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评价
2018-06-04姚静
姚静
【摘 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尿常规检验以及C-反应蛋白检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接受尿常规检验,后者则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阳性检出率方面,对照组是71.43%,相比于研究组的96.43%低出许多,差异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时间方面,对照组是(1.68±1.06)h,研究组是(6.23±1.76)h,经过比较可知,研究组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C-反应蛋白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要比尿常规诊断价值高,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检测,所以,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检测方式,以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70-02
急性阑尾炎又叫做盲肠炎,导致此类疾病的因素包括粪石梗阻、寄生虫入侵以及淋巴增生,临床症状以发热、胃肠道反应、压痛以及腹痛等为主[1]。因为阑尾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异常状况,所以极易产生误诊现象,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在临床中,主要通过尿常规检验和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尿常规检验以及C-反应蛋白检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比例为16:12,年龄最大是14岁,最小是5岁,均值为(8.69±4.15)岁;在研究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比例为15:13,年龄最大是13岁,最小是3岁,均值为(9.03±3.26)岁,对比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可知,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接受尿常规检测,患儿入院之后,收集患儿尿液,抽取其中清洁中段尿液20ml进行检验,检验内容有胆红素、PH值、、白细胞、尿糖、亚硝酸盐、酮体、红细胞、尿胆原以及白细胞等。
1.2.2 研究组 患儿接受C-反应蛋白检测,患儿入院之后,抽取患儿上肢3ml静脉血液,首先采用相关仪器检测白细胞计数,然后进行离心以及分离上层清液操作,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测时间进行比较,并将具体数据记录下来。C-反应蛋白检测标准:正常:C-反应蛋白质每升低于8mg;异常:C-反应蛋白每升超过8mg;尿常规检测标准:正常:经过检测之后,PH处于4.5-8.0之间,尿液颜色呈淡黄色,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数量在3个以内,尿蛋白<80mg,经过检测之后,酮体、尿胆原、胆红素均呈阴性;除上述以外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结果均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和处理,t值用于检验由(x±s)(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由%(率)表示的计数资料,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儿阳性检出率 在阳性检出率方面,研究组是96.43%,相比于对照组的71.43%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情如下表1:
2.2 对比两组患儿检测时间 在检测时间方面,对照组是(1.68±1.06)h,研究组是(6.23±1.76)h,经过比较可知,研究组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3 讨论
由于阑尾炎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之临床表现隐匿,所以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对于急性阑尾炎患儿而言,由于误诊使得患儿病情严重,有些患儿很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因为此类疾病发证迅猛,所以需要及早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坏疽以及穿孔现象。因此,有效的诊断方式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必须加强对其重视程度。虽然影像学诊断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但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辐射性,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进行诊断。现阶段,在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检查方法是尿常规检验,其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简单、无创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3];C-反应蛋白检验,其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与肺炎球菌C多醣体反应产生新的复合物。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C-反应蛋白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型的诊断方式,其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当中。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阳性检出率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是在检测时间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由此可见,C-反应蛋白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尿常规检测,但是其在检测时间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总而言之,C-反应蛋白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要比尿常规诊断价值高,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检测,所以,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检测方式,以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申海龍.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72-72.
[2] 唐衡.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可行性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6):273-273.
[3] 宋国昀.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17-18.