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2018-06-05天津市天津中学刘均卓

天津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摹状言词

■天津市天津中学 刘均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人教版”教材每册选一篇鲁迅的文章,学生三年学下来,便给鲁迅贴上了各种标签:“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匕首”“投枪”“反封建斗士”等。我们更是在学生刚刚接触鲁迅及其作品时,就把所有能想到的人物标签、作品标签一股脑地先贴上,此谓“文学常识”。

常识类的东西固然是要知道的,可是断然不能用此常识去读书。我曾经问学生,鲁迅伟大在哪里,能够熟背这些常识的学生却哑口无言。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尽量考虑如何直面文本,去掉知人论世这一层,避免带着一个概念去寻找相应的文本作为印证,而是从言词入手去再现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而体会文字表现的情感与主题,并把这种体验延伸到学生的生存经验上来。对于这堂课,我主要关注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文本的解读是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

课堂的第一个步骤是引入格奥尔格的哲理诗《言词》,通过逐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的道理,寻到了“名称”,就能够把它“紧紧掌握”“让它们娇艳的光彩四下闪烁”;如果找不到,“言词破碎处,无物存在”,再辅之以学习生活的经验,让学生谈校园的花草树木名称,最后水到渠成得出一个结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你了解了事物的名称,它对于你来说就是存在的,否则,近于不存在。

这个看似喧宾夺主的导入,实际上是为后面从物名和摹状词入手解读文章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在学生对这一理论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我开始要求学生找出百草园中草木鸟虫的名称,并发问鲁迅为什么要开列那么一长串事物的名单。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它们都真实地存在着,鲁迅先生观察得很仔细,鲁迅先生很喜欢它们,许多年过去依然难以忘怀。继续思考,如果没有这些物名,我们就不能想象百草园的状貌,更无从体会作者的情感了。

知道了物名,也就得知了事物的存在。紧接着是通过分析摹状词体会事物如何存在。再通过雪后捕鸟和书屋戏课两个片段感知事物存在的条件。这些摹状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来源于作者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带有亲历性,融入了作者的情感。由此也便分析了作品的主题,再把文章看成是批判封建教育就很牵强了。

这样的论证过程始终围绕着言词——这一文章的基本单位展开,阅读分析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学生除了分析一篇文章的内容情感,也在培养着一种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二、从摹状词入手还原和再造

所谓摹状词,就是人们用来观察、感受、认知以及表述事物性质特征的词。历来教学中解读描写百草园的那一段,不外乎找出几个感官、几个修辞、几种描写顺序,再仿写排比的句式,不可谓不全面了。然而,这种教学的效果是学生把熟悉的描写知识又重复了一遍,学生能够仿照文章写些小片段,却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也没有弄明白这些“不必说”的东西背后到底渗透着怎样的情感。因为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学生的生活没有产生什么交集,学生也就不可能从文中得到某种人生的启示。

以摹状词作为阅读文章的切入点,揣摩摹状词传递的信息,能够得到对文本第一手的准确认知。你说百草园是乐园,何以见得呢?看那“碧绿的菜畦”,如翠玉一般,绿油油,活生生;看那“光滑的石井栏”,岁月的打磨和儿时爬上爬下的经历如在眼前;看那“高大的皂荚树”,立刻使人想到小伙伴们围抱着树干,在绿色大伞的荫翳下惬意玩耍的情景;“肥胖的黄蜂”似乎可以让人想象一个孩子静静地盯着菜花上伏着的胖胖的小生灵,黄蜂的憨态恰恰就是儿童心理的折射……如此种种,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摹状词传递出的情境。通过这些词,还原了百草园葱葱茏茏、生意盎然的姿态,还原了作者儿时在这个乐园中消磨玩耍的快乐。

还原也伴随着再造。学生通过摹状词的想象,相应地调动起来他对自然事物的记忆和感知。所以,每个学生心中的百草园又各有其美。这种再造的过程就是体悟生活、体悟自然的过程,同时又积累了生动的可以运用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语感,能够在阅读中调动起这种审美经验,就是一种间接与世界亲近的方式。

三、学习语文就是学会生存的艺术

同样一个园子,不懂得生存的人看来,只是荒草萋萋、人迹罕至的荒园;而懂得生存艺术的人能够发掘出无限的乐趣,这源于人观察感受能力的不同。“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我的境界决定了物的色彩,作者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描绘百草园,百草园中的一切便带上了天然的童趣。

学生读这篇文章,众多的物名在他头脑当中构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而“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更是人作为“会思考的芦苇”,能够“诗意地栖居”的必要条件。积累这些词语,就是扩展了生命宽度。学习了这一课,能够学会观察感受,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便是最高的目标。

四、关于教学的取舍的问题

有人认为,课堂导入之初的哲理诗过于深奥,而且脱离了教学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大部分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就能够抓住诗的要义:言词和存在的关系。只是从诗歌表面得来的这一结论还略显生硬,教师以生活中的例子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更为关键的是,这首诗传递出的哲理是解读本文的理论基础,前文已经提及。用优美发人深思的诗句带出这样一个道理,是符合语文课堂的特性的。学生在感性的阅读中有了理性的思考,并且适当的难度使得学生产生一种阅读和思考的挑战感、成就感。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教学资源,取之。

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课堂没有介绍作者,没有把握结构,没有分析主题。我想时间允许可以加入一些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但应避免前文提到的贴标签。至于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的基本常识,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从标题和中间的过渡段看来,文章有着天然的层次节点,时间允许的话,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稍加点拨。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与文章整体解读思路关系不大的,舍之。

至于主题思想,已经完全贯穿在对物名和摹状词的分析中了,可谓不言自明。对于文章的前半部分,一般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大家基本是找到了“乐园”这一依据。然而,即便没有这个“标签”,对园中事物如数家珍的罗列,少小之事老大犹记的情怀,足以看出鲁迅对百草园的生活是热爱的、难忘的。后半部分,历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教材的课后题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主题的范例。如果之前过多地关注了鲁迅作为反封建斗士的身份,很容易把对三味书屋的描写看成是一种批判。可通过体味摹状词,还原那个放开喉咙应付先生,伺机而动地等着先生入神,然后各得其所的课堂,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儿时读书生活的怀念。从细节中也看出先生的性格很温和敦厚,以成人的视角看当时孩童的胡闹,也带上了鲁迅特有的幽默,充满了自得之情。这样的课堂,当然是值得回忆的。

总之,回忆、热爱、怀念,这些感受应该是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发掘出的,是一些隐性的东西。如果问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则失去了这种体悟的味道了。需要内化为学生自己思考感悟的东西,开之导之而不牵之达之。其实,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阅读时间的不足,当堂反馈小片段写作把握不够到位,这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好的方法。

猜你喜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摹状言词
监察案件中法院对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
摹状词理论研究综述
限定摹状词的两可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分析
浅析唐奈兰关于对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
言词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寻鲁迅生活轨迹
如何看待“准继母”陪同下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效力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片段谈读写同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