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2018-06-11李佳川魏瑶张喜保汤庆华杨胜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措施问题

李佳川 魏瑶 张喜保 汤庆华 杨胜伟

摘 要:农村学校体育因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方面也面临相当多的困难,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农村体育教育也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难题。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就湖南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政府、学校、家庭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质量,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146-03

1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校领导对于体育工作的认知模糊、重视不够

学校领导的态度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很多农村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特点认知不清楚,不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一些学校虽然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开齐开足了体育课,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使学校体育教学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挪作他用视而不见,对“放羊式”教学管理不力;学校在核算体育教师工作量时打折扣,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部分老师为了文化课程而取消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很多农村学校领导以体育训练和运动会的名次来评判本校体育发展状况,轻视体育教学。不可否认,运动会成绩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只以运动会的成绩代替体育教学,而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和全面发展,其消极作用是非常大的。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学校组织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次数明显高于农村,校内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从体育课程来看,农村体育课程有近半数在每周一节体育课以下,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较严重,农村体育课开设不足,体育教学也难以正常保证,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

1.2 农村体育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不足

有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体育信息资源的配置落后,体育图书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体育教师学习之需,接受过远程继续教育的体育教师不到一半[2]。据调查,现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非常缺乏,承担整个学校所有体育工作,体育教师课程几乎排满,而低年级的基本上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课,而这些老师因缺乏专业知识,无法正常的教授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无法完成体育的基本工作,有的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直接变为自习课。更有甚者为了学生安全直接取消体育课程,尽管这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农村地区缺乏体育教师,无法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也是无奈之举。从全国2004—2010年统计数字来看,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逐年下降,其中以高中为甚,该学段体育教师总数减少了14.9%。并且全国农村小学的体育师资配备也落后于城市和城镇小学,其比例比城市低3.16%[3]。根据所调查地方显示,城市中绝大部分学校专业体育教师在4人或4人以上,而专业性较强的运动技能教学和素质练习都占据过半的课程,而农村当中存在59%的是自由活动。其中2人以下的专业教师占据大部分,农村当中年轻教师数量极少,多为中老年教师,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有很明显的缺点,对国家各种体育文件难以理解和实践到课程当中,经验也会使人墨守成规,无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创新和改革。这也是阻碍农村体育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4]。

1.3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学校场地简陋、器材严重匮乏,也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因学校资源调整,生源减少,学校资金不足无力添购新的运动器材,甚至运动场地都没有,运动器材损耗也比较快,学校无力更新。有调查表明,城市中标准400m跑道覆盖率达到80%,农村近41%的地区是无跑道,标准400m跑道覆盖率仅仅达到18%,体育器材的添购情况中,城市中老旧器材存在率几乎为零,而农村老旧器材和经常维修占据了78%。仍有少数个别薄弱学校依然完全是放羊式地进行体育教学。一些教学内容,由于怕出事故,教师不敢上也不想上。球类课由于没有足够的球和合适的场地,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大部分体育课都以上田径课为主。由于硬件的不足,使原本就脆弱的农村学校体育新课改面临更大的挑战[5]。而因器材场地等问题导致体育教师的“有课不好上,好課不敢上”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1.4 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涉及家庭情况和氛围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与农村的封建思想观念有很大影响。留守儿童主要指凡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达6个月以上,被迫留在农村与祖辈亲友一起生活或由其自身照顾的6~16岁儿童[6]。根据调查城市中留守儿童低于25%的占46.67%,而农村当中超过留守儿童75%的地区占据40.91%。很难否认留守儿童与祖辈一起生活,大部分祖辈对于学生行为生活上都是溺爱过甚。教育本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相对小学来说是两方教育,而代监管存在文化程度较低,沟通困难,体育教育意识也较为单薄,导致体育锻炼弱化、心理健康也易发生扭曲。而即使是学生父母也很少有“健康第一”的思想。农村当中多是以文化成绩论英雄,学生以及学生监护人大多只看到学生在学校当中的文化学习情况,对于体育很多都是担心影响文化学习、受伤等等[7]。城市中体育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寒暑假以及周末体育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无不预示着学生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城市经济发展较好,政府为了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举办各种运动竞赛,比赛名次对于升学考试录取也存在部分破格录取情况,更是加重了学生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了解和关注。城市中基本为居民户口,多为上班族,学生在家除了文化作业几乎没有劳动情况,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也有正面影响。

有关闲暇活动内容状况调查显示,68.6%的农村留守儿童空闲的时候帮忙做家务或帮家长干农活,64.3%没事的时候看电视,39.7%和同伴玩耍。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极其简单,他们除了学习就是帮家里干活、看电视和同伴玩,也有个别儿童上网[8]。调查城市中家长支持参加体育训练占73.33%,不支持也不反对占20%,农村当中支持率仅有36.36%,不支持不反对占50%,小学生在运动方面除非自身特别爱好,大多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家长对于学生的行为越来越放纵,留守儿童情况更甚,若无家长支持,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可谓堪忧。而所调查中,城市学生体育课堂积极性较高占80%,仅剩的20%也只是不主动,农村当中积极性较高的仅有36.36%,有部分对于体育课程是持有抗拒的态度。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对于农村体育教学情况更是极大的阻碍。

2 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对策

2.1 对策

2.1.1 切实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农村地区的各级主管部门要有效地贯彻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同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政府管理部门的态度很重要,国家推行城乡一体化,而体育行业在农村的开发潜力非常大,作为拉动经济,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和谐,提高农民的全方面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体育教学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大力扶持,用体育教学来引导学生对于体育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带领学生监护人加快对于体育的了解,为未来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2.1.2 家庭及社会关心支持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运动

首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改变片面以“学业为重”的传统思想,把子女的身心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其次,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从经济上支持子女购买简易的体育用品,增强体育消费意识。第三,加强与社区管理员、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共同完成子女校外体育活动的监控工作。此外,针对部分不支持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的代理监护人,父母要发挥其桥梁作用,及时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以理服人说服教育[9]。学校、体育教师对于家长不支持或者抗拒的情况需认真沟通,通过自身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深刻的认知来引导监护人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以达到通过家长引导学生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2.1.3 学校的激励机制对教师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农村学校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加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明确目标、制订计划,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提出两个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目标:走进校本教研,打造教学科研队伍。以此为切入点,引导教师根据学校及个人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化发展计划,既有助于教师明晰专业发展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又能综合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学校团体的共同愿望[3]。学校组织进行教研、学习等措施都有助于直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2.1.4 体育教师自身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定位,既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计划的制定者,也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引导者,在确保学生安全第一的情况下需更加努力的增加课堂内容,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地制宜的创造更多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方式。体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自觉加强学习,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体育方面的书籍,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一些国内外的体育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端正教学态度,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适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大纲、教材及教学方法[9]。

2.2 建议

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对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地方政府应积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对体育教育事业重点加以扶持。学校也需深化改革,破除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积极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科学有效地教授體育知识,指导学生锻炼,促进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小禾.浅谈农村小学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233-234.

[2] 刘康.晋西北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3] 潘建芬,毛振明.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结构发展概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7):122-127.

[4] 姚远.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发展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11.

[5] 金保中.农村学校体育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2(31):35.

[6] 赵楠.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

[7] 李浩平.农村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8(2):108.

[8] 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9-13.

[9] 魏雪.农村留守儿童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