间是绝对必要,而且是较为对等的互动关系。②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儿童教育剧场”初创时主要定位是:为少年儿童人群(包括学校和社区)量身定做戏剧活动。通过戏剧活动营建孩子们认知空间并组织和发展其认知过程,将少年儿童的社会参与性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实现目标。“儿童教育剧场”成员既是演员,又是儿童参与表演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或教师),我们称其为“演教员”。这些“演教员”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师范专业的本科生。
在“儿童教育剧场”创建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尽管遇到了诸多外界“干扰”——许多都是出自善意和好心,如,一些同学建议在表演内容上加一些搞笑材料以赢取观众,有的同行则建议“儿童教育剧场”走普通戏剧的道路以满足更多大学生的表演需要,还有一些社会人士向“儿童教育剧场”发出“应景表演”邀请并许以一定数额奖金,等等,但是都被我们一一拒绝了,用心专一方为正道。始终保持定位的精准性让剧场工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一方面,剧场成员稳定,两年时间下来少有流失,成员们一般都是从大一跟到大三(核心成员甚至到毕业前夕)为止,这使得剧场队伍始终保持着蓄势待发状态。另一方面,工作态度积极主动,例如,在每一次到外面演出之后,无论多么辛苦和劳累,剧场成员都能够坐下来及时地对表演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估,其表演素养也日益见佳。相较之下,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也包括戏剧类社团)因为定位于“艺体兴趣类”,在开初就降低了对社团建设的要求,反映在实际活动中,要么凭借一时兴趣做事情,要么为一些“计划外”事情所吸引,有热情时社团成员们的工作朝气蓬勃,而一旦热情衰减或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也就曲终人散了,最终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性强,夯实表演素养之基础
尽管在校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要看到,表演素养培育亟需专业性,所谓“声台形表是基本功”,且有“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对于“儿童教育剧场”成员而言,还需要强化教育素养的培育,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等),重视学生戏剧社团的“专业培育性”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儿童教育剧场”不单是大学生的实践平台,更是他们的学习平台。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既有条件组织了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培育剧场成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培育扎实的大众基础。“儿童教育剧场”的创办依托于集美大学文学院所办之师范专业,该剧场主要成员都来自师范专业,且具备了一定的教师技能训练基础,这些基础都会推动其表演素养的发展。此外,该剧场导师有一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及数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在研(皆与“儿童教育剧场”建设内容有着高度一致性),尤其连续五年给本科生开设《教育排演》课程(含“儿童戏剧”内容),深得学生好评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说,这些前期工作为剧场成员的遴选奠定了基础。
其次,强化成员的表演素养。也正是基于上述诸多项目的支撑,在剧场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导师三次组织成员倾听戏剧教育方面的知名学者讲座,数次率领成员到中小学参观交流兒童剧表演经验,并且聘请厦门市儿童戏剧专业导演长期执导剧场表演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系统性,从而迅速提升了剧场成员的表演素养。
三、大胆实践,“走出去”和“走得好”
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发展自己,要走向社会,在更广大的场景中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开放办剧场”,而非拘泥于狭小的大学“象牙塔”之中“孤芳自赏”,这是获得发展的康庄大道,也是检验其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开放办剧场的过程中,“儿童教育剧场”主要实施了两个基本策略。
第一个基本策略就是要“走出去”,也就是要到中小学和社区当中去开展活动。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剧场初创时期,对成员们而言“走出去”简直是一件不敢想象甚至是令人恐惧的事情,但是,不走出去,就不能发展,这是铁律。其实,这也是高校多数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受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社团普遍习惯于在“象牙塔”中生存,缺少下海游泳的胆量,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儿童教育剧场”为了从校内排练走向中小学和社区表演,足足准备了一年。这当中,固然是在表演能力上的准备,但也是在心理上的准备——很多时候体现为成员们不断克服心理上的恐惧。然而社团一旦“走出去”——来到学校和社区,那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则大大鼓舞了每一个成员,这是因为,成百上千位孩子的真诚笑脸必定远超在大学的小众范围内“志满意得”的表扬,因此,这个长时间准备过程是值得的。
第二个基本策略就是要“走得好”,要让学生社团有实用价值,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不是摆样子、做面子工程。在“儿童教育剧场”“走出去”的近半年中——在学校和社区共计表演六场,以其新颖创新性获得了多方好评。然而,在其新鲜度逐渐褪尽之后,许多合作者开始质疑其实效性。质疑的主要问题是:在表演过程中缺乏童趣,成人化倾向严重;表演内容缺乏现实性——没有面對儿童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很多内容属于闭门造车;在表演过程中也缺乏与小观众的有效交流,成了“孤芳自赏”。主动面对这些质疑且解决实际问题是剧场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质疑的主要问题中,显然“表演内容缺乏现实性”成为核心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认真地编创反映校园霸凌内容的新剧本《坏女孩?》。剧场主要成员数次走向学校和社区搜集新鲜素材,同时请教中小学德育处老师以把握生活细节,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剧本,也实践了“艺术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这一艺术信条。最终表演结果证明,《坏女孩?》教育剧场以其题材的现实性、表演的生活性受到广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四、合作共赢,促进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戏剧社团如要获得长久发展,离不开校内外各方的支持以及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是,合作而非单单依靠支持(后者在很多时候已经沦落为一种变相的“乞讨”)应该成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发展策略。在校内,我们得到了包括学生管理在内诸多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能够在表演时间、排练场地、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帮助,而“儿童教育剧场”成员则依据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比赛,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并且屡获佳绩,由此获得校方赞誉。在校外,我们得到了学校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许多学校原本就是集美大学师范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因而和他们有着较多的交流和合作,“让儿童教育剧场进校园”的理念也比较容易获得他们在感情上的理解。另一方面,厦门市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实验区之一,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方兴未艾,“儿童教育剧场”以其专业性特点适逢其时,因而受到中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欢迎。在社区合作者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厦门童缘社会服务中心之“小红帽之家”。“小红帽之家”定位于“为辖区内儿童提供一个学习、游戏的安全庇护所,以缓解家庭照顾的缺位,同时也为社工稳定接触服务对象提供环境,可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而作为刚刚创办的“儿童教育剧场”非常需要一个实践环境,以此为契机,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一方面,“儿童教育剧场”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小红帽之家”往往成为我们的“首秀”之地,成为我们的“福地”;而另一方面,基于专业指导的“儿童教育剧场”也极大提升了“小红帽之家”这样社工组织的活动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以专业的、持久的“本导制”作为发展常态,以系统而有效的培育作为动力支撑,以合作精神凝聚八方支持,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作为最终发展目标,高校学生戏剧社团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获取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丁林.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教育研究,2010(9):107-108.
②蔡奇璋,许瑞芳编著.在那涌动的潮音中——教习剧场TIE[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