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双轮驱动
2019-01-17任啸
任 啸
作者 资深媒体人
演艺产业金字塔
一谈起百老汇戏剧,我们立刻会映现极度繁华的纽约54 街以南、41 街以北的40 多家百老汇剧院,夜夜人头簇拥在霓虹灯闪烁下的剧场门厅。作为闻名于世的纽约百老汇,百年来的成就必定有着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支撑着,如今在投融资界一个熟悉的名词“天使投资人”其实最早就诞生于百老汇那些拿着美元要找舞台剧的投资人。作为演艺产业,百老汇剧院联盟(The Broadway League)40 余家剧场是这个产业的塔尖,也被称为有着集聚经济商业效应的高梯度区,而本文要介绍的是隐藏在塔尖下巨大的梯层结构,百老汇金字塔的整个层层底座建设,怎样形成了一个演艺产业超稳定结构和演艺集聚区的双轮驱动效应。
从纽约百老汇在演艺产业布局上,可以看到形成的梯度层的金字塔结构,是由40 余家百老汇剧院(Broadway)、200 余家外百老汇演出场所(Off-Broadway)以及300 余家外外百老汇演出空间(Off-Off-Broadway)层层相叠而起的。
在规模上,百老汇剧院群体的剧场座位数都在600-1500 座以上。外百老汇的剧场群座位数通常在100-599 座左右一家,利用老剧场、老厂房、旧宅等等空间进行改造而成,外外百老汇的演出空间每家座位数几乎都在99 座以下,老建筑、酒吧咖啡厅、各种小型空间形成的演艺场所。在演出制作内容上,外百老汇的剧目既有实验性较强的舞台剧,也有许多次百老汇的商业性剧目,这些剧目随时可以加入到百老汇的主流剧场,外百老汇的话剧演出成为主体,也有不少商业运作上很成功的剧目,只不过百老汇更多的是音乐剧、歌舞秀的演出,表演者既有专业演员也有业余爱好者。在票价上,外百老汇以30-40 美元左右的戏票赢得了观众群,而外外百老汇则更多的是演出先锋剧目和原创新作,票价更是在10-20 美元以内。由此来看,如果运用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商业运作方式,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近500 家演艺空间将形成演艺规模集聚效应,在阶梯式演出空间的结构和演出内容输出上双轮驱动,使纽约百老汇演艺金字塔能始终处在一个稳定发展之中。
在看上去繁华光鲜的百老汇核心商业剧院,剧目的高投资也带来极大的商业压力,据统计,百老汇剧院新演剧目的盈利比例仅有20%,也就是说每5 部新戏仅1 部能收回成本,只不过一批老牌名剧撑着门面,如《剧院魅影》连演27 年全球票房近40 亿,《悲惨世界》《阿凡达》等等吸金不凡。相比之下,外百老汇剧院群涌现的一大批商业戏剧更具活力,如热门的获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的《汉密尔顿》和《致埃文汉森》都是先在外百老汇上演获得好评之后,才正式登陆百老汇演出的。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剧目会常年在外百老汇上演,如音乐剧《异想天开》(The Fantasticks)就成为美国戏剧史上连演时间最长的一部戏,几乎在外百老汇演出了60 年之久。音乐剧《长靴皇后》《泽西男孩》等也都是外百老汇剧院热演的剧目,在话剧演出上,受观众喜爱的剧目也几乎都在外百老汇剧场上演,如国内引进的喜闹剧《多情的参议员》《波音波音》等等,可以说外百老汇源源不断的一批热演剧目随时可以替补百老汇剧场歇演的老剧目。而外外百老汇更富于创意和先锋精神的一大批剧目,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演出产业的基础。
可以说,纽约百老汇的一家剧院按比例有着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12 家,如此大的基数保证了塔尖所需的人才、观众群体和剧目储备。
演艺产业创新的孵化平台
无论是纽约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富于创新精神的创作演出团队或者新创演出剧目,总会率先亮相于中小剧场群与演艺空间,因为相比于大剧院,中小剧场演出空间的运营成本更低,从而降低了创作团队的生存门槛,外外百老汇的创新推动了演出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的低票价则吸引了更多观众,使剧院演出能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梯级的剧院结构也为演出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打造了创新孵化平台,为演出主创人员展示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同时也给大量新生代的创作团队提供了更大的实验舞台。从核心剧场到实验剧场的梯级体系的完善,使得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众多非盈利性剧场,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票房收入、企业赞助、公益捐赠等来维持日常运营,同时,也是发掘新锐人才、创新剧种和普及戏剧文化的重要孵化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不少商业剧目在正式公演前也会借助平台上的实验剧场进行试演,观众反响好的实验剧目可以从外外百老汇移至外百老汇,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剧作再由商业剧院的制作人进行重新编排,在经历多轮巡演后最终登顶百老汇剧院。所以说,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作为创作孵化平台,既可以为百老汇创新思想提供来源,同时又以低成本、低门槛和更大的包容性保持着相对独立于百老汇的先锋风格。
因此,“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存在,不仅为百老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思想,还凭借小型演艺空间的低场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作人才,演出的低票价也吸引了不少追求时尚的年轻观众。可以说,外外百老汇是名副其实的“孵化平台”,纽约百老汇的演员大多都有过参演外外百老汇演出的经历,很多新剧也是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广为人知。外百老汇以及外外百老汇之间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分的。票价是这三者最直观的区分。百老汇、外百老汇以及外外百老汇之间的区别与关联构成了纽约剧场的丰富性;正是在这丰富性之上,才有着百老汇的真正繁荣。有人说,百老汇像个蓄水池,源源不断的有好戏涌现,而这些有着盈利空间的舞台剧,正是通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涓涓细流来保障的。
外百老汇小剧场
由于外百老汇的剧场都在600 个座位以内,对于商业化来说,虽能维持但利润空间有限,不过,外百老汇这个 “蓄水池”,也有着众多的送水车即天使投资人会来造势,因为在这里有太多值得关注的鱼儿,近500 家演艺空间场所,除了百老汇音乐剧风格之外,还有着风格各异,舞台样式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演出,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孵化平台的重要功能是经常推出新人新作,这里既有着“商业竞争”,也是无限活力的艺术创新空间,吸引着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以及那些看上去乱纷纷的艺术节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演出,这正形成了纽约戏剧舞台的活力。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地以剧场的座位数作为一个百老汇、外百老汇以及外外百老汇的标准,其实在背后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从票价、制作机构、盈利与非盈利的作品等等进行细分,要真正进入百老汇,能被四大制作公司和剧院联盟接纳,这是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戏剧要走过的漫长之路,而这一路坎坷风雨的考验,成就了从戏剧车间的实验产品打磨成了奢侈品牌。百老汇的音乐剧,就是依托外百老汇的产业链设计以及外外百老汇脑洞大开的“实验”为基础的。这个产业结构是在近百年的发展基础上逐渐成形的,虽然辉煌的是在顶层——百老汇音乐剧,但这40 家塔顶剧场则是靠着500 家非营利性剧场构成的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基础支撑着。如果只剩一个百老汇,绝不会构成纽约这个戏剧之都的繁华。
在艺术奖项上也同样有着层层递进,通常我们看到的是托尼奖,已成为百老汇成功剧目的象征,但在外百老汇,“奥比奖”(Obie Awards)作为“外百老汇戏剧奖”(Off-Broadway Theater Awards)更令人关注,这个由纽约知名的文化周报颁发戏剧奖1956 年创立,最初该奖只颁发给外百老汇戏剧,1964 年起外外百老汇戏剧也纳入评奖范围。可以说“奥比奖”在推动当代美国小剧场戏剧、实验戏剧的创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美国许多知名的戏剧家不少最初都是凭借“奥比奖”开始实现了他们的艺术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