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8-06-12梅云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引导培养

梅云

摘 要: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幼儿园 培养 幼儿生活习惯 表扬鼓励 引导 家园合作

一、什么是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具体来说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叠被子,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及玩具等多个环节。

二、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

在平时的游戏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把玩具玩完之后,就随手一扔,我常常为收玩具发愁.于是我就带领小朋友玩了一个"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即玩了游戏也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游戏结束后,及时表扬收的多和收的快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动作发展慢,收得慢的小朋友.我发现这样做效果非常的好。夏智晨小朋友是这学期才转到我们班的,刚开时,他不太合群,我行我素,没有规则意识,玩具满地仍,但是通过前面的游戏活动,他的行为习惯改变了不少.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

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想: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一首儿歌:《洗手歌》洗手了,排排队,卷起袖,抹香皂,手心手背手指间,洗完手后水关掉.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

3.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的玩具宝宝送回家。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

在家里同样请家长最好不通过批评来达到教育的效果。过分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与其对一件件细小的事横加指责,不如让他帮忙做些家务,以激起其积极性,根据情况,把一些家务分配给孩子,孩子会因为发挥自己的能力,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上进心,为使他们做得更好,父母要对日常家务安排好,并自己带头遵守,比如游戏时间,晚饭前做家务时间,看电视时间,睡觉时间,都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这就避免了一整天不停地训斥孩子“看电视要看到什么时候”等等。如果孩子完成得好,一定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把桌子擦的真干净,真是帮妈妈大忙了,谢谢!”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肯定就如同得到表扬,会信心大增,无论做家务,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更积极地去努力。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過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中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进餐方面,饭前洗手,进餐时正确扶碗、握筷,不随便讲话,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放好筷碗,漱口、擦脸、洗手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提醒、督促,还可以结合孩子喜欢的角色扮演的游戏中练习、强化。睡眠方面包括,睡前刷牙、洗脸洗脚、按时上床,能独立入睡以及脱下衣裤折叠整齐,放于固定位置等等。总之,与幼儿生活的每一环节紧扣,保证幼儿生活作息有规律,爱清洁、讲卫生,有序和高质量。最终,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三、家园合作加强素质教育

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是幼儿常规养成的关键。

(1)创设有益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我给幼儿讲<小兔变干净得故事>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者队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家园合作,形成合力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时机,家庭与幼儿园实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习惯。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

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对于4岁左右的孩子,要求他们自己会吃饭、会穿鞋子、会独立进餐,会自己刷牙,洗脸,穿脱衣服等这些要求,请家长在家也应配合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家长开放日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他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快速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总之,经过一阶段的培养,我班幼儿已经初步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

[2]《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引导培养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