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联合行为治疗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非运动症状和抑郁程度的影响
2018-06-05杨晓燕
杨晓燕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将其分为运动性症状与非运动性症状[1]。在PD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均表现出抑郁症状,抑郁也是该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很高,常伴有认知障碍、焦虑、睡眠质量差、躯体化症状等[2],而抑郁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3],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来控制患者的抑郁程度,从而达到改善非运动性症状的目的,对患者远期运动功能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分析普拉克索联合行为治疗对PD患者临床行为和抑郁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PD伴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18例。联合组男8例,女10例,年龄33~50岁,平均(42.13±6.45)岁,患病时间2月~21年,平均(7.1±5.6)年,Hoehn-Yahr评分为1.6~4.3分,平均(1.9±1.2)分,改良 Webster's评分 4~24分,平均(13.7±6.9)分;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年龄32~50岁,平均(41.15±6.32)岁,患病时间3月~21年,平均(7.3±5.4)年,Hoehn-Yahr评分为 1.6~4.2分,平均(1.8±1.3)分,改良 Webster's评分 4~25分,平均(13.4±7.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有肌强直、姿势稳定性差以及静止性震颤等运动迟缓的症状,且年龄段也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5]。
1.2 治疗方法 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诊断后服用普拉克索治疗,初始阶段每天服用量为0.25mg,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于半个月后每天服用3次,每天服用总量不超过1.0mg,然后于2个月后再次增量,每天服用量为4.5mg,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维持每天4.5mg的普拉克索剂量,坚持治疗至3个月[2]。联合组采取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行为治疗,包括:
1.2.1 准备治疗 采用亲和的聊天方式,将PD疾病的一般知识讲解给患者,并表述行为与心境的关系,帮助患者做好配合治疗的准备。
1.2.2 实施监查与评估 根据患者Hoehn-Yahr评分以及HAMD评分等对患者的患病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认真记录患者每天的情绪变化,发生问题行为的时间、场合、人物与患者感受等;适当安排其参加一些可以放松心情的活动,训练患者积极意识的支配,观察患者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1.2.3 自我训练 带领患者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增强患者对积极意义的行为掌握程度;并于完成某一项积极意义活动后进行评价,从而达到了解患者特长和兴趣爱好的作用,再围绕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一些专项训练,提高患者的积极性。
1.2.4 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及社交技巧 适当安排患者参加一些集体社交活动,降低患者对于社交的恐惧,并让患者明确表达自己的主张、意见,勇于承担责任和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1.2.5 后期治疗 在治疗达到半个月以后,便可以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计划,做好训练的时间安排。患者每周需要训练7次,每天1次,每次30min。
1.3 观察指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 Ⅱ)、Zung抑郁量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UPDRS Ⅲ),观察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治疗1个月以后,患者HAMD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1个月后开始,两组患者HAMD评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2、3个月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Zung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Zung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2、3个月后的Zung评分比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 Ⅱ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UPDRS Ⅱ评分比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 Ⅲ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UPDRSⅢ评分比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
联合组 18 25.13±5.32 17.39±4.85 10.03±4.69 6.37±2.96 <0.05对照组 18 25.14±5.14 18.53±5.99 16.12±4.78 11.29±3.98 <0.05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Zung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Zung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P 1个月 2个月 3个月联合组 18 48.69±7.92 42.59±7.85 35.93±7.69 31.37±6.96 <0.05对照组 18 48.54±8.14 46.53±8.79 44.12±7.71 41.19±7.28 <0.05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 UPDRS Ⅱ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 UPDRS Ⅱ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P 1个月 2个月 3个月联合组 18 25.19±7.32 22.11±6.75 18.01±6.93 12.37±5.56 <0.05对照组 18 24.94±7.14 23.23±7.72 21.14±7.61 19.09±6.28 <0.05 P>0.05 >0.05 >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比较(±s)
联合组 18 33.13±6.32 27.98±5.85 22.07±6.33 16.97±6.56 <0.05对照组 18 32.98±7.13 30.43±6.72 26.84±6.61 23.01±6.25 <0.05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各种中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PD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人疾病。PD可导致大脑一些功能区域病变累及情绪及情感功能区域,患者易出现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6],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帕金森病患者常合并有抑郁。
左旋多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PD疾病的治疗中,且是治疗最有效、最根本的一种治疗药物[7]。但是,患者对该种药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患者病情逐渐发展的过程,左旋多巴的使用量也会逐渐上升,且长时间使用这种药物,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晨僵、少动、开关现象等并发症以及异动症等负面效果。患者在使用左旋多巴治疗过程中,抑郁也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出持续的心境低落、自卑、精力不济、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消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8]。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PD患者伴随抑郁症状的发病因素还不是很明确,但有研究指出,其与5-羟色胺水平平衡紊乱、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等均有密切联系[9]。在当前的治疗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普拉克索是其中具有高度选择性且新型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其化学名为2-氨基-4,5,6,7-四氢-6-丙基氨苯噻唑二盐酸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苯噻唑类衍生物,由法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首次研发,并于1997年5月正式上市[10]。普拉克索通过对神经元的可塑性影响,达到对PD疾病患者运动症状及抑郁的改善效果,是一种非麦角类中枢多巴胺 D2 /D3 受体激动剂药物,对患者病情的恶化发展以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11]。临床上常用两药联用治疗PD伴发抑郁,如使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PD,研究结果显示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显著降低SDS评分及SAS评分,有效清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12]。而有学者认为焦虑对PD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有影响,并且是运动功能障碍加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13],早期心理干预可改善PD患者情绪,减轻抑郁、焦虑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和主观能动性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配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行为治疗可提高PD伴发抑郁患者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并且对其正确认知外部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再适当地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和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可以很好地调节患者情绪,对大脑皮层兴奋区的平衡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抑郁和焦虑是PD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可能与PD本身所致的脑部病理性改变有关,普拉克索联合行为治疗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和抑郁程度的正面影响明显优于单纯普拉克索药物治疗,因此联合治疗更值得临床推广。
1 雷建明,杨职,黄伟,等.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1):8-10
2 惠晓亮,周育苗,毛滢.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05-107,110
3 梁祥善.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56-557
4 苗海锋,马荣,吴志强,等.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9-12
5 李杰.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87-88
6 李金虹,钱进,富欣然,等.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及抑郁与其他症状关系的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02-2006
7 向东方,牟艳丽,赵贤玲,等.艾司西普酞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1):8-11
8 唐红梅,张玉虎,王丽娟.脑白质损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327-329
9 戚飞腾,熊凌杰,陈思砚,等.帕金森病初诊患者自主神经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1):12-15
10 Dobkin RD,Rubino JT,Allen LA,et al.Predictors of treatment response to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J Consult Clini Psychol,2012,80(4):694-697
11 任肖玉,周明珠,干静,等.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4):353-356
12 刘越存,黎展鸿,陈雄辉,等.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7):12-15
13 王大力,石松鑫,顾平,等.焦虑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8(4):62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