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着力点

2018-06-12魏琳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长课件软件

魏琳

摘 要: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师,受益者是学生,信息技术教师是传导者。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校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捷径是多培训。

关键字:信息技术 宗旨 主体 关键 捷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我想结合多年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体会,以我所在学校的实际,谈一下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几个着力点。

一、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宗旨

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学校的课件制作为例,在信息技术刚兴起的时候,课件被学校的老师认为非常实用,课堂教学效果非常突出的教学方法。但课件制作却是一种非常高深的技术,一种一时难以掌握的技术,因此,课件制作总是停留在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部分电脑爱好者群体中,并没有在全校教师中推广开来,当然其对教学的促进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经过与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探讨,经过对多种软件的反复试用与实践,我最终把powerpoint2007作为学校课件制作的主要软件(后来升级为powerpoint2010),因为该软件易学、易用、体积小、通用性高、效果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确定主要课件制作软件后,我开始仔细认真地学习这个软件,并且反复学习与研究,精心制作了教学教案,组织教师集中时间进行培训。由于内容简单,准备充分,培训几次后,多数教师便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2007这个软件。他们可以利用很短的时间,十分方便地运用powerpoint2003设计板书,制作多媒体式的教案,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与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们用简短的时间,简单的制作便“殊途同归”地达到了那些功能强大而复杂的软件所要实现的目的。因为简单,他们消除了畏难情绪,乐于学,乐于制作;因为实用,他们乐于应用于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

上面所述的那种局面,也引出了我的第二个话题。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是谁?是信息技术教师吗?不是!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师,它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而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学习,掌握,传播与传递的过程與作用。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一方面,学校教师们应该抛弃那种信息技术应用与己无关的想法。要从树立正确的态度,克服保守心理,从思想上接纳这种新技术,新方法。并且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培训,认真主动学习,应用软件,制作课件,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大局观和整体观,在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校其他任课老师的教学与培训。因为,只有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任科的教师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真正落实到广大教师中去,而不是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教师上。也只有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任科的教师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向更广阔,更深入。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得益受惠,才能与时俱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

说到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信息技术教师。而我在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中,得出了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在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和管理者,他的举手投足都牵动着学校的整体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当然也不会例外。并不是每位校长都能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良性作用,并不是每位校长都完全支持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发展。他们中的一些也许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抱有某些偏好。这时候,作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等和靠都不是办法,只有主动出击!上述的那些校长们可能一时对信息技术有所偏见,但他们都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都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相当的认知力。只要你能把信息技术应用对学校的益处,适时适当的展示出来,那么,我相信睿智的校长们一定会逐步接受它,并且推广它的。这样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就会由教师们的自发应用变成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应用,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四、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捷径

校长支持了,自己水平也高了,教师们也动起来了,但如何才能让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走向正确的轨道,而不是一哄而起,后无下文了呢?我认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捷径是多培训。通过多培训使学校教师们迅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与软件,从而提高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少代劳,多培训”,是我在我校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个理念。即通过多次的培训,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减少由信息技术代工代劳的情况,而由教师自己或在指导下或独立解决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则作为外围的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处理复杂的难度大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减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与研究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也着实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减少依赖性,增强了独立性;减少了被动性,增强了主动性。

我想指出的是在教育培训教师的过程,要尽可能的选取精当简便的内容,采取灵活的方式与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的专业特点,适当地理论讲解,多进行实践练习,尽量避免大合唱式的,或开会式的集体培训。尽可能的减少教师们的负担,设身处地,量体定做地制作适合本校教师的培训内容与方法。这样,教师们才会乐于参与,培训的效果才会明显,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才会坚实。

有校长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适时恰当的培训内容与手段,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会稳固发展,不断充实提高。然而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手段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这一科技手段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教学时间与学业成绩:来自上海的经验证据[J].马红梅,郑盼.教育经济评论.2016(02)

[2]教育信息化2.0:颠覆与创新[J].杨宗凯.中国教育网络.2018(01)

猜你喜欢

校长课件软件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论校长的修养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