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7-12-25李丹阳曲阜师范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歌舞片歌舞好莱坞

文/李丹阳,曲阜师范大学

浅析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李丹阳,曲阜师范大学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好莱坞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电影产业基地,歌舞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在好莱坞电影产业中曾有过辉煌的荣耀时代。虽然好莱坞歌舞片因各种原因曾一度陷入低谷,但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也逐渐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再度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好莱坞歌舞片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进而探究其发展趋势。

歌剧演出;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现;发展趋势;大众文化

歌舞片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歌舞片的诞生,但是由于缺乏声音这一方面的要求,人们将1929年米高梅的《百老汇的旋律》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歌舞片。好莱坞歌舞片是深受大众欢迎的类型片之一。奥斯卡金像奖自1927年5月设立至今,在81届最佳影片中共有十部颁给了歌舞片,尤其是60年代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中,好莱坞歌舞片更是占了其中的近一半。本文从其发展脉络出发,结合举例分析当代歌舞片所呈现的形态,梳理其较之于传统的变化发展,以探求类型拓展的可能性。

1 好莱坞歌舞片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的类型特点成熟,产量颇高,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但是,这一高峰过后,歌舞片的势头就逐渐衰弱了,直到21世纪才通过以《红磨坊》(2001年)、《芝加哥》(2003年)为代表的影片“强势回归”。这两部新世纪之初的歌舞片代表作,前者得到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后者更是直接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荣誉。电影评论界也开始瞩目歌舞片的“复兴”。而在此之前,时间距离最近的以歌舞片的身份获奖的影片,也只是1968年的《奥利弗》。

紧接着,2004年的影片《灵魂歌王——Ray》让吉米?福克斯荣获“影帝”称号,而以乡村乐手约翰?卡什为原型的影片《一往无前》又让女主角瑞希?威瑟斯彭成功“封后”,拥有歌舞片与传记片结合式剧情的影片一时间成为学院派电影家的心头所好、奥斯卡的夺冠热门;2006年讲述黑人女孩“明星梦”的《梦幻女郎》不仅邀请了人气鼎盛的碧昂斯加盟,也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同为2006年的《舞出我人生》及其后来的续集,以“街舞”为影片的主要舞种,极大地迎合了当代的嘻哈文化潮流,为青年观众所追捧;而迪士尼也于2006年起推出了《歌舞青春》及其续集,以歌舞片为载体大打偶像牌,引领了青少年文化的时尚风潮。

在战后好莱坞电影对这一经典成规的突破中,歌舞片浮现出了它的智慧。实际上,歌舞片一直跃跃欲试地想要破坏封闭的叙事空间。好莱坞传统的“后台歌舞片”大多涉及一个“后台故事”的背景,当人物转向摄影机(观众)来表演歌舞节目时,他们就冲破了这个背景故事。在《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起锚》、《雨中曲》等影片中,人物对着摄影机(观众)直接说话,尽管已经离开了舞台的“界”,进入了真的世界(如在积水的街道上、在布鲁克林大桥上,从纽约的摩天大楼到巴黎的塞纳河畔),但是实景中的歌舞要比舞台上的表演更能让电影观众愿意相信片中的角色是在表达自然的情绪,而不是展现彩排过的完美的程式化表演。结果,演员作为人物/表演者的双重角色,以及情节本身的人为因素就都变得越来显眼——“观众感到自己是作为一名观看者而成为‘说话的对象’的意识也更明显了”。这种对封闭空间的破坏并没有损害叙事的完整性,因为歌舞片从在百老汇和音乐厅的舞台上诞生之初,就是直接面对观众说话的,这已经成为一种“标准”了,并且对观众来说似乎完全合理。

2 好莱坞歌舞片的发展趋势

传统歌舞片的主要人物类型是这样的:一个是在音乐上才华横溢,但在文化上初出茅庐或在社会规范中不合时宜的人,多为男性;另一个是稳定、静态的,象征着与社会文化和礼仪规范的对应的人,多为女性。这个男人通过歌舞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的释放或者个人的活力,往往与社会礼仪和传统价值相冲突,而女性最终用社会性的代表驯服了他,这种“和解”往往是通过最后一段高潮歌舞所表演的爱情/拥抱的仪式来实现的。

至于传统歌舞片中的冲突,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爱情的纠葛,一般是通过一个具有诱惑力却道德败坏的女性配角来形成三角关系,当然结局还是歌舞的男女主人公最终结合在一起;第二种是艺术理想和个人成就的实现,这里的主人公一般会遇到来自社会和传统规范的抑制。在当代歌舞片中,人物的类型化模式已经越来越松动,不再代表绝对的善恶两极,也不再做纯平面的社会性象征,许多身份界限都变得模糊了——比如《芝加哥》中的维尔玛和露西,她俩既是杀人犯又是受害者。同时,女性形象也不再仅是传统的美国民俗和道德标准的象征,而是掺杂进了活脱脱的“美国梦”的反面因素。

传统歌舞片大多采用歌舞高潮“大团圆”式的闭合结局,但是《红磨坊》采用的是以死亡来实现爱情或艺术理想的结局,《芝加哥》则以两个女人最终登上芝加哥剧院的舞台并在鲜花和掌声中谢幕、她们出名的欲望得到满足为结尾,至于《九》,其男主人公是在回忆、梦境和潜意识的探寻中得到心灵的解脱的。这些新式的歌舞片结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理想受阻的矛盾,但是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终结,于是,传统歌舞片的基本矛盾模式得到了延伸。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的歌舞片不仅继承了传统,也有自己新的尝试,使得这类影片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和生机勃勃的态势。它契合了当代的电影浪潮和大众文化趋势,将戏剧、影像、音乐、舞蹈、时尚元素、明星效应结合在一起,成了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力承载工具。

[1]聂佳.中外歌舞电影的历程与现状[J].戏剧之家,2014(6):236-237

[2]鲁烨.好莱坞歌舞片的类型演变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2015

李丹阳,曲阜师范大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方向:电影学。

猜你喜欢

歌舞片歌舞好莱坞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歌舞欢庆“三月三”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歌舞爷爷
好莱坞精选
《马戏之王》:好莱坞歌舞片回春
浅谈歌舞片《爱乐之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